新闻观察:传统戏曲如何契合当今时代?
最近,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新编越剧《新龙门客栈》在网上收获了不小的声势,反串小生的越剧演员陈丽君凭借“玉面郎君”贾廷一角在网上爆火,张力十足的画面,配上古风背景音乐,一时间成为各大平台的流量密码。
传统戏曲“圈粉”年轻人
这些演出片段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据说已经达到近十亿,一大批年轻人被传统戏曲的魅力折服。目前,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火爆已经从线上延续到线下,线下演出几乎场场售罄。那么,为何传统戏曲能够让年轻人听戏的“血脉”觉醒?越剧《新龙门客栈》究竟是凭借怎样的独特魅力,圈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我们一起来看。
越剧《新龙门客栈》改编贴近现代观剧审美
越剧《新龙门客栈》并非传统剧目,而是基于同名电影进行的全新改编。不同于以往的越剧表演,《新龙门客栈》是沉浸式场景,剧场是一间布满机关暗道的客栈,将舞台与观众席融为一体。演员将优美的唱腔、婉约的表演风格与武侠题材相结合,在保留浙派越剧特有唱腔的基础上,作了更贴近现代观剧审美的改编,在舞台布景和转场等方面大量使用了电影的技巧,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
越剧《新龙门客栈》主演 陈丽君:这部剧在创作中加入了很多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舞台的调整拉近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能直接让观众和演员有互动 。
越剧《新龙门客栈》主演 李云霄:选题比较大胆,观演关系是环境式的,观众进入剧场之后也就是剧中的一员。
《新龙门客栈》角色塑造的创新也是其出圈的一大助力。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原本泾渭分明的人物个性变得复杂起来,正面人物也有私心,反面人物也现温情,每个人物都自带“丰满的人设”。
越剧《新龙门客栈》主演 李云霄:角色金镶玉有很多面,我想展示她八面玲珑的时候,用的很多的都是比较体验派的表演方法。
新媒体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
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爆火,还离不开新媒体的推波助澜,它的真正出圈,正是从演员陈丽君和李云霄的返场互动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铺天盖地刷屏开始的。
越剧《新龙门客栈》主演 陈丽君:我觉得新媒体对我们演出是特别重要的,现在的观众看了之后,他们也有自己的社交平台,对于戏曲的传播和推广作用就是成倍的。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剧团将一些经典选段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了传统戏曲,并被吸引,从而更愿意走进剧院来看戏。
绍兴市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副主任 陈雯婷:从去年差不多四五月份吧,就在抖音、B站 还有微信视频号这个媒体渠道 就同时开播了这个我们的官方账号,现在有了这个视频以后,我们可以让观众就更直接地感受到我们演出现场的一些氛围,然后精彩的花絮啊,包括演员的推送,还有年轻演员的介绍和新剧目创作的一些进程。
其实,类似戏曲“火出圈”的案例,我们厦门也有。今年春晚上,由厦门市南乐团与著名歌手谭维维携手演绎的《百鸟归巢》就曾一度惊艳全网,千年雅乐与流行音乐的跨界融合和碰撞,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南音、记住了南音。
新闻观察1:传统戏曲如何契合当今时代?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熊伟,你怎么看越来越多年轻人被戏曲“圈粉”这件事?
通过新闻中这个例子,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传播和包装的重要性。然而随着观众知晓度的提升,你会发现戏曲虽然是传统但是魅力不减,知晓度提升后,依旧是有受众群体的。另外,随着如今社会各层面对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重视和传播,“文化自信”让更多人将目光聚焦到了传统文化上。所以戏曲不是没人看,而是在百花齐放的文化浪潮中,如何去契合当今的时代。
“创新”当然重要,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戏曲的创新,与当今传播方式的结合,甚至可以与科技结合,碰撞出更多时代文化的火花。但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守正”更重要,传统戏曲之所以能够传承到现在,必然是有其魅力和灵魂所在,不论我们的形式如何创新,该坚守的一定要坚持住,传统文化的灵魂不能丢。
传统戏曲要传承更要创新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传统戏曲频频“出圈”,曾经让业内人士忧虑的“戏曲观众老龄化”现象逐渐改善。但传统戏曲要走得更远,除了吸引年轻观众,还得留住青年演员。越剧《新龙门客栈》的成功也起到了示范效应,如今,很多剧团不管是在人才培养还是作品推新上,都下足了功夫。我们接着来看。
传统戏剧焕新 对演员提出新挑战
在绍兴市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排练室内,青年越剧演员谢小正在排练传统越剧曲目《卖油郎》。谢小说,这段时间,各大社交媒体对新编越剧的热度都非常高,而作为青年演员,最重要的,是打好自己的基本功,这样才能接受各种新的挑战。
绍兴市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青年演员 谢小:学好我们自己的基本功,在这个基础下,然后我们再去创新再去发展,才不会把那个老一辈给我们东西丢掉,让传承和创新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谢小说,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剧院看戏,剧团也根据一些名著、历史故事、小说等内容,推出了各类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曲目,以她们剧团为例,除了编排《屈原》、《苏秦》、《王阳明》等人物大戏外,还有根据轻纺城题材编排的都市现代戏《云水渡》等剧目,而由吴凤花和陈飞老师主演。根据莎士比亚名著《麦克白》改编的新戏《定风波》,更是对演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绍兴市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青年演员 谢小:这个戏的话,我们就运用了很多,比较具有冲击力的舞台设计,跟灯光设计,我们就是要突破。很多以往我们的一些,比如说拿腔拿调的一些表演,我们可能就会吸取一些话剧的一些表演方式,来丰富我们的表演。
做好“传帮带” 发挥青春力量
据了解,目前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汇集老、中、青70多位在编演员,在已有的演员六代同堂下,最年轻的演员是00后,为了一代代越剧演员稳序接力,剧团通过传帮带的模式,逐渐增加对新生代演员的培养和扶持,在坚持市场与作品并重、老人带新人共舞的双行路线下,秉持舞台样式新、人才新、作品新的改革理念编排出各类精品创作。
绍兴市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副主任 陈雯婷:也给他们排练一些青春版的一些,我们原来原生代演员演过的一些剧目啊,用青春版跟传承版的方式,手把手地,把老师身上一些好的剧目传承给他们。
新闻观察2:传承传统文化 把“隔阂”变成“融合”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如何创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人来传承。对此你怎么看?
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年我们不仅在讨论,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实践,我们不否认如今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有所成绩,但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曾经有几年“传统文化”和“年轻人”之间似乎有着隔阂。如今,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这种隔阂正在逐渐被打破。而对于传承者来说,这种隔阂更应该早日打破,把隔阂变成融合。
对于年轻的传统文化传承者来说,他们既是传承者也是观众。如果他们对自己所传承的内容都无感的话,那就更别提热爱和付出了。所以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契合时代的优质作品有了更多关注,传承者们也会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自然就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从多个环节和层面发力。
主播观察:守住底色 融入当下
无论是越剧《新龙门客栈(zhan)》的一夜爆红,还是《百鸟归巢》的惊艳全网,都是守住传统戏曲的底色,切入当前文娱消费的流行趋势和审美逻辑,以全新的面貌示人。纵观近些年来戏曲出圈的案例,无一不是做到了这一点。与电视剧、电影、流行音乐、游戏等新媒介的跨界联姻,让传统戏曲隔三差五地刷一拨存在感,也让传统戏曲长久被冷落的局面有所改变。传统戏曲纵然是相对弱势的传统艺术,但要真正地融入当下,就不能自甘弱势,主动放弃市场竞争。“出圈”虽然未必能彻底破圈,但一次又一次的出圈、不断维系传统戏曲的存在感,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融入大众的生活,这或许就是传统戏曲出圈的最大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