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适老化改造一小步 老年人幸福一大步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话题中,无障碍环境建设一直受到大家关注。有人说,观察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如何,首先要观察弱势群体,特别是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对日常生活便利与否的直观感受。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8500万,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2.6亿,加上有无障碍需求的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人数合计超4亿人。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如何加快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已成为各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和推动。为此,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于去年10月27日提请初次审议。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
聚焦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二审稿三大看点
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近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提请二审。二审稿有什么看点呢?一起来看。
明确重点保障残疾人、老年人
草案一审稿在立法目的中,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保障对象扩大为全体社会成员。草案二审稿对一审稿进行修改,在总则第一条明确立法目的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草案二审稿在附则中强调“残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提供的便利”。
专家认为,草案二审稿在设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受益对象时特别强调残疾人、老年人,并不是说无障碍环境建设只与残疾人和老年人有关,而是突出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基本定位,强调了保障的优先级别。例如,草案二审稿规定,无障碍停车位优先供肢体残疾人驾驶或者乘坐的机动车使用,其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驾驶或者乘坐的机动车也可以使用。此外,草案二审稿在立法目的中将残疾人和老年人并列提出,充分说明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无障碍需求既有相同又有不同,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给予充分重视。
以专章形式对保障措施作出规定
当前,虽然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正在逐步健全,但仍面临执行情况不佳和实施力度较弱的问题,保障措施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草案二审稿新增“保障措施”专章,使得法律草案体例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条款设置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有助于推动法律颁布后真正落地见效。
此外,草案二审稿还对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机制作出规定,如“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开设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建筑、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专业应当增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教学和实践内容,相关领域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以及其他培训的考试内容应当包括无障碍环境建设知识”。
促进城镇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
在城镇老旧小区无障碍设施和适老化改造中加装电梯,是近年来不少群众的迫切需求。调研发现,很多老旧小区内老年人数量几乎占总居民数的一半。由于住宅缺少电梯,一些行动困难的老年人常常“困”于家中,难以便捷出行。草案二审稿综合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将一审稿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相关内容单独作为一条,修改为“国家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便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创造条件,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弘扬中华民族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积极配合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从国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房屋所有权人三个层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新闻观察:适老化改造一小步 老年人幸福一大步
社会公众对这个草案普遍关注,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针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突出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保护,进一步明确立法目的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对此你怎么看?
一座城市的温度体现在哪里?从这个草案当中,我们就看到了。尤其是这当中的适老化改造领域,我觉得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比如加装电梯的问题,相信咱们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老房子装电梯,邻居住户同不同意?电梯费用如何分担?只要一个环节无法达成共识,这个事儿就很难推进。现在,政府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从立法层面上要求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如果能够切实得到落实,我相信,一定是会给我们每个人,包括老人、包括我们这些在外工作的子女们,都吃下一颗定心丸。可以说,适老化改造的一小步,其实承载着老年人幸福的一大步。我们国家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但适老化改造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推行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老年人观念中更倾向居家养老,因此,除了刚刚说的政策层面外,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也就是年轻子女。我们应该提升我们的适老化改造的意识,其实这些并不难做,今天晚上回去,我们就可以帮他们调大手机字体,下单一个卫生间扶手,安装一个感应路灯,其实小小的一点心意,就能给予老人家更大的幸福。
新闻观察:精细建设源头发力 量身定制前提在“量”
改造虽小,改变确实很明显的。其实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了社会在适老化改造、无障碍环境建设上不断地下功夫,但是依然是问题频出,我们又应该如何真正发挥其实效呢?
是的,虽然这几年进步很大,但我们也依然能看到问题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够精细,我们不妨试试量身定制。量身定制前提在“量”,设施怎么建,建得好不好,我们可以邀请更多实际使用者参与前期讨论,担任“体验官”,就像酒店也有“体验官”一样,让他们对设施进行打分,量化实效,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够让这个问题从源头上得到治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