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逆向跳槽”有合理之处 要分情况看待

厦视直播室 2023-05-11 20:05:38

2023-05-11 20:05:38

说到跳槽,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越跳越高。毕竟人往高处走才是人才流动的普遍现象,但是最近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发布了求职公开信,说自己想到别的学校教书,并且不在乎学校等级,也不在乎工作地点,这波操作给大家整不会了。实际上像这位教授这样的“逆向跳槽”这几年陆续都有出现,那么,高层次高校教授流入较低层次高校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流动会给高校教育带来哪些影响?今天的新闻头条一起来探讨。

不久前,北京大学某教授发布了一封求职公开信,声称想看看有没有别的学校愿意让他去教书,并表示“不在乎学校的等级(地方师专也行),也不在乎工作的地点”。高层次高校教授流入相对较低层次高校的情况,近年来时有发生。比如2022年11月,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官网就发布消息称,相继有3位教授在一年内加盟该院。其中2位教授分别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有1位教授曾任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对于这样的“逆向跳槽”,大家普遍表示理解。

受访者:可能有些人会有一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心情,就是在顶尖学校可能大家都是,现在比较火的词大家都很内卷。

受访者:顶层的高校可能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些二三线的学校可能反而会拿出更多的资源,去支援这些教授的科研。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凯:对高校来说,目前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科研的竞争,以及师资团队的竞争;从准备跳槽的老师来说,一方面是经济方面的考量,从学术层面来说有可能职称更上一个台阶,甚至有些研究机构的负责人 一些学院负责人的岗位 也留给了这些准备来的老师。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刘皛看来,“逆向跳槽”多为个案,反映的是具体情境下个人职业发展的一种特殊选择,但如果频繁出现此类现象,那“逆向跳槽”就不再是一种特殊现象,其背后必然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比如高校过度行政化的治理方式,以及单一的评价模式等等。

虽然这些教授的跳槽看起来是“反向操作”,但相信每个新的工作岗位,对他们个人而言都有足够的吸引力。在麦可思联合新浪教育发起的大学教师满意度评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对大学教师具有工作吸引力的高校应具备哪些要素”?投票结果显示:“满意的薪酬及福利是最重要因素,其次是个人的学术职业发展能够得到有力支持”。此外大学教师还关注“晋升制度是否公正透明?和能不能参与学术项目并担任关键角色?”等其它因素。可见,“高薪资、优福利,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都可能是大学教师做出“跳槽”决定的重要原因。

【“逆向流动”不可怕:一定程度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优秀人才的流失无疑将对高校办学实力造成冲击。所以越来越多高校认识到,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留才”与“引才”同样重要。那么高校教师的这种逆向流动,会给高校的人力资源配置带来哪些影响?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平衡人才流动呢?接着来看。

专家认为,人才逆向流动的利弊得失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从大局来看,是否有利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凯:教师就是高级的人力资源,那么在当下市场上,他其实是可流动,可估价,可转换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也有利于让各个高校之间学术、科研取得相对均衡的发展,而不是一边倒的流动。

大部分的受访者也乐见这样的“逆向流动”,认为给与其他院校学生,更多资源和机会。

受访者:这种流动能够整体地提升,我们二三线高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受访者:有益的是那些学生,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考到“985”院校。

专家认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除了要限制高校之间仅通过“竞价”的方式抢挖人才,还要破除根据头衔“帽子”定待遇、分资源的顽疾,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才能更好的“引才”和“留才”。

中国教育在线执行总编辑 任蕾:引入同行的第三方评议,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办法。比如说科研资金,到底该如何应用,还有给予你的这些福利待遇,你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相应水平才能够获得,我觉得这个从高校来讲,还是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考虑。

高校间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整体上确实有利于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促进人才成长。但如果人才争夺出现失衡,引发争议则在所难免。特别是东部沿海以及北上广深地区的高校,它们在地区经济发展上占据的优势,使得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更容易受到人才流失的影响。

为此,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对高校人才引进设置一些条件或约束。比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到“支持中西部地区稳定人才队伍,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挖人才”。去年12月,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再次提出,人员支出用于人才引进的,东部地区高校不得用于从中西部、东北地区引进人才。

【新闻观察:“逆向跳槽”有合理之处 要分情况看待】

你怎么看高校教师“逆向跳槽”?

我搜索了一些资料发现,其实很多人对高校教师的认识并不充分。目前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至少已形成了三类不同身份的教师群体,第一类是有人才称号的“帽子”人才;第二类是获得了长聘资格,有工作保障的普通教师;第三类是处于准聘状态,面临“非升即走”考核的短期合同教师。对于第三类教师,如果在“非升即走”的相关考核中没有通过,或者已经可以预计自己无法通过的话,那在有限条件内,选择层次较低的学校“逆向跳槽”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出现,第一类、第二类人才突然不正常流动,或者反过来,一些一流名校高校出现了留不住人才,或者人才流动过于频繁的现象,这很可能就不是人才的主动选择,而是一种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这背后可能涉及到高校对人才的管理、培养以及评价机制等等,这就要引起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警惕,需要进一步去反思了。

高校教师要怎么做到合理有序流动,真正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呢?

其实刚刚我们也提到了,关键还是背后的机制。比如评价机制,除了看论文、职称、奖项等等外,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去实行教学导向评价、社会服务评价等等,不要让人才争着戴“高帽”,而是让他们获得更综合,更多元,更立体的评价。另外包括薪酬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等,都可以进一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来探讨和提升,真正让高校人才的流动良性循环起来。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