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人工智能进校园 要建立边界意识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近来,有关生成式AI工具进大学的话题,频频引发热议。有关调研数据显示,本科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辅助学习的频率较高,“经常使用”和“总是使用”者超过50%,有三到四成的本科生表示自己会直接复制AI生成的内容。
AI工具进大学 如何正确使用?:大学生作业普遍使用AI工具
对此,有老师直言,一些学生交来的原创作业“充满AI味,没有一点独立思考的痕迹”;也有老师指出,过度依赖没有个性和深度的AI工具,可能会损害珍贵的表达能力。大学生到底该如何正确使用AI工具?学校又该如何做好相关管理?我们一起来关注、探讨。
记者:平时会用AI来写作业吗?
大学生:会就是给它一些关键词,让它帮我写一些文案性的东西,然后自己再修改一下嘛。
大学生:一般的用在那种字数比较多的那种作业上,他们可能对思考的要求比较低,就用AI帮忙一下。
大学生:就是一般给它一个主题或者直接把材料扔给它,然后让它帮我生成一段话那种比较无聊的作业才会用。
大学生作业普遍使用AI工具
采访中,大学生们纷纷表示在学习中使用AI工具已经较为日常,特别是临近期末,有AI工具的帮助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也有同学坦言,如果完全依赖AI会让人变懒惰。
大学生:提高我的效率吧,因为专业性的东西它也做不了,它也做不太准确,所以比较深入的东西还得自己做。
大学生:让人会变得有点懒积极(影响)的话,能让我更好的处理太多的作业。
大学生:如果要是全都照抄那种,照搬的话肯定还是有负面影响吧。
教师:过度依赖AI 大学生或沦为知识“搬运工”
对于学生普遍使用AI工具,有教师坦言,AI代劳过多确实会出现数据来源不权威等问题,不管是读书报告、小组作业还是课程论文,都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思维能力。 完全“外包”给AI工具,一时是省心了,却让自己错失了宝贵的知识探索、思维碰撞的过程。
电话采访 北京某高校教师:AI可以作为工具间接协助提升作业和论文的产出效率,但是不可以直接简单的。就是利用AI直接产出作业和论文特别是在学习阶段,如果过度地依赖AI,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培养。
与此同时,不少教师也表示,人人都拥抱新技术的时代,教师也会使用AI工具,但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将AI工具作为学术“小助手”,使其代劳一些前期准备和重复性工作,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话采访 新疆某高校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应该增强学生对于现有的网上的一些观点的思考质疑,以及探索的这个欲望在学生作业的布置中,老师更是应该增加过程性的思辨性的环节。面对AI这么方便,在学生当中日益普及的程度,应该在作业当中融入时代和产业的背景,通过创新这种作业布置的方式防止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
AI工具进大学 如何正确使用?:国内多所高校探索AI技术的应用边界
AI技术的快速进步,无疑为大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助手。无论是论文润色、数据分析还是创意构思,AI都能在短时间内提供高质量的辅助。ChatGPT向公众开放的两周年以来,拥抱AI工具已成为趋势,不少研究人员、高校学生开始习惯用各类大模型来协助他们完成论文润色、编写分析数据代码和制图。但AI的广泛使用也引发了教师和院校的深切担忧。为此,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相关管理措施。
专家表示,对于AI工具在高校的应用关键要把握好度,让AI真正赋能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李芒: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它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帮助学生纵向提升,又能够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条就是在制度上要加强学校的管理,用行政手段来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二个就是要继续地深入地研发真正有效的,能够发现学生在什么地方,在多大篇幅使用了人工智能,这个从某一方面也是对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学生的一种挽救,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开始探索AI技术的应用边界,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措施。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就明确:学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时,需对相关内容进行标红,且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复旦大学发布的《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也提出“六个禁止”,比如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等。
新闻观察:人工智能进校园 要建立边界意识
今天的新闻观察员是许晓露。人工智能浪潮的来袭,技术更迭给教育带来新形式、新方法、新样态,也带来了新思考、新挑战。对此,你有怎样的观察?
从刚才的新闻中看到,大学生们熟练地使用AI工具完成作业,但教育系统或者高校本身,没有明确的规范规定或条文约束,因此出现了学生与人工智能合作的模糊地带。学生们用得小心翼翼甚至有种负罪感,既享受AI高效完成作业给自己带来的轻松,又担心痕迹过重影响老师对作业的判分;老师们自然是抵挡不住席卷而来的人工智能潮流,但对于学生学习的质量、深度及严谨性也表现出了担忧。这就是缺乏边界的导致的。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在高等教育系统构建学生与人工智能共同生活和学习的未来图景,一方面让学生看到人机协同工作的潜力,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对原创性工作的评价方法。
目前,放眼全球,并没有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改革的“标准答案”。在美国,有少数高校已经开始探索。例如,明尼苏达大学将人工智能嵌入教学课程的程度分成了3个层次,即允许使用、有思考地使用、禁止使用。教师需要在教学大纲中加以明确,并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人工智能。其实,顶尖大学需要对新技术保持着较高的敏锐度和探索精神。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国内顶尖高校,在人工智能融入教学的新赛道上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应对之策。
但在边界建立完善之前,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的价值观,这也是一道心理及道德观念上的边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仅仅完成了表层学习,这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未来,我们希望实现人工智能赋能人类的深度学习,不断突破认知的局限,实现能力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