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守护,工地为鸟儿“生娃”按下暂停键
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一直是厦门城市环境的标配。这样的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儿“到访”和“定居”。今天是8月15日,也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先去了解一个暖心守护的故事。守护的对象,正是城市上空的这些鸟儿们。
眼前这片工地,是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去年3月开工。这个工程是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通过环保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杏林湾水质不稳定的问题。但是这个项目的部分施工,却在上个月按下了“暂停键”,而停工的原因是因为一群在这里生产的白额燕鸥。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施工项目部质量副经理 夏奇勋:在7月1日的时候,收到他们集美区一位鸟类观察员反馈,然后他跟我们讲,在施工的沙洲上面,有白额燕鸥的小鸟已经孵化出来了,刚好我们那边有个抽沙船,在那里进行一个抽沙灌袋,然后我就带着他们到现场看了一下,现场就是很震撼,心里很治愈的感觉,当时我这边就跟他们说了,马上停工。
当时,在那片500平方米左右的沙洲上,大概有100多个鸟蛋,60多只白额燕鸥幼鸟,已经俨然成为了白额燕鸥的一处“产房”。之后,为鸟儿停工的指令,得到了业主方集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的支持,同时他们还邀请了多名鸟类专家,共同商讨后续保护事宜。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施工项目部质量副经理 夏奇勋:当时我们主要采取措施就是保留那一块,,因为那个沙洲我们是一个临时的堆场,相当于我们原材料堆在那,把白额燕鸥引进来了,其实我们真的是造成很大影响,我们那一块围堰它就断了,本来我们有两个工作面的,现在我们那个工作面全部就停了。
许绿翎,是厦门市观鸟协会的成员,经常会到杏林湾一带观鸟。她告诉我们,白额燕鸥是夏候鸟,繁殖期是5月到7月。它们通常选择在湖泊岛屿、沙质滩地或荒漠中繁育,孵化期大概是25天左右,幼鸟可以独立觅食后就会飞走。虽然观鸟爱好者每年都能在厦门观测到这种鸟,但像今年这么集中繁衍的景象,还是比较少见的。
厦门市观鸟协会成员,许绿翎:一开始我们有担心影响鸟儿,后来看看好像没多大影响,我觉得他们做这个很及时,很好,等于是保障了鸟儿正常繁殖,让这些小鸟长大。
记者了解到,停工期间,施工方采取交替施工的方式,先侧重其他区域的作业,没有对工程进度造成大的影响。目前,白额燕鸥的成鸟和幼鸟正在陆续飞走,按下“暂停键”的作业区域,很快也可以重新开工了。
作为一座生态花园之城,鸟类是厦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厦门在保护鸟类多样性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据厦门市观鸟协会统计,截至2023年底,在厦门记录到的鸟类达到了448种,占全国鸟种数的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