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大学生“社恐”问题蔓延 须高度重视与疏解
今天的头条我们来关注一个网络热词:“社恐”。社恐是社交恐惧的简称,有很多年轻人在网上描述自己的“社恐”症状,比如:食堂打饭,不敢和阿姨说自己想多要一点;同学聚会,选择坐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如果有人提到自己,会尴尬地脚趾扣地;发言前需要做心理建设,如果预判会冷场,就一句话都不说;路上遇到认识的人,总是想办法眼神回避,甚至绕道而行……近日,有媒体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社恐。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社交恐惧又应该如何面对呢?来看记者调查。
街采:你有“社恐”吗?
大学生:稍微有一点吧。
大学生:我有一点社恐。
大学生:我社恐啊。
记者:比如说呢?
大学生:比如,我不太喜欢人多的环境。
大学生:因为可能不太会讲话之类的。
采访中谈及“社交恐惧”,好像问到了不少大学生的心坎,大家纷纷表示或多或少都有“社恐”,甚至有的同学也曾经对自己的“社恐”进行过自我分析。
大学生:这是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意识到的一种东西,就是面对,可能熟人就会好很多,陌生人的话,就是可能看都不会看他一眼。
大学生:大概初中吧,初中住宿之后我就觉得好像跟陌生人主动搭话有点不习惯,在上高中的时候,听说有社恐这个词,我想这挺符合我的这个性格的。
虽然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自己有“社恐”,但也有不少人坦言,在不同的情境下自己又会成为“社交牛人”,并且“社交恐惧”和“社交牛人”模式可以随时切换。
大学生:我如果旁边没熟人,就我一个人面对陌生人,我还挺自信的,有熟人我反而就有社恐。
(为什么呢?)大学生:我也不知道。就是有熟人在的话 我感觉,因为我的个性嘛,在我熟人眼里是知道了的,然后我这时候在面对陌生人表现得不社恐,反而觉得不自在,说不清。
大学生:大家都是“社杂”吧,在熟人面前是社交牛,然后在生人面前是社恐。
超八成大学生自认“社恐”
媒体调查结果显示,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0%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0.6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也有12.2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社恐”。调查中学生们表示,在人多的场合说话、和陌生人交流、找别人帮忙、或刚到一个新环境等都是更容易“社恐”的场景;而他们“社恐”的原因主要是害怕自己说错话让场面变得尴尬,或害怕自己无法融入群体、不自在等。
“社恐”并非临床意义的社交恐惧症
对此,心理专家表示,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障碍,临床上可以从“因、度、时”三方面去诊断;而当下一些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社恐”并非临床意义的社交恐惧症。
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 张驰:临床上具有诊断标准 第一个叫原因,原因看起来他不那么强烈,他的反应特别强烈,社交恐惧症他有强烈痛苦感,他的程度超越了我们常规看到的 比方说有时候还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症状,比方出汗、手抖、尿急。“时”就是持续时间很长,他不是今天我不愿意交往,他是一直是那种痛苦感是很强烈地伴随着。
“社恐”的形成受多方因素影响
张驰表示,当今大学生口中的“社恐”更多是用来形容自身对主动交友的低意愿、低控制感和低自我效能感。究其成因,既有时代因素,也有早期成长中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
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 张驰:昨天我见了一个学生,他说他们高中中午时间只有二十几分钟,就是吃饭、睡觉必须马上完成,他没有时间去交往。另外还有一个社交媒体,我们现在孩子是原住民,他们的交往全部在媒体上社交,他不在现实中社交。人际关系当中最难的事情是控制,他控制不了,但手机可以控制,我不想要你,删掉。
摆脱“社恐” 需要家庭 学校 社会多方发力
对于学生们所谓的“社恐”,张弛表示,如果想摆脱它,需从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发力,各阶段学校应更多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和社交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们勇敢交往,勇于说话,这是非常关键的生活技能。也可开展相关情商教育和社会交往课程,尤其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各项情商礼仪教育应提上课程。对于年轻人,如果“社恐”不影响生活,也不用过分在意。
新闻观察:大学生“社恐”问题蔓延 须高度重视与疏解
超过八成以上的大学生在受访中表示自己存在社交恐惧,如此高比例的社交恐惧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与解决?听听你的观察?
首先,我们要明确,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它的表现是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那么,对于这次媒体调查的数据,我想超八成以上大学生自认为存在社交恐惧,这里主要描述应该是很多大学生在社交方面会感到压力或是焦虑,与医生确诊真正患上社交恐惧症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如此高比例的社交焦虑,其实还是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知道,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缺少正常的社会交往,一方面社交焦虑的症状可能会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又可能会诱发其他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高度的重视,积极采取疏解措施,改善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交能力。2018年,教育部就出台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就明确要通过教育、宣传、咨询、预防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想对于社交恐惧的预防与干预应该成为其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再一个我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的社交恐惧蔓延,并不是因为他到了大学才出现的,追根溯源,我认为,很多大学生在孩童时代,长期被学业的要求、被父母的保护所包围,其实本身在正常的社会交往方面就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当这样的先天不足进入大学时代,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减轻了学业的负担,他们独自面对社会的时候,问题就会比较直接的暴露出来。因此,我想关于包括社交正常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阶段就应该进行关注和教育。这样的措施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值得点赞的是,现在推行的双减政策,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我们应该借这个机会给孩子认真上好“社会交往”这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