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小小镜头 满足人财安全需求

厦视直播室 2022-05-30 21:08:44

2022-05-30 21:08:44

家用摄像头使用调查:用户担忧云端视频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当前,智能摄像头已经走进很多家庭,一旦联网工作,这些家用摄像头就等于多了一双眼睛守护家庭。尤其对一些子女来说,有了家用摄像头,可以随时关注父母身体状况;而作为上班族的父母,则可以关注幼儿的安全。之前也有一些报道,正是通过家用摄像头才发现了保姆、护工等对幼儿、老人的不轨行为,从而保护了家庭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但与此同时,这些摄像头也给人带来了新的“烦恼”:比如,邻居的日常出行不可避免地入镜、别有用心之人借个人安全之由偷拍他人影像、云端保存的视频存在被兜售等等隐患。那么,家用智能摄像头是如何被攻破的?个人隐私又是如何流传网络?消费者应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围绕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

市民卢女士四年前出于安全考虑,在自己家中安装了三个家用摄像头,分别位于入户门上方、室内客厅以及楼顶天台处。她说,疫情以来自己的两个孩子经常需要在家上网课,她和先生外出时就可以通过摄像头查看孩子们在家的情况;同时,这些摄像头还能通过识别移动物体等功能提示卢女士突发状况的发生。

市民 卢女士:我做的这个摄像头的话会比较全一点,整个家都能扫过去,都能扫得到,基本来说公共部分。比如说厨房里面什么的,我害怕如果起火或者干嘛的,我也能看到,用户担忧云端视频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卢女士表示,使用家用摄像头四年以来,虽然没有真的碰上什么紧急事件,但由于每天记录的画面众多,不可能每个都翻看,她也曾担心是否会有隐私泄漏的情况。此外,以前她曾刷到过家用摄像头的画面被有心人窃取后发布在网络上的新闻,也不免对于自家生活的隐私泄露有所担忧,但和大多数有安装家用摄像头需求的人一样,在安全保障与隐私泄露之间,他们还是只能小心地选择前者。

市民 卢女士:新闻或者抖音上面有看过说这样子的,(但)我个人比较觉得,突发事件的安全比较重要。

智能摄像头存在被泄露、被恶意控制等信息安全危害

卢女生的担忧并不多余,近日,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监督司组织开展的智能摄像头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显示,智能摄像头可能存在用户监控视频被泄露、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等信息安全危害。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出警示后,又有媒体曝光了破解智能摄像头背后的利益链。这些利益链条中,不发分子往往通过QQ群,发送“摄像头破解”的信息,并标价,价格越高可以破解的范围就越广。在一些社交平台或贴吧中,还经常有诸如“视频监控流出,速看”等帖子或留言,且配有“可打包购买”或“视频监控出售”等字样。

家用摄像头衍生的法律问题需引起重视

不仅如此,由家用摄像头衍生的法律问题,市民也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在门口安装一个家用摄像头,本来是为了监控住址周围动静,却将邻居的日常行动“网罗”其中,将他人行踪等个人隐私“大白于天下”,几乎没有秘密可言,也让他人的家庭成员人身和财产安全处于危险境地。记者走访线下售卖家用摄像头的门店时,就有业内人士介绍,他们在为业主入户安装后曾经收到反馈,有邻居不满其安装的摄像头拍到了自己进出家门口的画面,要求卸下或者改变摄像头监控区域。

业内人士 王明国:他就是说我进出家里的人员被你抓拍到了,我的隐私这一块被对方知道了,不准装,有的如果一般的情况是说,他会去找物业来沟通。

记者了解到,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双方只能先进行协商,协商无果后若邻居提起诉讼,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邻居有很大可能会胜诉。据了解,近年来在厦门就已有类似的案例。但在业主看来,入户口的摄像头最多只拍到对方的玄关画面,算不上侵犯隐私,细究双方孰对孰错,目前依然存在很大争议。

新闻观察:小小镜头 满足人财安全需求

对于智能摄像头所可能存在的泄露个人隐私的潜在隐患,你是怎么看的?

小小镜头 满足人财安全需求

身处信息时代乃至大数据时代,摄像头已进入千家万户:在店铺用于监控财产安全,在家庭用于查验保姆带娃是否尽责、防控独居老人出现意外等。我也是智能摄像头的用户,我也在家门口的入户位置安装的一个摄像头,一方面是希望能拍到入口处,避免盗窃等一些人身安全风险;另外一方面,因为摄像头可以人为270转向,可以帮助我了解家里的情况。和刚刚新闻中的卢女士一样,我准备买摄像头的时候也曾纠结过。但我还是更希望有个摄像头来保护人财安全。所以我再购买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比较知名品牌,且在同等功能中,价格较高的产品,希望能更有保障。刚购买智能摄像头时,商家有赠送我一个月的云储存功能。我用了没两天,就立刻关掉了。原因是因为我担心上传到云盘上的影像记录会被窃取。

若泄露邻居隐私 尽量提前沟通

因为我这个摄像头时安装在家里,所以不会涉及到拍摄到邻居的出入情况。但换位思考,我的邻居在家门口,如果安装一个能看到我家情况的摄像头,我也会多少有些不舒服。如果我觉得自己的隐私可能被邻居安装摄像头这一行为侵犯的,我会及时告知对方,要求对方采取合理措施避免侵权行为发生并保存相关证据。若对方仍然不予改正,我会拍照留证,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充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防范家用摄像头隐患:法律专家:安装前双方应先做好协商

在互联网时代,尽管智能摄像头的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但是仍有很多人对此并不十分了解。在记者随机走访的数十个家庭中,超过一半受访者听说过智能摄像头,其中有受访者家里就装有智能摄像头,但仅有1人表示听说过家庭摄像头曝光个人隐私事件。既然家用摄像头目前仍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已经碰上法律纠纷的市民朋友,应该如何解决处理呢?有购买及安装需求的人,又应当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法律专家:安装前双方应先做好协商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 李香清:监控装置一般具有自动录像存储功能,监控区域可能涵盖邻居入户门,而邻居的日常进出信息,包括出行人员及其出行规律访客情况等。与邻居的私人习惯及其人身财产安全直接关联,应属个人隐私范畴,应受法律保护,因此如果监控录像的的区域,涵盖邻居的入户门,则存在侵犯隐私权的问题。

专家表示,首先当事人双方可以尝试通过居委会等组织协调。如确实协调无果,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调整监控区域、拆除监控、删除录像资料等方式保障隐私权。而安装摄像头的一方如果想避免法律纠纷问题,应当事先与邻居协商,说明安装监控的目的,获得邻居同意。

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 李香清:从可能被监控的一方看,发现邻居安装监控的,及时与对方沟通,表明保障隐私权的目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多换位思考,不要把安装监控获得的安全感,建立在邻居的不安之上。

业内人士:市民购买应尽量选择线下专卖店

此外,针对家用摄像头存在被云端窃取视频内容的隐患,业内人士则表示,建议市民在选购摄像头等监控设备的时候,尽量在线下专卖店购买,并选择认可度较高的品牌,千万不能在网络平台上购买“三无”摄像头。

业内人士 王明国:(“三无”摄像头)它一个是加密比较简单,破解很简单的。比如我们是有权威的公司做的产品,它加密是一层一层加密,这个不容易被黑客破解,但是如果是“三无”(摄像头)的话,那就比较容易破解。

新闻观察:用户:提升隐私保护意识

当前,智能摄像头泄露隐私的问题似乎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谁该来为这些隐私泄露负责呢?对此你怎么看?

用户:提升隐私保护意识

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让我想到了一部经典的电影《楚门的世界》。电影中主角毫不知情的被人随时随地的窥探、围观。要是我也无意中可能会成为那个主角,真的是细思极恐。如何防范或避免?首先,需要咱们用户树立更强的隐私保护意识。在选购摄像头时建议购买得到市场认可的产品,拿到摄像头,初始密码肯定需要立刻修改,增大破解的难度系数。具体使用时,尽量不要对向卧室床铺、卫生间等隐私空间。如果隐私被窃取?摄像头生产企业是否需要被追责?如今,在市场上的哪些劣质、不达标的摄像头如何避免流入普通居民家中?我想,这需要生产厂商持续完善相关软件和硬件技术,克服技术缺陷,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更得强化产品检验、监管力度,对于生产不符合强制性国标的摄像头厂商,依法严加查处,勒令产品下架、召回。

加大力度打击治理隐私泄露产业链

另外,防止摄像头隐私被泄露,不仅要严查传播环节,还要加大力度打击治理背后的产业链。对网络摄像头进行技术破解,摄像头账号和监控视频的兜售,甚至包括出售一些用于偷窥偷拍的隐藏式摄像头等,都应该纳入严厉打击的范畴,进行全链路的整治。需要公安等职能部门加大打击,也需要平台协同发力。比如电商平台严格禁止非法设备销售,一些视频监控云平台同样应该提升安全防护力度,为网络摄像头建立更难以破解的技术防火墙。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