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直面现实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长环境不断变化,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加凸显。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有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有33.4%的青少年存在手机心理依赖。还有部分孩子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问题。
【世界精神卫生日: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成我市青少年儿童主要心理疾病】
那么在厦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如何呢?一起来看。
在市仙岳医院,记者了解到,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这里接诊的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患者数近4.6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5000人次。经过医生评估,这些儿童青少年主要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这几类情况占到了儿童青少年总接诊量的四成左右。
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病区主任 吴为阁:在所有的疾病谱当中,占主要的应该是情绪跟行为的问题,特别是很多孩子会有这种情绪的低落,焦虑紧张,导致一些功能问题,比如说他没办法去上课,可能会回避社交,不愿意跟家里人沟通,闭门不出,甚至网络成瘾等等,他们很多问题在不同的情景,表现是不一样的,这是儿童青少年非常大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医生表示,过去一年,这些来就诊的儿童青少年中,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快速增多,而且以女孩最为常见,就诊的女孩差不多是男孩的4到5倍。在年龄特点上,她们大都处在青春期。
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病区主任 吴为阁:比如说,情绪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这种过度的(食物)摄入,她的摄入量明显达到了平时的好多倍,她是控制不住的,但她又怕胖,很多儿童青少年,就通过一些导泄、催吐,或者过度运动等来控制她体重的增加。
另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成瘾问题也较为突出。根据《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住校、父母外出工作这类缺少父母照顾与陪伴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孤独、手机成瘾问题。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睦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风险更高。医生提醒,要想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危机,需要家长更“上心”,要像关心躯体健康一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给自身或他人带来了持续的麻烦和痛苦,可能就是心理障碍的早期表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 郑毅:比如睡眠习惯改变,睡不着觉了,失眠、早醒、睡眠过多,或者进食出了问题,食欲特别不好,心情很不好,这些变化要注意敏感观察,我经常会讲,如果说你要觉得一个孩子情绪和行为发生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情况,跟他的受教育水平相抵触,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可能是一种心理方面问题的表现。
【我国多措并举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不仅是家长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上心”,医疗机构、学校和社区也要积极配合,合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我国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上做了不少努力。昨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法律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工作网络逐步搭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 李大川:《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实施,为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为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明确方向和清晰思路。
此外,国家卫健委还将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作为医疗卫生队伍培训培养的必修课,提升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氛围。
当前,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已经纳入全国深化改革和社会综合治理范畴,国家卫健委设立了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开展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 李大川:明确将完善教育系统的心理服务网络,以及加强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作为重点来指导试点地区探索完善心理健康体系。截止到目前,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试点地区96%的村和社区,包括100%的高校和将近95%的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或者社会工作室。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刘培俊:把促进身心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学校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环境,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条件。
【新闻观察:直面现实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从国家卫健委的发布来看,现在有关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工作被摆在更加重视、更加突出的位置,那么,关键是要让工作举措落地、转化为实效,对此,你有怎样的观察?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我想有我们有几个现实的特点需要我们去直面,一个就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如今,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都已经成为显见的问题,像是青少年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人,就是一个我们需要特别警惕的信号;再一个就是紧迫性,疫情三年的叠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了一定催化作用,对于这个阶段性的变化,我们要特别重视;再一个我觉得是生成原因的复杂化,比如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存在手机依赖,这个恐怕是技术和时代的进步带来的新挑战,同时我们知道这样的依赖也容易连锁引发其它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想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必须采取更加快速、有效的措施。从国家层面来说,主要是在两个领域,一个是以教育部门为主,从学校的教育入手,来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另外一个是以卫健部门牵头,切实来提升针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医疗保障水平。那么,我觉得重要的是要补齐和强化过去存在的基础短板,比如校园里心理健康教育不充分、师资力量不足,医疗资源中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干预、治疗的资源不够等问题;再一个就是这两个领域其实都彼此交叉又需要彼此的支撑,这还需要我们齐抓共管、系统推进。
【测评“学生心理” 为何变成“家长代劳”?】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是第一步。今年秋季学期开启,全国有不少地方明确了开学后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的工作安排。这本是一个好的早期预防政策,然而,一些地方的“学生心理测评”却成了“家长心理测评”,这让心理监测工作变了味儿。家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起来看。
新学期开启,与之伴随的“学生心理测试”项目也相继启动了。一般而言,学生只需登录各地“学生教育安全平台”,做完心理测试题,就可完成心理测试。但有家长在网上发文反映,发现身边有一些家长担心让孩子参加心理测评影响了学习的时间,就“主动代劳”,还有部分家长在接受测评时,会“故意造假”,明明知道孩子在某个心理测评题目中的答案可能存在问题,却填写了没有问题的选项。
家长:也会担心吧,因为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小孩子被老师贴上标签,有特殊待遇,特殊照顾这种感觉。
家长:这个应该是孩子自己做,因为孩子自己做的话能反映出来孩子自己的真实情况。
心理专家指出,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学生心理测评”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填写真实的答案”;而学校也应理解家长“担心孩子被贴标签”的心理,优化问卷内容和工作流程,避免因“发现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特殊对待”甚至是“不当对待”。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田桦:孩子家长担心的地方,也是孩子担心的地方,就说他不愿意敞开,(学校)做量表的同时,选择更适合孩子的,学校一定就是要配备,配备这个专业的(人员) 然后不去评判孩子,然后去了解孩子。
教育专家表示,对学生进行真实有效的心理测评只是第一步,各地教育系统应建立心理健康预防、管控机制,在有力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进行专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新闻观察:家校合一 共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测评,家长代劳,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你又有怎样的观察?
首先我觉得替这些代劳的家长赶到遗憾和可惜。简单说,代劳一次测评也意味着错过一次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机会。再一个是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整体工作来说,每一个孩子的样本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科学的评估和应对政策的制定。
分析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我想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检讨怎么能够营造出学校和家长共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氛围和机制。也许家长代劳时,会认为这样的测评可有可无、作用不大;也许会有家长心存顾虑,担心孩子问题暴露了,反而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在学校一方,我们就需要作出反馈解决家长的轻视和担心。我觉得有一个理念值得各方共同来学习和实践,就是关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坚持“在校如在家、在家如在校”,也就是说,在学校里,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在家里,家庭有如学校、家长也是老师,家长们也应该用共同的标准来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实从孩子养育开始就应该得到重视,那么,对于家长来说,除了学校之外,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其实,在我们国家制定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妇联等要统筹协调资源,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这个也应该成为我们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过程中需要持续加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