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扩大共济范围 让参保人更有获得感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我国有超13亿人参加医保,可以说医保政策的调整几乎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昨天,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那么这一参保长效机制有哪些“硬举措”?将给参保人带来哪些“医保红利”?一起来了解。
进一步放开放宽参保户籍限制
意见提出,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在常住地参加居民医保;超大城市要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鼓励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此外,在现行政策下,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医保,也可以参加居民医保。
(新华)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绝大部分城市已经取消了参保的户籍限制,群众持居住证或者满足一定年限以后就可以在常住地参保。目前只有极少数的超大城市还没有放开。
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
根据意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还进一步扩展,职工医保个账共济范围扩展到近亲属,即从此前的配偶、父母、子女拓展到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同时推动共济地域逐步扩大,探索跨省个账家庭共济。
居民医保连续参保人员提高大病保险封顶线
意见明确,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每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1000元。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长樊卫东介绍,如果中断参保,前期连续参保积累的年限自动清零,再参保时,年限需要重新计算。前期积累的奖励额度继续保留。
在完善待遇政策方面,意见明确,有条件的地区可将居民医保年度新增筹资的一定比例用于加强门诊保障。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郭阳介绍,自从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立以来,财政补助一直占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60%以上,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
基金零报销有激励
意见提出,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居民发生大病报销并使用奖励额度后,前期积累的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根据意见,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原则上每次提高限额均不低于1000元,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樊卫东举例说解释,如果一个地区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是40万元,那么激励机制“奖励”后可以提高8万元,即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累计是48万元。
我国首个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正式公布
此次医保新政,除了刚刚新闻提到的“两个放开放宽”和“两个激励机制”,还有“两个等待期”的变化值得关注,我们接着来看。
设置固定和变动待遇等待期
意见对断缴人员再参保设置待遇等待期,即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意见明确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原则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此外,参保人员可通过缴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缴纳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需要注意的是,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以后的变动等待期不少于3个月,加上原有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仍需至少等待6个月。
(中新)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长 樊卫东:待遇等待期间不能享受医保报销。因此,为维护个人医保权益,建议每个人都积极按时参保缴费。
提供便捷化参保缴费等服务
意见提出,推动落实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会保障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集成化办理,简化手续,优化流程,促进监护人为新生儿在出生当年参保。国家税务总局社会保险费司司长郑文敏表示,将在实现医保申报、缴费等基本事项全面线上办理的基础上,把银行扣款协议签订、个人缴费信息查询等关联事项纳入“网上办”“线上办”。为更加方便参保人员就近享受医疗服务,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文提出,2024年年底前,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都将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实现医保服务“村村通”,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新闻观察:扩大共济范围 让参保人更有获得感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熊伟,在这次新政中,你最关注哪些领域?你有哪些解读?
我最关注的首先是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如今,不少年轻人在大城市缴纳医保,可能基数高、账户余额多但实际使用却不多。相比之下可能他们的家属尤其是老年人,在异地小城市参保的基数不高、余额不多但使用需求却比较高,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如今共济范围扩大,并且还有可能打破更多地域限制,这对于参保人来说很有现实意义,能够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同时也提升了医保个人资金的使用效率。
另外,我关注的是进一步放开了户籍限制。多年前居民参加医保基本都是与户籍挂钩,但这些年跨区域流动人口增多,户籍跟不上人员流动,这无形中就是一堵墙。其实近些年在参保层面户籍限制已经有一些放宽措施,但在一些超特大城市中,灵活就业人员尤其是他们的随迁子女参保还是有一些限制,这次我们看到这样的壁垒不断被削弱,一方面提升了医保覆盖率,同时折射出了“公共服务随人走”的理念在不断深入。
不过,在取消这些壁垒后,还需要相关配套服务跟上脚步,比如常住人口登记信息的完善,或者医保关系转移手续的优化等等。一项措施的实施是需要相关的配套服务,才能真正受益于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设置的待遇等待期,我觉得也是要提醒大家,让大家更重视参保这件事。总体来说,这次的新政除了医保红利外,对于整个医保管理体系来说,也是一次更加科学合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