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难在跟上时代 跟进需求
健康是每个人的刚需,医疗则是最大的民生之一。近年来,厦门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关键小事”着手,不断从细微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少医疗服务的“微升级”让人眼前一亮。那么,这些升级后的医疗服务有哪些亮点?是通过什么手段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的?我们首先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感受一下智慧医疗如何让就医过程更舒心。
记者 张璐:把医保缴费窗口“搬进”手机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不少人在看病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忘带实体医保卡的情况,为了方便群众就医,思明区梧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线了“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参保的患者只需要在服务号的菜单栏里点击“移动支付”,就可以完成医保费用的结算。
市民 欧先生:开药结算现在非常方便,不用二次排队,直接用手机支付就可以了,节约大概二十分钟。
记者 张璐:为了解决群众看病、付费反复排队的问题,这里的诊室还上线了“刷脸结算”,参保的患者在医生看完病、开具完处方之后,就能通过终端设备刷脸核验身份,实现医保费用的结算,整个流程下来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
市民 陈女士:刷脸(结算)会更方便,脸(刷)一下就可以搞定了,就可以去拿药,还是比较方便的,对老年人还是比较友善的。
思明区梧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 李稳秀:下一步我们想要进一步开通在诊室里可以刷脸看病、刷脸开药,比如说患者想要看病又忘带医保卡,然后又没有手机(医保)电子凭证,他来了直接刷脸我们就能看了。
记者 张璐: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智慧医疗服务还有不少。其中,互联网医院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身后的这块电子屏上,就显示着市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后台数据,可以看到每个月的接诊量在6000人次左右。如何满足如此庞大的问诊需求量?医院的创新做法是采用“抢单模式”,通过将患者的问诊需求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共享订单池,和患者需求相匹配的医生都可以接单,通过这样的方式,平均问诊时间从原来的4个小时缩短到了1个小时以内。
市民 江女士:因为我是上班族,平时还得请假来医院非常不方便,现在有互联网医院就可以线上找医生续方问诊,节省了我很多时间。
记者 张璐:为了更好发挥“互联网+中医药”的特色服务优势,市中医院还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为群众进一步打通线上优质医疗资源的“绿色通道”,通过开通“云门诊”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看上北京的“专家号”,提高中医专科专病以及疑难疾病的诊疗水平。
市民 蔡女士:像以前比如说这边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就会建议我们去北京或者上海找专家,(开通“云门诊”)这样第一个省时、更方便。
市中医院客户服务部主任 李世勇:今年马上要(开通)的就是检验检查,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线上的医技检查开单,患者就可以先把单开好,预约好时间,当天过来就可以直接做,做完就可以直接就诊,治疗患者只需要跑一趟就能够解决他的基本需求。
【聚焦重点人群 提供精细化医疗服务】
在患者群体中,“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是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那么,如何从细微之处为重点人群提供精细化的医疗服务呢?我们再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我市医疗机构针对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都做了哪些服务升级。
记者 张璐:走进厦门老年大学的医务室,就能感觉这里有点特别,特别在哪呢?它同时还是鹭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近邻”医疗延伸点,除了开展常见病的诊疗之外,还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服务,为“银发学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老年大学学员 杨女士:减少了很多去外面买药的麻烦,直接来这里上了课,顺便就把药开了,我个人觉得特别方便,医务室提供的常用药,还有包括(就医)环境都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纪的人。
在老年大学,鹭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还会定期讲授刮痧疗法课程,指导“银发学员”运用刮痧的中医适宜技术,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老年大学学员 洪女士:(上刮痧课)收获还是蛮大的,上课老师是很专业的,实用性也是蛮强的,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也可以起到自我保健这样的作用。
思明区鹭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郑君圣:我们这个医务室主要是依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有全科诊室、中医科诊室、抢救处置室,我们会派全科医生和中医科医生来固定坐诊,满足老年学员的需要。
记者 张璐:不仅是老年群体,孕产妇以及新生儿也是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为了更好满足女性健康生育的需求,市妇幼保健院推出“稚爱病房”服务,为有流产、早产征兆的孕妈妈,提供舒心的养胎环境以及全方位的健康监测。
孕妇 黄女士:现在每天教我们按摩,(提供)健康指导,如果我们产妇心情比较紧张,(护理人员)会过来疏导我们,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安抚。
孕妇 郭女士:刚开始怀孕很不稳定,因为宫缩比较频繁,当时很怕保不住(胎儿),这边让我觉得很安心,(护理人员)每天都会询问各种情况。
除了采用宫颈环扎术、宫颈托放置等保胎措施,稚爱病房还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为保胎孕妇制定严密的早产预防、治疗计划,并开展产前产后的监测、随访;同时,依据保胎孕妇的特殊体质需求,辩证采用穴位贴敷、食疗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先兆流产和预防早产。此外,医院的产科还会联合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发育行为科以及儿童神经康复科,为在稚爱病房里出生的宝宝提供延伸服务,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 于威威:孩子(出生)后续的保障、体检,我们都可以延续下去,这样也可以解除宝妈们的后顾之忧,出院了,我们就会让她们加入稚爱病房的微信群,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微信群里提出来,我们在空余时间都会及时解答。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底,我市出台《厦门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分别达到8.2人、4.5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
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我市也在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帮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89个。去年,“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厦门市苏颂医院”等正式投入运行;“市妇幼保健院集美院区项目、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科研教学楼”也正加快建设,预计今年投入使用。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总投资大于2000万元的“医疗卫生在建项目”共15个,项目总投资约62.1亿元
而根据去年我市出台的《厦门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将分别达到4.5张、8.2人,而2022年底,这组数据分别为4.29张、8.06人,可以说,均将实现稳步提升。
【新闻观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难在跟上时代 跟进需求】
我们年年说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其实很多变化已经悄然发生了,你怎么看待这样一种微升级?
我觉得记者很巧妙地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微升级。为什么记者强调是微呢,是不是对我们的医疗卫生服务还有更高的期待呢?这本身就很有意思。在我的理解中,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服务,今天我们说厦门的医院推出手机支付服务、打造互联网医院都不是新生事物,针对全方位、全流程做到升级,那才是真正的服务升级。今天我们觉得服务提升很难,是因为服务在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比如你的服务可能满足得了70后80后,但是满足不了90后00后。年轻人天生就觉得网上买东西理所应当,买药是一样,买医院的服务也是一样。今天你医院没有线上购药,我也可以通过购物商城、外卖软件去买,那医院能给出什么样更好的服务?我想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比如网上卖中药的选择不多,那中医院不仅能提供质量更有保障的中药,还能提供代煎、代寄,同城配送,半天送达,这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再一个,线上问诊疫情期间就相当普及了,但是大家最头疼的就是接诊效率低,等到医生有空回复你了,几个小时过去了。所以现在厦门中医院就做了一个比较创新的抢单模式,医生谁有空谁更适配,谁先看,这样效率就提高了。但是对于网络生长的一代人来说,这还是有提升空间的,一间医院的问诊池还是有限,全市的医院都参与进来效率更高,只要医生有水平能看好病,我并不介意网络的那头他是哪家医院的。同样的,我们去医院很多时候最大的困扰是我这个病该看什么科,我要去找分诊台去问一问,互联网医院的分诊怎么做才更有高效,如何配置优秀的全科医生,我们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所以我说,只有全方位、全流程地让大家感觉到看病方便了,才是真的服务提升。
再一个,微升级也是升级。今天我们还在讲微创新、微改革,这些微其实也说明我们的服务我们的创新很难一蹴而就,我们可以一步步来,日拱一卒也是胜利,这是一种态度。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所有的改革、所有的服务的初心都是为了让人民满意,智慧医疗的重点是方便,我们看病更舒心了、服务更贴心了,但是我们更重要的还是能看上病、看得好病,甚至是不要得病,能够预防得病。我们更期待的是用微升级撬动大升级,让持续的微升级给我们带来医疗的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