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 :一丝倾城

特区新闻广场 2024-02-04 22:32:59

2024-02-04 22:32:59

在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颁奖典礼上,王丽华的苏绣作品《法海寺造像系列》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在获奖作品中,王丽华采用了自创的“八工针法”,克服了丝线易反光的特点,更好地表现出壁画的质感。今天的浪花,我们一起去探访王丽华获奖背后的故事。

中国刺绣艺术大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奖作品创作者 王丽华:我们的老祖宗,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其实就是当年的手工艺品,把一样东西能做到极致,这就是艺术品,这是一份底气,这是一种我刺绣的自信。今后我们这些作品,才是我们中国的当代奢侈品。正式从事这个行业,我是十五岁,我们那是苏绣世家,祖祖辈辈都是做刺绣的,那时候我们的村上,小镇,没有工业,家家户户的女孩子,基本都是做刺绣为生的。所以我那时候想,我要是能绣一点,也可以贴补家用,我只有传承,这是我的选择,苏绣它的色彩温婉儒雅,讲究的是细腻,感觉它有光泽,我们在行业里开会,有老师提起版权,那时候懵懵懂懂,就感觉,版权不能去侵犯,所以我就想自己要有一个,属于我自己个性的一个题材。

二十四岁那年我去苏州拜师,去学了这个肖像,能做人物肖像的苏绣,它是苏绣这门艺术的最高境界,在2000年,有客户到我们街上来看,他说 你可以绣故宫的一些宝贝啊,这样一句话其实把我点醒了。再过一个月,他再回到我店里,他就送了我一本《故宫》的册子,看到那本《故宫》的册子,我就惊叹。接下来几年,我一直在研究册子上的青铜器,我想 这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东西,这些文物要是能用我的刺绣的语言,来表述这些作品,因为它又没有版权。

在创作青铜器的过程中,我发明了一个针法叫,八工针法,这个针法的好处,它可以反复叠加,所以它的色彩,又能做上去,反复地可以做加法,感觉这个针法又有厚度,又可以做到亚光,又可以把这种壁画前面的结晶体,我都能体现。

我有一年在北京办展览,有一个朋友 他说你有机会可以绣,北京法海寺皇家寺庙的壁画,它非常完美,展览结束以后,我一个人打了一个车,直接去了法海寺,真太震撼了,所以就有了这些作品。这幅壁画也是,观音当中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幅,所以对于我来说,创作这幅作品,其实是带有挑战性的,我跟壁画一模一样的,这个还不算是,我想要达到的,我要超越它,这才是我想要的,这才是我的作品。

其实我就是一个导演,怎么来导好每一个,作品的主人公和配角,这个童子拜观音,他在底下,不过他的眼睛在望菩萨,他们是在对视,还有他也在对视,从眼神,他们的表情,他们的动态,眼神是在呼应的,好的作品就像拍一部好的电影,这是我的一个大电影。

为了绣这三幅肖像,我用了长达6年的时间,这个是一门慢工细活,你急也急不出来,现在的机绣,跟我们手工的刺绣没法比,从分线,还有对色彩的过渡,我们这个是做加法的,一点一点加的,其实原理跟画画是一样的,可以这样说,我们这个也像油画一样,我们是最细腻的油画。

我们这门手艺,是用心在创作,用心以后,它就有温度,我们的作品都是要流芳百世的,再过几百年,我们的作品都是文物,这个我有信心。每一件作品,我要认认真真做好,今后我们这些作品才是我们,中国的当代奢侈品。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