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为厝“上妆”

特区新闻广场 2023-12-24 21:54:07

2023-12-24 21:54:07

都说人靠衣装,在闽南,人们也会为宗庙、家厝精心打扮,尤其是屋顶上精美的剪瓷雕装饰,常常让人眼前一亮。在翔安就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工匠,他运用彩绘、泥塑、剪瓷雕等闽南传统的房屋装饰技艺,为厝“上妆”,已经坚持了40年。今天的《浪花》,我们就去听听他的故事。

世人都爱漂亮,画眉、涂脂、盘头、戴花。在闽南,人们也会为宗庙、家厝精心打扮,雕龙刻凤、描花绘草,美得自成一派。

闽南的特色就是画、堆、剪,这个三项手艺就是一定要混合在一起,这个就是真正的闽南地区的传统艺术。

王国强一生与水泥、瓷片相伴,坚守传统技艺,四十载,为厝“上妆”。

彩瓷碗敲成碎片,在打好的泥胚上重组拼贴,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的花鸟人物、山水龙凤将出现在屋脊、门楼上。在“剪瓷雕”技艺的装饰下,闽南人的房屋从“素颜”到“美颜”,一点点热闹、明艳起来。

剪瓷雕非遗项目翔安区代表性传承人 王国强:你大的要敲大的,你是要小的你要敲比较小一点,但是有的时候敲出来也不一定,它有大有小,我们利用大小来剪,选一下可以用到哪一个地方。

王国强师傅是目前厦门少数几个还在坚持纯手工作业的剪瓷人之一。不用图纸,全靠想象,随机造就灵动,松弛即是专业。

剪瓷雕非遗项目翔安区代表性传承人 王国强:就是要从头到尾都是要花心思的,因为要画,然后打胚,钢筋水泥要配合,然后打模出来,敲碗,然后粘贴,把造型贴完,一个角差不多要五天。

一个纯手工打造的剪瓷雕房顶,需要几个老师傅耗费至少三两个月的时间。严寒酷暑、风吹日晒,这在屋顶上的活儿,愿意做的人越来越少。

现场:做工的人是止渴不是品茶。

艰苦,同时还要耐得住寂寞。这往往就劝退了很多学艺人。但是在王师傅看来,独自创作时的“心流”,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剪瓷雕非遗项目翔安区代表性传承人 王国强:在做工的时候,会把全身的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就不会感到孤单了。

王师傅嘴上说自己是“做工的人”,却也自信着手上出的活儿是艺术。画画、泥塑和剪瓷雕,即“画、堆、剪”,是闽南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中的三大技能,这三样,王国强都能拿得出手。

剪瓷雕非遗项目翔安区代表性传承人 王国强:门神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点威武,不要太瘦了,不够威武。闽南地区的宫庙就是画秦叔宝和尉迟恭,这个是他的门神,如果是宗祠不一样,那个是神荼郁垒,所以不一样。

这些手艺中有太多口传心授的讲究,闽南传统建筑里演绎的老故事,王国强担心没有人继续往下说。

剪瓷雕非遗项目翔安区代表性传承人 王国强:人家说了,江湖一点诀,特别是闽南地区有一些做法,你没有给他点破,他就是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作为传承人,我也很喜欢把所有东西传承下去+如果有人是要想学,我们也是要把这些东西都传给他,毫不保留地把这些都可以传承下去,这个是我的心愿。

剪瓷雕非遗项目翔安区代表性传承人 王国强:初中毕业以后就开始画这个,桃园三结义、张飞怒打督邮,这些画以后就是没有了,就是要全部拆掉了,接下来准备要拆掉了。

20岁从家门口的小庙开始画起,王国强先是跟着师傅边学边做,后来自己独立闯荡。很多时候,他的“师傅”就是这些老厝,上一辈手艺人留下来的花样图案,他就边修复边学习。只不过,这样的老屋也已经越来越少。

剪瓷雕非遗项目翔安区代表性传承人 王国强:这一栋房子已经有一百多年,我过来主要是做修复,主要是画、堆、剪,还有砖雕、水泥雕、灰雕,屋顶上还有剪瓷雕……

如今王国强也已年近六十,仍在用一辈子打磨的技艺,为厝“上妆”。他和这些房子似乎有种惺惺相惜,在流逝中坚持,在坚持中带着念想,想努力把这份美留住,还能代代相传。

剪瓷雕非遗项目翔安区代表性传承人 王国强:这种房子越来越少了,把它修复起来有一种价值,让以后更多人能认识到,以前的房子就是这种闽南地区的手工艺做出来的,我也觉得很庆幸我还能在这边做这个房子,因为我学了很多东西,有时候都没有地方去发挥,现在有这个房子可以在这边做,也是一种庆幸,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做这一行的原来还有这种艺术,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