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特区同行:文明篇(二):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厦视新闻 2021-10-27 19:19:25

2021-10-27 19:19:25

  一直以来,许多厦门市民都热衷公益。早在1993年,我市就成立了第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如今,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早已成为众多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特区同行》系列报道,27日一起来关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历程。

  1993.12.26《厦视新闻》:“观众朋友,首批参与厦门市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团员青年们今天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活动”

  自1993年,厦门成立第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之后,各志愿服务组织陆续发展,蓝天救援队、义务导游志愿服务队、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等民间志愿服务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实名注册志愿者超86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50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超过8万个。

  志愿者 蓝永生:请稍等,让车过,对面车子请走。

  上午七点多,正是学生们的入校时间,双向只有两车道的古楼路开启了一天当中的繁忙时刻。在车流中引导学生和车辆有序通行的志愿者叫蓝永生,只要是工作日,他都会在7点20分之前到位,为前埔南区小学和第一幼儿园前埔分园孩子们的上学之路保驾护航。

  志愿者 蓝永生:我最早是2010年开始就在这边做志愿服务,当时我就跟社区党委说,这边车辆早上很多,大家都赶着上班,上学的孩子很多,对孩子不安全,所以当时社区党委很支持我。我们在这边服务的目的只有两条,一条是保证上班族的车辆畅通,不堵车,第二个就是保证孩子的安全。

  今年年过七旬的蓝永生,2004年退休后,并没有在家里安享退休生活,而是走上街头巷尾当起了志愿者。在老人的荣誉柜里,摆满了各种奖状和奖杯,还有一封来自轮渡公司的感谢信,里面写道“您在过去播下的种子,现已长成绿树,未来还有更多的市民游客可以享受这份庇荫。”2012年,蓝永生和其他两位义工在轮渡广场服务点开展零钱兑换、开水供应、公交线路查询等志愿服务,人称“铁三角”,这些年,原先小小的志愿服务点延伸到了鼓浪屿和邮轮码头,志愿服务的形式也丰富了许多。

  志愿者 蓝永生:2017年,正好金砖会晤在厦门举行,也是我们轮渡服务点的转型,有些传统的服务项目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我们就千方百计寻找新的服务项目,比如(搭乘市民航线)社保卡查询。

  在蓝永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市民群众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当中。

  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家委会委员 王金龙:我个人是2007年加入市中心血站志愿者,2017年小孩在这边读书的时候我就申请加入了义工队。交通安全不仅仅是靠蓝爷爷一个人,需要更多人来参与,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来参与,带动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

  如今,热衷志愿服务、积极践行文明生活理念的厦门市民,早已成为厦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在公交车上让座到礼让斑马线、从洁净家园到关爱“空巢”老人,一抹抹志愿红,烘托出城市文明的温暖底色。厦门不仅有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文明风尚,更有礼遇志愿者的浓厚氛围。从为志愿者投保,到《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正式施行,确立每年3月5日为厦门市志愿者日,一系列举措推进了我市志愿服务法治化进程,也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