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焕新”与时俱进 不忘初心

厦视直播室 2024-09-03 09:46:25

2024-09-03 09:46:25

开学啦!新学期新变化:主题新校区迎接一年级“小萌新”

9月2日是开学日,我市中小学生正式回归校园。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各学校纷纷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新学期的第一课有什么不同?孩子们有哪些收获和期待呢?一起去看看。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翔安区金海第三实验小学的新校区,迎来第一批一年级的“小萌新”。学生们跟随教官和老师学习校内行为规范,包括如何课前准备、出操、排队等等。为了迎接新同学,学校在开学典礼上特意准备了“银河拱门”,孩子们在星星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贴在帆船上,仪式感“拉满”。

为了让新生尽快融入校园环境,学校还将很多角落设计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样子。

翔安区金海第三实验小学校长 李志平:我们所有规划和设计的环境更贴近孩子,规划了体育馆、图书馆,然后学生活动中心。一切都是围绕着我们的理念,构建了一个宇宙、星空、海洋的这样一种环境文化。

开学第一天,槟榔小学则以“逐梦星辰 智创未来”为主题,开启了为期4个月的科学节序幕。

螺旋桨如何让飞机起飞?回形针在磁电的影响下为什么能跳舞?厦门科技馆的实验设备被搬进校园。在孩子们的尝试探索下,一个个物理原理揭开了神秘面纱。围绕航空航天主题,新学期,槟榔小学将在各年段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槟榔小学科学教研组组长 张佩佩:比如一到二年级,他们就将目光放到我们生活当中的纸飞机和竹蜻蜓。三到四年级,他们就将去动手制作一些飞机模型和月球车的模型。五到六年级,去遥望太空、探索空间站,激发学生对于太空探索的热情。

新学期,我市各校不仅给科学教育做“加法”,还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创新劳动教育。在龙湫亭实验学校,老师们把“育种工厂”搬到校园里。恒温育苗室、自动水循环系统、实时数据监测系统,在这个小型的智慧农场,孩子们忙着播种、移苗、施肥,参与植物培育的全过程。

龙湫亭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 夏争裕:这学期,我其实是想探究一下生菜的整个生长过程,生菜它生长周期是比较短的,只要90天就可以成熟了。

利用信息技术,新学期,学校的劳动课将变得更加“聪明”。通过项目式探索,孩子们带着问题学习研究,还结合物理、生物、地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内容,推动学科融合教育。

龙湫亭实验学校教师 汪静:打算把中小学的所有教学都融在一起,利用我们的智能设备,通过远程的控制,做成3D的实验室,对于学生课堂上的教学有更好的促进。

开学啦!新学期新变化:教材“焕新” 选材丰富编排科学

新学期、新气象,这个学期不仅有许多新校园,教材也发生了新变化。

历时两年多的修订,从新学期开始,孩子们将开始学习2024人教版的新教材了。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更多强调综合利用和生活实际。在金尚中学初一12班,学生们正拿着最新的英语书上课,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课本上虚拟情景越来越少,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也更贴合当下的时代背景,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也强化了生活中的使用。

金尚中学教务处主任 刁长羽:增加学生的思维的提升,然后把一些非真实的一些情境,和虚拟的情境逐渐地减少,然后用真实的情境来代替这种虚拟的情境,所以它更具有实践的意义。

老师们介绍,新版教材在保持总体容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选材更丰富,编排更科学。在初一年级上册的课本中,删减了三篇外国作品,新增了于漪的《往事依依》、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陈毅的《梅岭三章》等课文。历史课本中,不仅呈现了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还在初一年级上册中增加了我国良渚古城、牛河梁遗址等代表性的考古成果。另外,这次教材焕新,也更加强调了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在每个单元的学习后,新增了综合与实践板块。

金尚中学教务处主任 刁长羽: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能够联系到生活当中,跟其它学科相融合,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本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向核心素养靠拢,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年级的教材整体结构编排有了新变化,从整体容量上来说,一年级上册的课文从14篇减少到10篇,识字课从10课缩减至8课,识字量从300字调整至280字,教材难度降低了,此外,拼音学习时间也延长了。

按照教育部的安排,今年秋季开学,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小学一年级、初一学生的所有科目,以及其它年级的新开课程,比如三年级的英语、初二的物理和初三的化学都会使用新版教材。

【新闻观察:“焕新”与时俱进 不忘初心】

从新教材到新的教育方法,再到新政策,这些新的变化将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接下来的新闻观察环节,我们请到新闻观察员周国伟,来对此进行观察和分析。

从刚才的新闻里,我看到了两种“焕新”,一个是教材的焕新,一个是教育方法的焕新。教材内容的焕新,我觉得是一种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当代的小学生有他们不同于任何一个过往时代的独立成长环境,所以教材用更贴近他们成长过程,更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内容来做焕新,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也应该持续更新的事情。另一个方面是教育方法的焕新,从刚才的新闻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衔接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没少花心思的,他们用更多观察体验类的教育方式来充实了单一的课本教学。而这样的方式,恰恰能更好地让处于幼小教育衔接阶段的孩子们去理解和接受。毕竟,我们教育的初心就是一切为了孩子,要让孩子们觉得更好更易于进入到这个体系中去,这才是最好的焕新。

另一个我觉得需要聊聊的点是教育的优化。我们都知道,我们持续做的一件事就是在不同的时期都选择时下最适合的内容来做教材。而除了教材的优化,在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参与属性,教育的家校社法等多元配合度等等方面,我们都在不断地做着优化和有益尝试。我觉得在未来的教育细节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重视多维思考,比如孩子们在意的趣味性、故事性,家长们关注的安全性、成长性,社会所注重的综合性、稳定性,以及法治特殊关注的部分等等,我觉得我们要学会用多维的眼光去综合评估,在以孩子为本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活性,更重视对孩子天性的开发,也关注到孩子心理健康,以及避免出现校园霸凌等特殊情况,只有在全面注意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不仅仅是那些阳光下让我们欣喜的地方,也包括那些可能还没有被我们注意到的角落,我们需要让孩子在充分的阳光和养料下茁壮成长。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