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价格有升有降 在改革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厦视直播室 2024-04-06 22:12:32

2024-04-06 22:12:32

新闻头条我们来关注厦门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疗服务价格不仅关系到医疗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2021年,包括厦门在内的五个城市启动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截至目前,厦门已经顺利实施了2轮调价,探索出一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新机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来,我市实施了哪些创新举措?医生和患者都有什么不同体验?下面我们就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了解。

傅大伯今年75岁,前不久他出现了呼吸困难、走不动路等症状。来到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医生为他开了检查单,让他做个核磁共振检查, 明确病因 。结合既往病史和抽血、CT等检查结果,医生诊断傅大伯出现了心脏衰竭。由于发现及时,手术后, 傅大伯 恢复得不错。出院缴费时,傅大伯和家人发现,检查、检验的费用便宜了不少。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12日,厦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第二阶段落地执行,一大批医疗服务项目降价。像是核磁共振平扫的检查费用,就从原来的700元下降到了630,省了70元。傅大伯住院期间做的心血管CT、抽血等检查项目,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价,省下来的费用差不多有四五百元。

患者 傅瑞芳:检查的优惠,(可以让我)减少负担,(减少)很多了,我感觉很满意。

患者家属 叶文庆:要各种检查,也要复诊,其实这样加起来,也(省)很多了,能省一点是一点,我们剩下来的(钱),给老爷子回去补一下(身体)。

根据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厦门等五个城市从 2021年开始 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后,不少服务量较大的检查检验类项目,费用出现明显下降。像是尿沉渣定量价格从过去的20元下降到了16元,过去一年,厦门各医疗机构尿沉渣定量服务量74.5万人次,帮助患者节省医疗费用近300万元。

市民 吴先生:我今天发现给小孩做了一个CT和抽血,才交了几十块钱,我预想应该是一两百的。

市民 曲女士:复查从以前是300多元,现在降到了200多元左右,单次我们都会省100多元。

市民 卢女士: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讲,确实优惠了很多。

在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的手术室内,一例肾脏移植手术正在进行中。来自肾脏移植科、麻醉手术科等科室的7名医务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在这次改革中,我市强调 医疗服务价格 有“降”有“升”,对 肾脏移植手术这类 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但技术劳务价值高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涨价。过去,肾移植手术的医疗服务价格是9000元,现在提高到了11700,涨幅3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价格上涨不小,但因为医保报销的比例并没有改变,涨幅的大部分由医保基金支付。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党委书记 左正宏:医保价格的改革,更能激发我们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去改进自己的技术质量,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所以我相信对我们未来的器官移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这次改革还对急救、换药、注射及部分中医和儿科类项目的价格做了相应的上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刘华英:这一次的提高对我们医护人员,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种肯定,那这样子也会吸引更多的医护人员,从事儿科这个行业。

截至目前,厦门已顺利实施2轮调价 ,共调整1093项医疗服务价格。在这个过程中,以设备物耗占比为主的检查化验类项目降价了,让患者直接得到实惠;“含金量”高的医疗服务项目涨价了,正向激励引导着医院医生强内功硬本领。

市医疗保障局局长 花育明:社会上现在普遍有反映的一种现象,检查检验类过多,价格偏高,而且这方面的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所以我们为了防止有些医院做一些大检查、大治疗,我们就降低这方面的价格,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同时给医保基金的安全建一道防火墙,减下来的钱,用来保障到能够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的这些项目上,优化了我们的价格结构,促进了公立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

刚才的新闻中提到,自2021年启动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厦门已顺利实施2轮调价,共调整1093项医疗服务价格。其中,第一阶段改革以复杂型项目作为切入点,重点将手术类项目纳入报价范围,共调整573项医疗服务价格。第二阶段侧重优化提升,将长期处于历史价格低位的“急救、换药、注射”及部分“中医和儿科类项目”纳入调价范围,共调整520项医疗服务价格。

【厦门医疗服务价改新探索:价格形成医院从被动变参与者】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市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 除了财政投入外,主要靠“药品差价、医用耗材差价、和医疗服务费用”。近年来,随着“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集中带量采购”等措施落地见效,公立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收入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这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我市各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有“降”有“升”。那么,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后,对医院有哪些影响?这一系列的改革机制当中还有哪些亮点?我们继续来看。

根据市医疗保障局的报价规则,医疗机构需要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主动对项目进行筛选,价格得有升有降,而且升降总量绑定在了一起,调增总量越高,调降总量也越多。自我市启动改革试点以来,医院在上报复杂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情况前,都要举行论证会。论证会由各个临床科室抽调的医护人员,以及医保、收费专员和医务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 杨运刚:我们目前的价格,远远和我们医生的成本付出是不匹配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吴杨玲:我们想说提高大抢救的费用,能够充分体现我们临床的价值。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主任 汪建华:希望尊重我们影像科的劳动付出。

根据综合分数排名,最终形成一项比较合理的调价方案,上报医院管理层论证、审核。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医疗服务价格处副处长 叶喆喆:医院在报调增项目的同时,必须报调降项目,那么它整个调价方案才是有效的,通过这样的一个机制,能够更好地让医疗机构内部,各个科室之间,进行充分的博弈。

改革过程中,医保管理部门还从制度建设、日常管理、运行情况等方面,设置了25个量化工作考核指标,明确评分细则,对医疗机构的整体价格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各机构得分排名与报价联动,还会纳入医保年度考核。这就鼓励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医疗服务价格日常管理。在价改的探索中,医院从原来的被动执行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价格形成也从原来“政府说了算”,转化为“机制说了算”。

为了提高医院的积极性,市医保局还建立两轮报价规则。第一轮医院报价后即公示报价初步结果,第二轮报价医院可根据情况修正价格。通过两轮报价,引导医院主动优化报价。在试点过程中,市医保局还创建了医疗服务报价与分析平台。这个平台具备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评估、总量调控测算、监测评估及责任考核等功能。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卫生管理研究实习员 杨燕芬:医保局把各家医院的工作量,都导入到系统中了,那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去年的工作量,能够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个报价方案的细则。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医疗服务价格处副处长 叶喆喆: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从医院报价到项目经济分的生成,到最后方案形成的全流程,应该讲是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接下来,市医保局将继续总结两轮调价实践,持续优化提升新机制规则,适当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高项目的价格差异;逐步疏导价格矛盾突出问题;持续推动降低部分大型设备检查治疗及化验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新闻观察:价格有升有降 在改革中寻求最大“公约数”】

医疗服务价格不仅关系到医疗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于截至目前我市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你有哪些观察?

纵观到目前,我市进行的两轮调价,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有降有升”。先说降价,主要是降低那些涉及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还有化验类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像是糖化血红蛋白、核磁共振。涨价的话,主要是突出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高项目的价格差异,比如器官移植手术、急救、换药、注射及部分中医和儿科类项目。这样的有升有降,既让群众获益,降低负担,又让医护人员感受到了劳务价值的体现。另外,我了解到,接下来这样的价格调整还将定期来进行,压缩出医疗服务价格中更多的“水分”,既降低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又让医生更有干劲,同时还能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

近年来,医保基金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这笔钱是全体参保人共同使用的“看病钱”、“救命钱”。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国各地的医保基金结存率在逐年降低,甚至个别省份还出现基金赤字,也就是收不抵支。所以,接下来,我认为,还是要继续加大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药品开具流程、严格审核参保人身份信息,最大程度压缩医保基金“跑冒滴漏”的空间。

同时,我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涉及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改革,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真正让最有需要的人受益,最大程度减少医保基金、医疗资源的浪费。另外一方面,在改革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到医护人员的获得感,避免过度医疗的同时,如何避免保守医疗,甚至大病拒收?这或许要医保部门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有更多的思考与规划:如何寻求医患间的最大“公约数”,更好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又不损害到医生和患者的利益。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