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多重因素助长线上购物“短斤少两”歪风

厦视直播室 2024-08-29 21:31:11

2024-08-29 21:31:11

关注网购商品“短斤少两”现象

在一般消费者印象中,短斤少两现象较多地出现在菜市场。但是近两年,在网购中,类似短斤少两的缩水事件,是越来越多了,商家们有的明目张胆短斤缺两,有的偷换概念,将包装重量算在“净含量”里,导致消费者收到商品后发现实际重量与标注严重不符。那么,碰到这种现象,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网购平台短斤少两又该如何治理?我们先来看几起相关的案例。

生鲜蔬果、零食成重灾区 缩水竟超40%

今年5月,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网购了知名零食品牌卫龙旗下的魔芋爽麻辣素毛肚,吃的时候发现有一包非常少,怀疑存在短斤少两的情况。包装上虽然标注了净含量为15克,实际称重却发现,有两小袋的实际分量少于标注克重,分别为8.9克和12.6克,而且这都还是带了包装袋的合计重量。事发后,该网友拨打了卫龙品牌的客服热线。

在联系厂商寻求解决办法无果后,网友将称重视频发布至网上,并引发热议。

消费者 郑女士:我觉得它这个就是(要)诚信经营嘛,它(包装上面)写的是15克,我觉得就是应该去按照这个来做呀,而且我觉得消费者很多应该都不会去核算吧,我觉得它就是损害了大家相互的信任。

消费者 冯女士:这就是欺骗消费者的感情,商家这种就是不良的行为。

迫于舆论压力,5月23日,河南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在其官方账号发布致歉信,针对15g魔芋爽存在克重不足的情况表达歉意,并表示已经与相关消费者积极取得联系并依照相关规定妥善解决,同时在内部立即展开产品生产、品质检测等自查工作。

8T硬盘到手只有80G 退货容易退款难

除了零食,生鲜蔬果也是网购商品“短斤少两”的重灾区。前段时间有一名消费者在网上买菜后发现,平台上显示为600克重的胡萝卜,实际到手只有350克,缩水超过40%。

不仅食品容易短斤缺两,棉签、纸巾甚至是电子产品等都可能出现分量不足。前两年,浙江台州一名女生网购了一盒500根的棉签,突发奇想一数,结果发现少了88根,直接缩水17.6%

消费者 随便搜索了一家,看见它比较便宜就下单了,买了一盒500根的,数过之后发现还差88根。

今年4月中旬,重庆的邵先生在网购平台,看中了一款容量标注为8T的移动硬盘,随即支付现金259元进行了购买。货到当天,邵先生在使用过程中很快发现了问题。

消费者 邵先生:因为存在移动硬盘的文件我要百度网盘备份,备份过程中我就发现,移动硬盘只有80G。

1T约等于1024G,8T就应该是8192G,标注为8T的移动硬盘,实际存储容量只有80G,连零头都不到好,相差太过悬殊。大吃一惊的邵先生立马联系商家。商家称应该是仓库发错货,但却没了下文。邵先生便按照京东平台的规定选择了7天无理由退货。但是,货是退掉了,但邵先生却一直没有收到退款,最后连商家也联系不上了,邵先生只好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259元买8T硬盘,其实这个价格有点不合常理,提醒,消费者还是要有合理的价格思维,低价到离谱的商品一般都是套路。因为靠低价吸引消费者的商家为了保证盈利,一般会施以各种“套路”。今年3月,有测评博主就发布视频称,网购的100件坚果、干货、零食产品逐一称重发现有70件商品缺斤少两,其中被干燥剂、包装袋“偷走”重量的占多数。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也显示,网络购物缺斤少两时有发生,除了商品重量、数量不足,与实际不符外,连网购电视机的尺寸都能缩水。

关注网购商品“短斤少两”现象

那么,针对这种乱象,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各方责任又该如何厘清呢?我们接着来看。

律师:善后有法可依 涉嫌欺诈可要求增加赔偿

律师介绍,网购商品短斤少两,商家违背诚信经营原则。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或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方面,应当积极负责修理、更换、退货;另一方面,应当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电话采访 上海中联(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祖军:根据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它的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因此 如果消费者发现了商家的产品,存在缺斤少两的问题,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反馈以寻求帮助,也可以要求商家退换或者赔偿损失。

另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平台坐视不管 维权大多仅退差价

专家指出,在多起短斤少两的案例中,平台以“生鲜产品不售后”等为由,拒绝消费者的维权申请,或仅对商家用退差价等方式处理,未进行实质性处罚,导致部分商家有恃无恐。这凸显了平台坐视不管的问题严重。

中消协:加大抽查强化处罚 推行信用评价体系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网购商品短斤少两问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消费者若无一定生活经验,或收货后不进行称重、检查、核验,很难发现相关问题。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加大对网络销售商品短斤少两问题的抽查和监管力度。此外,网购平台应建立健全商户管理制度。首先,网购平台应当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增强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审核,定期检查商品描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网购平台需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更为严格的惩罚机制,以威慑潜在的违规行为,及时惩处或清退违规商家,并完善商家信誉评价体系。此外,网购平台还应当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和推广使用电子秤等设备进行商品重量验证的技术解决方案,降低消费者维权难度。

新闻观察:多重因素助长线上购物“短斤少两”歪风

这种消费乱象你怎么看?

多重因素助长线上购物“短斤少两”歪风

刚才新闻中我们看到,当消费者怀疑商家缺斤少两的时候,商家的反应居然是“你不是普通消费者吧”。难道消费者最普通的权利都要被质疑了吗?这也侧面说明,如今一些电商卖家已经把缺斤少两当成习以为常。而且,如今电商卖家缺斤少两几乎是零成本,因为即便被消费者发现了,也就是退差价,对于商家来说并没有损失,再加上网购产品出现缺斤少两取证难,发现概率不高,种种因素助长了短斤少两的这股歪风。

在呼吁基础上 谁来牵头解决问题?

目前来看,网购产品缺斤少两大部分集中在数量较多、单价不高的产品,商家抓住了消费者核实麻烦的心态钻空子。如果不是这些所谓有些“较真”的消费者去核实,这股歪风可能会变本加厉,所以我们需要这样“较真”的消费者。有了这些发现问题的消费者后,问题怎么解决?谁来解决?是当务之急。

我们现在看到消费者协会提出了问题并呼吁解决,可是仅仅依靠呼吁真的够吗?如何提高商家违法成本,怎么建立平台监管机制?谁来牵头做这些事,我们似乎还没有看到头绪。线上购物和线下购物差异大,要解决线上购物缺斤少两的问题,不是一个公平秤就能解决的,需要系统性完善。我们现在最期待的是,监管部门或者行业、企业有人能站出来实实在在牵头推动解决这个事,而不是大家都默不作声。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