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城市历史记忆(三):建筑背后的岁月故事
老建筑如同一位位老人,默默地向世人讲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以及那些故事背后厚重的家国情怀。28日的“寻找城市历史记忆”,我们继续带您走进厦港片区,通过老建筑,挖掘其背后的城市记忆。
厦港街道民族路,一条充满烟火气息的街道边,一栋中西合璧的南熏楼总会在不经意间惊艳到游人的眼光。厦门老建筑专家曾道人说,这栋南熏楼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当时这栋楼临海空旷,楼顶还建设了一片空中花园,可以将鼓浪屿、九龙江出海口、蜂巢山、鸿山等尽收眼底,是厦港片区最高大、最漂亮的建筑。然而曾道人说,这栋楼的主人,直到去世都没能住进来。
厦门老建筑专家 曾道人:一个安南(越南)华侨叫谢画锦,经过中间人介绍,买了这三块地靠南边的部分,然后北边的部分是另外一个安南(越南)华侨曾建发买下了。他们买以后就委托同为老乡的,作为当时厦门华安建筑公司经理的骆马稳的人,开建这座大楼。1938年5月10日,日本侵占厦门,当时这个楼还没有建好。
日军入侵厦门后,很快就占领了处于制高点的南薰楼。当时,南熏楼刚刚整体结构落架,内部还没开始装修只能被迫停工。谢画锦、曾建发虽一直努力想返回厦门,却始终没能如愿,这栋他们倾尽全力想要建设的“故乡的家”,成了永久的遗憾。
八十多年过去,这座南熏楼却以另一个名字——“鹦哥楼”被老厦门人熟知,坊间传说是因为谢画锦喜欢养鹦鹉,所以楼顶上就雕刻了一只鹦鹉,而闽南语鹦鹉发音是“鹦哥”,所以厦门人就把这栋楼叫做“鹦哥楼“。但是曾道人拿出了谢画锦后人寄给他的老照片,告诉我们其实这个故事是个美丽的误传。
厦门老建筑专家 曾道人:你看这个老照片里,上面雕了两只老鹰,很漂亮的老鹰。作为厦门港最高的大楼,没找到第二个更高的三层五层楼,是最高的楼,所以老厦门人叫做鹰高楼。
无论是叫鹦哥楼还是鹰高楼,现在它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民族路上看着时代的风云变迁,也因为成了一家餐饮店,让更多人有了走进它的机会。
在厦港片区内还有不少百年古厝,最有代表性的是两座曾隔路相望的卢厝和蒋厝,其中年代更久的蒋厝已有200多年历史,曾经是岛内最宏伟的红砖厝,虽然现在只剩下了一半,但是依旧能感受到当年的恢弘。
马路对面的卢厝和蒋厝距离不过百米,是清末旅菲华侨卢安邦历时三年构筑的一座近代红砖民居精品。相传当年,这座大厝是卢家为了迎娶蒋厝女儿修建的,不过曾道人说,虽然这个传说有偏差,但是蒋卢联姻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和蒋厝相比,卢厝面积虽然不大,但工艺更加精细,内部设施也更加现代化。
卢厝第四代媳妇 陈亚美:我们闽南话叫“caotou”(点火头),就是通过一个大桶(气源)放在外面总体放一个地方,然后分到每个管道,每个房间就是房间里也有外面也有,到了晚上然后点一下整个灯就会亮起来,这样子照明。然后100年前,它就有了自来水管,也是用很大的桶 (水)放在上面,分到每个房间的水管都有。
如今,政府部门已经在为这些厦港片区老建筑量身打造保护方案,我们期待,这些历经时代沧桑的老人们,能老而不衰,继续向后人讲述那些老厦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