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以学生为中心 转专业应该更自由

厦视直播室 2024-06-11 21:00:35

2024-06-11 21:00:35

2024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过段时间,考生们将进入成绩查询及志愿填报阶段。为了做好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指导工作,全国多所高等院校近日召开了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其中,不少高校都对本科阶段“转专业”的政策进行了介绍。记者梳理发现,和以往的政策相比,如今,各大高校有关“转专业”方面的政策灵活度更高、可选择的次数更多,可以更充分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自由转专业”的背后体现了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哪些变化呢?新闻头条一起关注。

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24年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表示,自2024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全面放开转专业,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考量,充分尊重学生进校后的二次选择机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校本部和医学院也可以互转。除转专业外,学校还进一步打开专业限制,通过多渠道充分满足学生的学科修读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解释:“以往学校会对转出学生的学积分有一些限制,包括对于不及格的门次会做一些限制,导致有一些不符合转专业要求的同学无法转出。但现在,是全校放开,本部和医学院也是放开,给同学们一个更加开放和灵活的转出机会。转出是‘零门槛’,本质上来说,希望对于拔尖的同学是锦上添花,对于相对排名比较靠后的同学也是雪中送炭,能够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前景或者潜力。”

除上海交通大学,全国还有多所高校宣布了类似更加灵活的本科转专业政策。在武汉大学2024年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新闻发布会上,该校明确学院内转专业无限制、同一学部内尽量满足、不同学部间适度满足的原则,对原有转专业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学校明确,院内专业自由选,时间延长到大三下学期结束前,转出学院不受限制,学校也不控制申请转出人数,确保学生在学部内转学院时能够尽可能满足。

作为全国转专业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每年都有约1000人成功转专业。以2023年的招生介绍来说,该校在学生入校后有四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第一学期开学,学生可以自由申请参加各类实验班选拔;第一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第四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学科大类内转专业;到了大三年级,学生可第四次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此外,2023年5月,吉林大学宣布放开转专业限制,每人有12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已实行“零门槛100%自由转换专业”政策。

事实上,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时,都会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抱着“别管专业,先选好学校,专业可以进去了再转。”的想法。对此,官方是支持的,2005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提出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

尽管进校后再转专业早就被允许,然而一些高校都设置了较高的转专业门槛,让不少有心换专业的学生望而却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发布过一项调查,79.0%的受访者大学时想过转专业,其中只有16.2%的受访者成功转了专业,32.4%的受访者想过,尝试了没有成功。可见转专业的现实很骨感,那么此次多所高校公布的零门槛转出是否意味着高校“转专业”自由要来了呢?接下来我们进入观察环节。

【新闻观察:以学生为中心 转专业应该更自由】

对于大家关注的高校自由“转专业”,你觉得距离还有多远,我们还要突破哪些堵点和难点?

对于大学生来说,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确定了学生会在哪个领域接受高等教育,也意味这样的专业学习将可能伴随他的一生。那么过去,在没有二次选择权之前,学生的专业在高考时就已经锁定,无论学生喜欢还是不喜欢,他只能全盘接受。而实行转专业举措,就是要给学生新的选择机会,让他能够在进入大学之后,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社会的需求和趋势,确定自己学习的方向。我想转专业的目的就是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专业去耕耘、去拼搏。从这个角度来说,转专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零门槛、自由的。

那么,为什么在推行多年之后,转专业依旧有些转不动,我想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的大学专业设置还带有比较强烈的计划色彩,从专业的设定、学生的数量、资源的配置等等要素都是按照审批计划来设定的,实际的实施中,这更像是为专业配置学生,而不是为学生来选择专业。也恰恰因为这样结构性、系统性的弊端,导致我们的转专业出现难度偏大、门槛过高、覆盖有限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样的问题亟需做出改变,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专业的选择权和主导权,而这样的改变也正是推动我们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支点。这一段时间,我们也看到无论是建立新的高校、增加或是减少学校的专业设置都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我想这背后的底层逻辑也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社会所需、学有所成的高素质人才,只是这样的步伐,我们还可以迈得更大些、更快些。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