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青春阵头
过年了,近期,闽南包括整个福建地区的庙会、踩街活动非常丰富,在这些活动中常有很多的阵头表演,为节日增添了热闹与喜气。今天(11日)的浪花,我们来认识一群“00后”,他们学习阵头技艺,用青春热血投入到这项传统民俗技艺的创新与发扬中来。
在闽南,有庙的地方,就有阵头。有阵头的地方,就有热闹。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长 蔡建龙: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有一个团结的精神,大家一起来体验的、参与的,我觉得这个就是阵头文化。
一群“00后”少年郎,弘扬阵头文化,在创新中摸爬滚打。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员 张程景: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主管 林雯樱:“民俗男团”的感觉,我们想说通过我们自己的理念想法,然后将这种文化去传承。
年轻的,传统的,一路碰撞,一路成长。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副团长 黄灿:算是给了自己一个舞台吧,幸好坚持,还好坚持。
时隔二十多年,在南方小年夜,厦门同安重启了一场盛大的踩街灯会。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长 蔡建龙:一定要把这个气氛带起来,让大家跟着一起玩。
踩街队伍中摇摆蹦跳的“三太子少年团”,是现场的人气担当。这是一个全员“00后”的团队,但说起建团的时间,竟然已经快10年。
我喜欢这种传统文化,所以就想来发扬一下。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长 蔡建龙:2014年开始到现在 +家庭都是做闽南文化这块,当时跟着妈妈去看戏,跟着爸爸舅舅他们去参加庙会,后面看了一部台湾的电影,叫做《阵头》,当时才初三,然后就被感动到了,因为我觉得三太子的年纪跟他的精神跟我们当下的年轻人很像,热血 敢拼,当时我就觉得很新鲜,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方式去传承。因为要赶快筹到一尊太子的钱,我们当时就把中午的饭钱省下来,最后我们通过发朋友圈发线上的渠道,很多的爱心人士看到我们在做的事情,纷纷帮我们去筹这尊太子的钱,2700元,还是一尊样品的展示的三太子,是最便宜的。
让我们欢迎电音三太子,蔡建龙。
十年间,当初的少年走入社会,把爱好当成了事业来闯。用热血点燃热血,蔡建龙也吸引了很多的伙伴一起同行。不仅仅是电音三太子,阵头里的战鼓、官将手,八家将,舞龙、舞狮,他们都感兴趣。
猛踹是为了要让你们的动作是扎实的。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主管 林雯樱:他们现在是在进行八家将的训练,才刚开始学,然后我们是请台湾的老师过来教学的,早上八点准时就在这边了,然后开始练。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副团长 黄灿:以我的观点来说,阵头不需要改良它就有一定魅力去吸引这些年轻人了,只是说它的一些传播有没有进入年轻人的视野,这是很关键的。
声光电、潮酷帅,这些年轻人天马行空地创新,把阵头搬上不同舞台。从一时热血到十年日复一日的细水长流,身在“江湖”,热闹之下的众多困难,是这些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磨炼。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员 张程景:有些太子行头是没有肩垫的,会架在我们脖子上面,这样下来都会淤青,然后手要架在“太子”行头前面,这个地方也是会淤青的。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副团长 黄灿: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于熬,你得一直练重复的东西,然后去熬出一个表演来。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长 蔡建龙:靠讲述的话,很多人没办法理解。因为自己当时参与演出,也有的甚至客人讲说20分钟一段,甚至跳到一个小时,只能硬撑着下来,再怎么累,眼睛睁不开还是得跳到最后。最难的时候是当时的团队就剩下两个人,我跟一个十几岁的小朋友,剩下的人该走的走,该忙的忙,放弃的时候还真没有想过,因为如果我放弃了,三太子的行头,还有这些其他的道具怎么办呢?都是无处安放,所以就只能说一定再怎样去坚持下去。
这一位,他是刚刚讲的样品的三太子,然后他跟我们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他们就看到了背后的支持,看到当时是怎么样的场景,在做什么样的事情。
这些亲切的神偶,热血的阵头,陪伴着他们从稚气到成熟,追梦脚步也许不再那么轻盈,但却一步一步,依然在坚定前进。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员 张志鑫:最终还是喜欢这个东西更多一点,我就会想坚持下来。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副团长 黄灿:其实现在抛开热爱来说,更多是一份责任,我们每一场演出,更多是从热爱变成一种责任。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长 蔡建龙:这个文化真的需要年轻人去把它“捡”回来。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主管 林雯樱:因为都喜欢这个文化,都热爱这个文化,一个文化让一群人聚在一起,其实很不容易的。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员 崔煊平:感觉当“大明星”了。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员 李顺:我就感觉我把民俗文化带到大家的视野里,我很开心。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员 沈梓涵:这一切都值得了。
梦想变得具体,但是幸好,它还在。
厦门三太子少年团团长 蔡建龙:2024年的话,我们的希望是买一台中巴车,更方便我们的出行。甚至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学习,也更助于我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