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三十而立(三)“鸡毛蒜皮” ——那些重要的小事

特区新闻广场 2023-11-26 21:43:08

2023-11-26 21:43:08

《特区新闻广场》为你、为城市报道,开播30年来,我们用镜头记录着城市发展中的大事,也始终关注着百姓生活中的民生小事。菜价涨了、水管堵了、井盖丢了……这些琐碎的生活日常,为什么会被关注?关注这些“小事”的价值又在哪里?今天,《浪花》特别节目《三十而立》系列报道的第三集,我们一起聊聊那些重要的小事。

你觉得在这座城市里,什么是大事?

什么又算小事?

面对城市的人生百态,形象万千,作为一档新闻栏目,《特区新闻广场》会有什么样的视角?又会关注什么?我们不妨回到30年前,去寻找答案。

这是《特区新闻广场》最初的几期报道,从一开始,我们就能从这些新闻中听到老百姓的声音。那个时候,城市快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电视作为当时新兴的主流媒介,人们期待从荧幕上看到更多的社会百态,也渴望更充分的表达交流。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张文俊:在当时改革开放后的状态,(市民)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之所以我们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就是他们也是有话讲,想讲、敢讲、愿意讲。

这种从创办之初就确立的民生视角,让《特区新闻广场》和老百姓产生了天然的连接。百姓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栏目一开始就设置了热线电话和信箱,搭起了和观众沟通的桥梁。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张文俊:记者会轮流做编辑班,编辑班就要负责这些信箱,电话来处理,但是那个电话当时大家都抢着接,因为会有线索,每个记者既是报道员,也是线索寻找员。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王海青:关注那种老百姓就最普通那种民生,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这点很重要。我觉得《特区新闻广场》让我跟观众的距离拉得非常近,特区,就是跟观众关系很好。

在与百姓的你来我往间,那些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问题不断涌现。越来越多人,习惯把《特区新闻广场》当作一个朋友,一个倾诉的对象,一个能帮助他们的热心人。

2016年10月,一个叫小蓉的女孩弄丢了她的“蝴蝶结”,记者王玉琨为此连续忙活了好几天。

《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王玉琨:很多人一听到就会说为什么一个蝴蝶结丢了,你还要去管,你看下去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人工耳蜗,对这个小女孩是非常重要的。

造价昂贵的人工耳蜗不见了,让小蓉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王玉琨多方走访,虽然没有找到小蓉丢失的蝴蝶结,但他的报道起到了效果。

《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王玉琨:你能够帮助他解决掉这个问题,或者说促进这个问题一个发展,你会有一些职业上面的一些成就感,会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有用的栏目。

在这档新闻栏目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记者们在为这样的小事儿奔忙,它们琐碎、鲜活、有时还很复杂。但是在这些新闻背后,反映的是老百姓最真切的喜怒哀乐,社会生活最真实细微的肌理。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汪丹飞:有一次我接到一个电话,夫妻俩吵架闹矛盾,然后就给我们打电话,你们能不能来帮我们看一下调解一下,我觉得这种老百姓很信任新闻广场。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蔡江山:不要嫌它很麻烦,不要嫌它很琐碎,这个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且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

时任《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杨国蕊:社会新闻会有这个特点就是会比较琐碎,但是他是每一个具体的人,他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栏目开播30年,记者们用自己的方式和百姓站在了一起,让他们的“小事儿”得到了重视和回应。从从观众信箱、热线电话,再到新媒体端互动,《特区新闻广场》这份和观众的沟通纽带从没断过。

《特区新闻广场》编辑记者 林建宁:我们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然后也有抖音号,现在还有视频号,我们现在跟市民沟通的渠道更多了,他们经常会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留言或者私信我们。

时代在进步,这些栏目关注的“小事儿”也不断照见社会发展进程中细枝末节的民生问题。

这是一条来自外卖小哥小谢的微信留言,送了四年外卖的他那时遇到了一件头疼的事情。有个小区的大门明明开着,却不让他们进出,搞得他们只能心累又心酸。

外卖小哥 谢志丹:在自己的一个微信平台看到了这个栏目,那我就留言了,发现第二天就有人给我联系了,我就感觉有希望了。

接到了这个求助,记者黄丹妮跟着小谢在小区里走访调查,才发现真正“拦路虎”是小区周边电动车乱停放、停车位规划不合理的老问题。在记者的调查报道下,多个相关部门“聚”到了现场,最终,拦住外卖小哥们的大门打开了,小区周围的停车规划也得到了优化提升。

外卖小哥 谢志丹:在别人眼里,我们外卖员无非就是多走走路,没想到在《特区新闻广场》这个栏目里面得到这么大的关注,解决了我们很大的困难,大家都非常高兴。

《特区新闻广场》记者 黄丹妮:通过我们的层层深入和调查会发现,其实这里的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这里环环相扣,层层地挖出来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去递进去推动的时候,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调查方向所在。

从解决一个人的问题,牵出一群人的关切,30年中,我们对这一件件“小事儿”的回应,也蕴含着推动城市更好发展的那股力量。

原任《特区新闻广场》责编 郎立斐:通过这些细小事件的报道,一个价值在于记录,我们是通过这个城市一个细胞来记录它成长过程的。另外一个就是给大家温暖,给大家一些希望,给大家看到一些包括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市里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改进它,修补这些一个的小小的这样的环节,然后让城市变得美好起来。

杨林: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是我上半年收到的锦旗,“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一下展开这个锦旗的时候,就觉得好震撼、好惊喜、好激动。

这种最直接的幸福感,让《特区新闻广场》的记者们从这些“小事儿”中找到了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也回答了我们最开始抛出的问题。关注社会,聚焦民生,这是《特区新闻广场》30年来不变的视角,也是我们继续奔赴前行的方向。

《特区新闻广场》制片人 于晓飞:我们发现我们的节目越是关注民生,越是关注这个城市,就越能获得大家的互动和反馈,我觉得这种互动和反馈就是栏目与这个城市的连接。

原任《特区新闻广场》责编 郎立斐:你永远跟市民站在一起,跟最普通的民众站在一起,就用他们的那种视角去看这个城市发生的大事小情,这是可以坚持的东西。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