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三十而立(一):“地瓜腔”——从改变新闻语态开始

特区新闻广场 2023-11-08 21:55:00

2023-11-08 21:55:00

今天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首先我代表栏目组祝同行们节日快乐。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里,今天的节目一开始,我们想说一说自己的故事。《特区新闻广场》是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的金牌民生新闻栏目,关注城市故事,社会百态,百姓民生。它创立于1993年12月15日,很快就要迎来三十岁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时间点,我们将推出六集系列报道——《三十而立》,从不同侧面展现这档新闻栏目三十年来所经历的,所坚持的,所实现的,所展望的。今天的第一集,我们将回到《特区新闻广场》最初的起点,从观众朋友们印象深刻的“地瓜腔”说起。

让我们暂时把时间调回1993年。

1993年12月15日,位于虎园路的厦门电视台里,27岁的郑大希正在赶制一条即将在当天晚上播出的新闻。和往常不同的是,这条新闻需要由采编记者本人来完成解说词配音。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郑大希:我们当时的领导有说可以自己配音,然后我们的主持人就教我们怎么配,那我们也就赶鸭子上架开始配了。

当天晚上9点整,厦门电视台一档全新的社会新闻栏目《特区新闻广场》正式与厦门的观众朋友们见面了。

郑大希采制的新闻,就在这第一期的节目中播出。

这在现在看来可能平平无奇,但如果您是1993年的一位坐在电视机前的厦门观众,在当时的电视新闻栏目中听到记者们不加修饰的南腔北调,一定会觉得是个新鲜事。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王珊:实际上以前都是播音员来播报新闻,字正腔圆的,但是当时记者出镜报道,拿上话筒,然后在现场问啊说啊什么的,当时真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感觉。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郑大希:记者各种各样的腔调都有,特别是我们的南方口音不标准,有的观众戏称我们是“地瓜腔”。但是我们并没有说特别大的顾虑,因为我们那时候思想是特别开放的,我们认为就是应该这样做。

偏偏就是这口“地瓜腔”,草根,亲切,让厦门观众很快记住了《特区新闻广场》这个新朋友。但真正让大家刮目相看的是,这群说着南腔北调的年轻记者们,走进了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走到了镜头前,把话筒对准最普通的老百姓,谈社会新风,也聊衣食住行。每到晚上九点整,收看《特区新闻广场》,成为了很多厦门人不约而同的默契。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王海青:内容新,事件新,表达方式新,甚至记者都是新的+而这种新,实际上与老百姓的心理诉求是能够契合的,为什么,社会是新的,我们生活是新的,你会觉得每天新闻是热乎的,又是贴近老百姓的,我们给老百姓解决一些困难,交通 卫生 很具体,包括社会治安,这种东西一新的话,老百姓觉得这个节目是我的节目,我需要它,所以我们才真正受老百姓欢迎。

原任《特区新闻广场》责编 郎立斐:当时可能大家没有很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观念是在进行了一个转弯,是慢慢大家在做的过程中,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这种新闻的模式,其实它背后就是做新闻的观念在改变。

199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细雨正吹拂在古老的中国大地。那是一个昂扬、激情的年代。那也是中国电视新闻真正阔步改革的一年。那一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在早晨亮相,很多人也许还记得“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句亲切又响亮的口号。那一年,在中国东南之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厦门,《特区新闻广场》作为国内第一批由地市级电视媒体主创的社会新闻栏目,和当时厦门这座城市一起,在潮头浪尖,也发出了自己的青涩但却勇敢的声音。

厦门大学海峡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阎立峰:厦门在这方面是一个先行者,当时的《特区新闻广场》算是非常强势的王牌节目,老百姓其实挺爱看的,因为它表现了表达了就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情,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从这一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可以成为电视一场革命,表达方式的革命,题材的革命,语态的革命都不为过。

现场:各年代演播室,主持人的变化。

变革一旦开始就不会停下。《特区新闻广场》一鸣惊人,并在此后的三十年的时间里,带着那股创新的勇气,在变化中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形态,探索社会新闻的更多可能性。

原任《特区新闻广场》责编 陈文颂:策划类新闻、主题类新闻还有深度类的新闻不断增加,我们还有向新闻更纵深的方向去发展,所以这也是这个栏目能够持续保持生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特区新闻广场》制片人 于晓飞:其实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创新节目的形式,拓展传播的渠道,往媒体融合这个方向转型发展。

原任《特区新闻广场》责编 王锐:我觉得就是在面对新的格局新的变化的时候,《特区新闻广场》需要一场新的创业。我们在新的环境下怎么去继续做好大家喜闻乐见,大家更愿意去传播,更愿意去关注的新闻。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郑大希:当时的信义里7号都还在,就是这里,我们办公就在一楼,然后编片要到虎园路总部去编片。

回望过去,我们更希望找到前行的目标和力量。当年《特区新闻广场》初创时的记者们用理想和实践撕开了一道口子,找到了新闻与普通市民百姓的链接。而从这道口子里透出来的那束光,在此后的三十年中照进一代代《特区新闻广场》记者们,走到丰富广大的社会中去,到真实火热的生活中去,到普通老百姓的身边去,时至今日,继续向光前行。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