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破解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难题 需要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
关注“托育难”问题
今天(26日)的新闻头条我们来关注“托育难”的话题。生了娃没人带被迫辞职,怕没人带娃而放弃生二胎……,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家庭养育矛盾日益凸显,群众关于生养经济成本高、无人照看、影响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等主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围绕“托育难”话题展开了讨论。论坛上介绍,我国0至3岁婴幼儿入托率只有5%左右,托育难问题突出。
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超4700万 入托率仅5%左右
论坛上,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给出这样一组数据:目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过4700万,每年有高达1500万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在有0至3岁婴幼儿的家庭中,有托育服务需求的占30%,其中90%是2至3岁婴幼儿家庭,但0至3岁婴幼儿入托率只有5%左右。
我国托育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而即便是进了托育机构,也还要面临费用的问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介绍,在我国现有的托育机构中只有不到两成是公办和普惠的机构,其余大多数是民办机构。而民办机构为了保证运行,普遍价格较高。调查数据发现,能接受民办托育机构价格的家庭只有不到1/3。而与城市宝宝相比,农村贫困和留守儿童可能更为弱势,养育环境也相对更差。
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我国托育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承受着疫情带来的持续影响,长期看,还面临服务体系建设缺口较大、普惠机构高成本压力、人力资源瓶颈制约等挑战。
政策“组合拳”: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在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推动将托育服务有关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十四五”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而围绕托育难题,国家有关部门也打出了“政策组合拳”。
0至3岁是婴幼儿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国家卫健委 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服务供给体系建设。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意见出台一年多来,仅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有明确托育标识的企业,数量就相当于过去10年的3倍。
于学军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政策支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健康规划,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拓宽普惠托育供给,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并推进医育结合,加强综合监管。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也表示,正研究将0-3岁托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抵扣范围,探索建立育儿补贴制,减轻家庭育儿经济压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家政服务,优化产假育儿假制度,适当增加配偶护理假、家庭养育假等育儿假期。
厦门积极破解托育难题
如何破解托育难题,除了国家层面,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实践。厦门在这方面也出台了不少举措。今年8月,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就印发《厦门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在子女三周岁以下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与此同时,为解决双职工子女入托难,费用高等问题,我市正大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今年全市六个区都在建设普惠托育服务试点,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日间照护等服务。
出台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三周岁以下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育儿假。还鼓励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灵活安排职工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等,为职工照护婴幼儿创造便利条件。倡导一周岁以内婴幼儿在家庭中照护,女职工产假期满,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可以请哺乳假至婴儿满一周岁。到2025年,一周岁以内婴幼儿父母照护能力达到90%以上。
根据《实施方案》,今后,对厦门的爸爸妈妈们来说,说不定还可以带宝宝上班。《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企业补助、工会支持、企业福利费列支、成本核算等方式,支持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条件的还可向附近居民开放。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将“职工子女暑托班”的托管对象拓展至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护。也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利用现有资源或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开设托班招收3岁以下的婴幼儿。
今年全市六区都建设普惠托育服务试点
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今年10月20日,位于湖滨东路的思明早教湖东托育中心和湖里区的天地•嘉宝托育中心正式投用。这两个托育中心可提供135个托位。厦门市卫健委表示,今年,厦门在六个区各选取了一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作为普惠托育服务试点,这6家试点机构至少提供630个托位。目前,思明、湖里、同安、翔安的试点机构已经开业。这些试点机构将为家长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托育服务,同时综合考虑辖区居民收入水平、服务成本等因素,形成普惠托育服务价格,真正惠及市民群众。
【新闻观察:破解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难题 需要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
0-3岁托育难,到底有多难,这种难会造成那些影响?
刚才新闻当中提到,0-3岁托育缺口大,但是到底有多大呢,新闻提到中国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而发达国家这个数字比例是30~50%,缺口可想而知。
推动0-3岁托育机构建设,表面上看是减轻家庭的负担,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人口结构的优化,以及儿童的发展。
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直以来丰富的劳动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最近几年时间,我国人口出生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即便放开二孩政策了,总体的出生率也并不是很高。今年是全面放开二胎的第五年,过去几年时间,我国不论是人口出生率,还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一个很重要要的指标,总和生育率,也就是指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已跌破警戒线。生育意愿不高,除了经济成本、经济压力之外,很大的一部分就是无人照看,有些只能妻子辞职在家带孩子,降低了很多人的生孩意愿。
除了提高生育意愿,好的托育机构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利的,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岁以下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早教机构,但是价格昂贵,并且不具有托管功能,但是托幼服务不仅可以给孩子提供照看,而且也让孩子们可以一起玩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社交能力,也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针对托育难,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0-3岁托幼工作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有限。一方面因为由于各地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且教育部对3~6岁学前教育入园比例有明确要求,而对3岁以下托育没有比例要求,使得多数幼儿园取消托班,只招收3岁以上幼儿,以便完成考核评估指标。另外一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关于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总体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也不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对机构建设的要求更高,使得托育服务运营成本也较高,导致现有的民办机构生存压力较大。在缺少政府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降低了社会资本投资托育服务的积极性。所以0-3岁托幼机构建设,政府必须既要当裁判员,也要当运动员,既要有方向性的指导和规划,更要有切实的参与和规划,比如厦门在六个区选择的普惠性托幼机构,就是政府直接引导的一个案例。
托幼机构设置也应该更加多元,除了在现有幼儿园里开设托班,更应该设置一些“临近”的托幼机构。什么是临近,就是靠近家或者临近孩子熟悉的地方。小时候,很多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托儿所,其实不仅减轻员工负担,也有利于孩子成长,因为0-3托幼机构因为服务的孩子很小,在社区里、在父母单位里,对于孩子们来说,朋友们都比较熟悉、环境比较熟悉、小朋友父母也比较熟悉,更好适应,但是在这些地方,特别像在社区里设置机构需要相应的规范,政府应该在积极鼓励的同时,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和政策性扶持。另外未来也可以鼓励新的楼盘设置过程中,特别是达到一定规模的,应该提出配套托幼机构的硬性指标。
此外,学前教育是个很专业的领域,0-3岁的托幼更是需要专业人才,但是目前全国幼教人才缺口达到百万,随着0-3岁托幼推广,人才需求缺口会更加明显,特别是老师的德育培养,0-3岁的孩子处于人生敏感期,也是相对难看护的阶段,所以在进行机构设置、建设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培养。并且要提高幼教的待遇,让这个行业教师队伍更加稳定,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才能让祖国的花朵们在生命刚刚绽放的时候,感受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教育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