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博士“合格出厂”愈发困难 有内因也有外因
今天的头条,我们聚焦高校里的博士生。说起博士生,一般人的印象里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基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可能成绩方面始终在同龄人中保持领先。但就是这样层层筛选出来的拔尖人才,如今也遇到了“能不能顺利毕业?”的烦恼。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博士生“延毕率”,就是“延迟或者延期毕业率”,超过了60%。
【博士生延迟毕业引关注:已成常态 一班40人只有个位数能如期毕业】
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博士生延迟毕业呢?我们先来看报道。
张同学是北京某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按照计划她应该在这个月毕业。但因为没有完成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张同学向学校申请了延期毕业,打算今年出国访学。
北京某高校博士研究生 张甄英:毕业首先它有一定的门槛,还要再考虑博士毕业之后,就业市场的一些条件,所以为了能够达到最后的那个比较理想的目标,大家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都会有一些“挣扎”,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是不会申请毕业的。
一般来说,博士生学制为3年或4年,直博生为5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介绍,他们学院的直博生平均在读为5.5年,已超过规定年限,延期的博士生超过半数。如今在高校内,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延期毕业似乎成为了读博的常态。这当中,还分为主动延期与被动延期两种,主动延期可能是因为学生有还在进行中的课题,或者中途换过课题耽误了时间,或者是本人想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等,但大部分博士生都属于被动延期,多为达不到相关文件或导师的毕业标准等原因。
博士研究生:一是要做导师的任务,二是要完成自己毕业的学术要求,所以各种任务夹杂在一起,就可能导致延毕(延期毕业)。
博士研究生:我听我师兄说,他们应该是一个班级70%都要延毕(延期毕业),比如说一个班应该是40多个人,按时毕业的就是个位数。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博士研究生延毕率2012年突破60%,到2018年已达64%。专家表示,博士延迟毕业既有盲目读博等主观原因,也有面临科研、经济等多重压力的客观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李健:现在我们对于博士生的毕业要求更加严格,体现我们对高质量的高端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高。大部分学生大概都需要4到5年完成学位,也就是说这个延期毕业是根据学校和教育部的要求,他(学生)是否达到这个标准才能够毕业。
然而,博士生修读年限并不可以无限期延长,根据不同学校的规定,最长年限在8年左右。这意味着,如果到年限还达不到毕业条件,将被取消博士生资格,或是转为硕士毕业。同时,“35岁门槛”是博士生最为担忧的问题之一,因为高校在招聘师资时大多要求35岁以下的博士。
另一方面,这几年我国出于“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博士生依然呈现逐年扩招的趋势,从2011年全国博士招生人数6.56万人,到2023年突破15万人。今年3月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介绍,2023年,我国在学博士生达到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而2023年,我国应届博士毕业生为7.52万人。
【博士生毕业难何解?部分高校采取“延长学制” “分流淘汰制”等措施】
那么,博士生延期毕业真的没有解决办法了吗?夹在延毕与扩招中间的高校,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呢,我们继续来看。
针对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不少高校选择延长学制的办法。厦门大学在《关于将我校博士生学制由三年延长为四年的说明》中表示,学校博士生准时毕业率偏低,学制改革势在必行。中国传媒大学自2021级起,将博士生基本学制由3年改为4年。上海体育大学从2024年起,博士生学制统一改为四年,达到相关要求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原则上不少于三年。
上海体育大学研究生处工作人员vs记者:第一年相关的课程稍微多一点,后面就做自己的成果跟论文。肯定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如果要是我4年毕不了业的话,可以延毕吗?8年,最多(延期到)8年。
与此同时,博士生扩招后大量求学者涌入,有的博士生“读了博,才发现自己不是读博的料”,有的则是为了逃避就业而读博,仍旧过着闲散的大学生活。为此,也有一些高校实施“博士分流淘汰制”。比如清华大学修订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提到,要“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有了退出机制,博士生就能够在阶段性考核时及时止损。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李健:(博士分流淘汰制)有利于为学生的整体发展考虑,及时降低他们的就学机会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从自己的职业和未来人生发展角度,做出更为合适和理性的权衡和考虑。
除了这些,高校还能做什么?一些专家认为,博士生毕业难根源在于招生和培养机制。目前,我国对攻读博士学位采取“宽进严出”的方式,“严把出口关”有利于保障博士生教育“含金量”,但“入口关”也应加强管理,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治理研究所副所长李澄锋则认为,鉴于导师指导的重要性,博士生培养机构有必要落实导师的责任,如对最低指导频率做出制度性要求,并考核导师指导工作量。其次,可探索建立联合指导机制,通过设立双导师或导师组的方式,提高指导质量。此外,提高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是关键。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李健:高校应建立相应的灵活机制,去更好促进和激励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给更多博士生更多科研工作的研究时间,更好地去激发他们的科学研究的潜能和潜力。
【新闻观察:博士“合格出厂”愈发困难 有内因也有外因】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胡兰兰,对于博士生延毕这一现象,你怎么看?
每年到了毕业季,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烦恼,高三学生要面临高考结果,本科以上的学生要面临论文答辩,到了博士这一层级,“合格出厂”顺利毕业仿佛变得更加困难了,“延毕”现象也就产生了。升学就像是攀登金字塔,随着学业难度越来越大,能拿到学位的学生就越来越少,这其实是一个还比较自然的现象。但是大家对于64%的博士毕业生延毕,还是觉得有点惊讶的。这些博士生所面临的甚至不再是延毕,而是被分流或者清退的现状。
以985院校吉林大学为例,他们就对于无法如期达到毕业要求的博士生发布过一个《实施方案》:中期考核和论文预答辩多次未通过的同学,将被吉林大学认定为“不宜继续培养者”,这类同学将被进行“分流”处理。分流的话可以由学生自行选择,是向较低一级分流,博士转为硕士,还是直接退出,学校也会尊重学生的意愿选择。至于延毕的原由,刚才新闻里也说了不少,但我认为除了这些学生们自身或主动或被动的原因之外,其实博导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博导对于博士生们的学习和毕业都起到非常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似乎很多高校对于博导的考核机制并不完善,师生间可能出现两种较为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博导把博士生当“廉价劳动力”,让学生为自己的考核任务打下手,并将学术之外的杂务交给学生;另一种是“完全放养”,博导忙于自己的科研而无暇顾及学生。所以我觉得毕竟博士生“延毕”,他们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刚下新闻里也讲到了,很多高校为了解决博士生延毕,想了不少办法,其中一个就是,延长学制,那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实行?
其实不止是中国,延毕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一大难题。很多高校,很多国家都在想办法缓解这一难题。荷兰近日正在推动的一项新规,可以说是一步狠招。新规计划自2026年开始,对延期毕业超过一年的学生处以高达3000欧元,也就是人民币2.35万元的罚款。回到国内,我觉得鉴于导师指导的重要性,博士生培养机构有必要落实导师的责任,比如对最低指导频率做出制度性要求,同时考核导师指导工作量。另外,是不是可以探索建立联合指导机制,通过设立双导师或导师组的方式,提高指导质量。针对毕业生反映的论文难发的问题,也有专家认为,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期刊生态,另一方面也要将毕业条件多元化,但这并不意味降低毕业要求。我觉得结合多个层面的考量,是不是就能更好地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出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