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维持稀缺公共资源的公平性
中秋、国庆叠加的“双节”假期即将到来,最近这几天,很多人正在抢假期出行的火车票、机票。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9月13日至21日,铁路已累计发售车票1.72亿张。热门方向的机票也同样一票难求。有专家表示,今年的“十一”,有可能是史上热度最高的一次国庆黄金周。
假期火车票开售即“秒光” 购票秩序如何维护?
假日出行坐火车是很多人的选择,随着假期的临近,越来越多人加入抢票大军,这时候,有人说,我和票的距离就差一个抢票软件。火爆的黄金周,不少代抢票的第三方平台与“黄牛”,也准备借此机会“大干一场”。那么,自己抢不到的票,付费给别人就真能抢到吗?9月20日,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再次强调,在第三方平台购买的任何价格的“加速包”,都无法实现优先购票。
抢票软件大行其道 加钱形式五花八门
以铁路售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的抢票软件有数十款,大多对外宣称可以“加速抢票”“优先抢票”,但不100%保证能抢到票。近期多个第三方平台也推出抢票攻略。与国铁集团官方售票渠道不同的是,第三方平台可以同时备选多个日期、车次、座席,预约抢票,开售自动抢;还有平台会标注抢票成功率,一般来说,备选越多成功率越高。不同抢票软件的加速规则各不相同,从“低速”到“光速”,价格逐渐增加,“全天专人抢票”“捡漏+候补双通道抢票”,甚至还能加价抢挨着过道的座位、靠窗座位……不同的抢票“玩法”再加上“成功率翻倍”“越早提交抢票成功率越高”等宣传语让不少正在候补车票的旅客动了心。{不过,对于此类抢票功能,部分用户表示有过体验,但是抢票结果不尽如人意。}
旅客 小吴:(抢票)一天,抢不到,还是没票回家。
旅客 小赵:它有一个加速包是要付钱的,但是其实后面也没有抢到票。
对此,铁路唯一购票软件12306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购买的“加速包”,并不能拥有优先购票权,无论在哪款购票软件购买车票,都需要在铁路12306系统排队。
铁路12306 工作人员:我们铁路12306程序里面,没有这个抢票(功能),更没有这个加速包,铁路12306官方App购票为准,这是官方平台,其他加速包那些都是非官方的,你通过非官方渠道买票,是把个人信息给他们帮你买票,安全没保证的,不建议你去操作。
代抢平台似“黄牛”损害多方合法权益
么,所谓的抢票加速包和“黄牛倒票”有什么区别?律师表示,抢票平台属于互联网上的“黄牛党”,与线下“黄牛”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根据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查处代售代办铁路客票非法加价和倒卖铁路客票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铁路客票实现专卖制度,售卖火车票需要代售资格,否则即为非法,如果抢票平台没有铁路客票的代售资格,则售票行为违法。另外,代售铁路客票的服务费为每张车票5元封顶,除此之外不得再收取其他费用,如果平台随意加价,则属于价格违法。
律师 杨创铄 有一些网络平台 打着可以提高网速,可以不按铁路售票网站排队的次序,给消费者购票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用到一些网络爬虫或者是破坏售票系统稳定性的网络工具,这种行为更有可能涉嫌侵犯,计算机信息安全,或者网络安全的这一类法律法规,他也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新闻观察:维持稀缺公共资源的公平性
从这些五花八门的抢票方式中,折射出的是什么?
在稀缺公共资源面前,公平十分重要,这关乎到公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论第三方抢票平台的玩法怎么复杂,从铁路部门的官方回应来看,所有抢票方式的尽头都是去12306系统排队。对于这些抢票平台来说,如果抢到了就能赚一笔,抢不到也可以收取一定的辛苦费,最不济也就是全额退款,可以说这些平台是稳赚不赔。但对于选择抢票平台代抢火车票的这部分旅客,他的出行成本明显增加,而且还存在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而其他旅客抢票可能抢不过这些平台,因此也遭遇了不公平的伤害。
虽然官方平台的规则依旧公平,但这些抢票平台的行为似乎在打破这种公平。过去,还没有互联网购票方式的时候,在春运等客流高峰时曾出现过黄牛倒票的行为。当时,在相关部门大力打击之下,这种现象被遏制。如今,这些抢票平台就是网上黄牛,形式变了性质没变。新闻当中也提到了,售卖火车票需要代售资格,否则即为非法。合法的代售行为是应该被允许的,但违法行为必须予以制止。这不仅需要各网络平台合法、合规经营,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抢票及随意加价的行为,整合多方力量,整治黄牛顽疾,让稀缺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增强公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航空方面,今年“十一”长假的机票销售高峰也早早到来,早在9月15日,去哪儿平台上十一假期国内热门城市的机票提前预订量,就超过2019年同期两成。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国内机票人均客单价为1293元,较暑期客单价上涨两成。
中秋国庆旅游市场火热
抢到了票,大家最想去哪里度假呢?一起来看记者的走访调查。
跨省游订单大幅增多 赏秋游受青睐
临近假期,我市不少旅行社都忙碌了起来,在龙山西路的携程旅游门店,工作人员说,最近几天前来咨询国庆出游的市民多了不少。相对前几年的假期短途周边游火爆,2023年十一长线游无疑更为受欢迎。从目前的预订情况来看,西北赏秋游是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市场的热门主题,兰州、乌鲁木齐、敦煌等,都是市民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不少人都想赶在这个季节,去感受当地迷人绚烂的秋景。
携程旅游龙山西路营业部业务经理 吴丽:因为这个假期有整整八天,大家早早计划要跨省走远一点,这个季节赏秋的季节,大家喜欢往西北走,西北有胡杨林,大家可以看 有沙漠、响沙湾,跟福建一些不同的风土人情,大家还是蛮喜欢的。
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十一假期,跨省游订单占比达到73%,较2022年同期提升十个百分点,近20%用户选择连住3天及以上。飞猪数据也显示,这个十一假期长途游是主基调。国庆节假期跨省游订单占比超8成。途家数据显示,长假带动长线游需求,东北与西北城市民宿预订也迎来大爆发。
热门城市火爆 小众目的地出圈
除了跨省游增多,从旅游产品数据来看,热门城市预定情况也较为火爆。携程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广州、西安、重庆、南京、深圳、长沙是国庆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杭州因为亚运会的举办,十一假期整体订单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小众目的地进一步出圈。关于小众目的地,去哪儿提供了一组拥有“小机场”城市的数据显示,一些拥有“小机场”、旅游环境优质,但知名度较小的旅游地,成为大家选择的高性价比目的地。比如从暑期开始四川巴中、宜宾,吉林白城,浙江舟山、衢州等地的机票预订量增速就在2倍以上。
签证便利催热出境游市场
携程数据显示,作为出境游基本全面放开后的首个长假期,出境游亦迎来井喷式增长,十一期间整体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近20倍。出境游的热门国家包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等。9月13日,泰国宣布对中国游客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后,泰国相关搜索热度飙升800%。预计十一及第四季度将有更多中国游客赴泰,泰国有望成为国庆假期出境游“顶流”。
品质游带动私家团 定制团业务增长
此外,随着市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不少人更愿意为深度体验、高质量服务买单,因此这个假期,独立成团、个性灵活的私家团、定制团大幅增多。
中国国旅洪莲营业部经理 刘燕玲:国庆期间大家出游的喜好还是偏向小团,或者家庭自主团。我们今年旅行社高端定制团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因为灵活,可以在行程过程中灵活调整行程 ,他们会指定酒店、指定车,或者导游。
假日旅游消费市场火热:文旅部发布出游提示
8天的长假,有人向往远方,规划一次长途旅行,有人忙着抢票回家探亲,有人想去看漫展,有人想去周边露营。不管是出境游,还是国内长途游和城市周边游,大家的消费内容正在多元化发展。但可以期待的是,今年的十一假日消费市场有望迎来一个黄金时期。为确保假日市场安全平稳有序,日前,文旅部也专门发布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出游提示。
文旅部提醒游客:提前了解途经地、目的地天气、交通及旅游景区开放情况和门票预约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尽量避开假期客流高峰引发的拥挤,避开交通拥堵路段、时段。
进入景区、文化机构等场所,要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驾乘机动车出游时,途中全程系好安全带。不前往没有正式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游玩。
根据个人年龄、健康等状况,在专业人员指导指引下,自觉遵守安全规定,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潜水等高风险项目,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遵守生态环境、文物古迹保护规定,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维护公共秩序,依序排队,不拥挤,不争抢。尊重他人权益,遇到纠纷理性处理。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低碳节约,绿色出游。
新闻观察:旅游市场发生变化 因地制宜提前做好准备
面对即将到来的假期,除了新闻中提到的提醒之外,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几年,旅游市场发生了不小改变。全域旅游、短途出游一些小众城市成为了新的旅游增长点,这也打破了传统头部景区、热门旅游城市的客流规律。所以对于旅游市场和相关监管、保障部门来说也出现了不少新的挑战。就拿我们厦门为例,如今集美区石鼓路成为了新晋打卡点,但这并不是传统景点,所以整条道路的游客接待能力,交通疏导能力都需要提升,这就需要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做好提前量,不要在假期当中措手不及。
同样也是因为这样的特点,当一些非旅游市场的商户遇到大量游客的时候,这些商户的接待能力以及食品安全、价格等方面的监管也需要跟上脚步。这个时候,传统景区的成熟接待、监管经验就需要覆盖到更多地方。所以在假期之前,需要根据旅游市场的变化,因地制宜做好提前量准备,给游客有更好的体验,也让商家们能够有不错的收获,在这个假期中实现共赢。
主播观察:周全服务 打好“提前量” 保障每一个“黄金周”
中秋国庆长假表面上看,它只是休假制度的一部分,实际上,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包罗万象。不可否认,历经多次黄金周,旅游、公安、交通、景区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措施都在逐步细化。但是,也要看到,现如今的“旅游市场,游客的出游距离、目的地停留时间、旅行方式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遇到小长假这种需求短时间集中猛增、旅游资源供给出现紧张的时段,也是对整个行业的“极限测试”。应对这场测试,先前的经验做法可以借鉴,民众、商家和政府也要更好磨合协调,尤其政府职能部门得打好工作“提前量”。既要树牢底线思维,杜绝“监管盲区”,还要有弹性灵活的管理智慧。
当然,市场与行业也要进一步加大优质旅游产品的供给力度。保障好每位旅客的安全出行、快乐度假。以上就是今日热评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