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充分挖掘潜质 给孩子最合适的教育

厦视直播室 2024-03-18 20:09:06

2024-03-18 20:09:06

【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厦门发文要求挖掘培养人才“潜力股”】

来看头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厦门已经行动起来。近日,市教育局等十四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举措就是:厦门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推进具有特殊天赋或潜能学生招生改革。此外,今年厦门中招明确提出,厦门一中等三所学校面向全市招收拔尖创新学生共90人。有业界人士认为,这些举动意味着一度备受争议的少年班式“英才教育”,又要回来了。果真如此吗?拔尖创新人才究竟该如何发现和培养?今天我们就来关注和探讨这个话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此次市教育局发布的《实施意见》中,都有哪些具体做法?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厦门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贯通培养绿色通道。

厦门将设立“厦门市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研究中心”,建立5个拔尖创新人才学科培养基地,推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具有特殊天赋或潜能学生招生改革,推进科技创新人才自主招生改革。

《意见》还指出,要加强个性化教育,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加强学生特长、兴趣等个性化培养。

与此同时,要推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强化科技特色高中的培育,打通高中五大学科竞赛全国金牌指导教练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构建特色办学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家长们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去听一下大家的观点。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发现,一些家长对拔尖创新人才单独培养和超前培养的模式提出担忧和质疑,认为应该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规律,合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 张女士:我觉得还是全面发展比较好,我是不太赞同走这种特色的或者是特长的班,没必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他只是刚开始可能有快有慢。

家长 林先生:会带来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一种内卷,不太利于孩子甚至整个社会的一种教育氛围,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一些是强制让他们学习的,有可能出现拔苗助长现象。我的观点就是让孩子自由地发展,特别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展。

家长 王先生:我就是想让孩子快乐学习,小孩的创造力主要是来源于玩,玩中才会有创造力。

也有不少家长赞同拔尖创新班单独培养的模式,认为这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孩子与同龄人相比表现出某些方面的潜能,这部分孩子需要不一样的教育,让他们“吃饱吃好”。一部分家长表示,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潜质,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并且对这部分人的选拔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思考。

家长 张先生:我觉得这个很好,因为现在国家要转向创新型社会发展,更需要一些创新型的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就要开始做起。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应该要区分孩子的特点来分开培养。

家长 丁女士:我觉得他们如果真的是天资特别好的小孩,他一定能够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不应该是跟别人一样的成长路线。

家长 林女士:现在人才选拔的这种模式,主要还是面试或者笔试,有一部分孩子是很有创新意识的,但是他在面对这种甄别的方式,并不能展现出他的这种创新意识。所以如果能有多种的方式、多种的途径来选拔具有特殊能力的孩子,可能会更有意义。

还有观点认为,创新不是针对个体,也不只针对特定的学科。所有人都具有创新意识,家庭、学校、社会层面都需要增强对孩子的科学教育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

家长 林女士:我觉得人人其实都是有创新能力的,像我们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陪伴,给孩子创造一个比较轻松的家庭氛围,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教育模式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像“行走的课堂”,把孩子带到校外去实践、拓宽视野,增加一些科普类的知识,对孩子的兴趣,还有以后的探索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充分挖掘潜质 给孩子最合适的教育】

那么,“少年班”为何会逐渐消失?当下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会不会重蹈“少年班”的覆辙?我们请新闻观察员一起来探讨。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新闻观察员是周国伟。

我觉得市里面推出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改革方案,是值得肯定的。有句话说,存在即合理。实际上,存在即合理的具体解释就是在某个阶段的教育环境里,哪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之前的少年班,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但当时拔尖人才选拔、师资、课程和培养路径都不成熟,因此人才培养质量与最初期待尚存差距。

而市里出台的这项政策,显然是出于更好地服务于当下孩子的教育培养这个现实情况的,在呼唤拔尖创新人才之时,如何尽早发掘具有突出创新潜质的儿童,尽力给予其最合适的教育也是要关注的重点。

至于刚才新闻里有家长担心的“卷”的问题,我个人是这样看的,卷与不卷,并不是由有没有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导致的。而是人口基数大,就业大环境的竞争比较激烈,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造成的。我们更多地应该是给家长同时上上课,所有的教育政策,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培养和未来发展。用更宽松开放的心态去解读这些政策,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衡量和考虑,这才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目前来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厦门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什么探索和尝试?我们接着来看。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不是追求分数拔尖】

今年厦门中招,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收拔尖创新学生各30人。 记者从厦门一中了解到,这30名学生的选拔, 不是通过成绩进行“ 掐尖 ” 式选拔,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 创新思维、 学习能力和 自我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多形式的考查。培养模式上,学校在兼顾 人文学科学习的同时, 根据学生 数学、物理等五大学科 特长进行分类培养 。

厦门一中教务处主任 吴昕: 我们的课程目前上午的话,孩子们是集中在一起,进行人文学科方面的学习,比如说语文、英语、语言方面,包括这个体育方面。下午的话就根据他们自己的课程,根据他们自己的特长,分别到各自的老师教室进行自己特长的一些拓展。

【学校为“潜力股”提供绿色通道】

吴老师进一步解释,一中对拔尖创新学生的培养具体有两个依托模式,一方面是 依托 科技发明基地、学科竞赛基地等五大科创基地,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 另一方面则是依托 高校资源,与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具有相关学科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成长平台。

厦门一中教务处主任 吴昕:那么我们的这个培养模式跟所谓的少年班不同,以往的少年班,是把一些尖子生集中在一起,统一培养,同一个模式来训练。但是的话,我们的这样的两个依托模式 给了我们的孩子,在课程方面,在教学方面更多样化的一些这种发展 一些这种条件,可以促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大脑。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从小培养孩子创新思维】

业内人士表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思维多样化中涌现出来的,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环。此次市教育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作为福建省第一所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校,海沧区天心岛小学坚持“以海洋文化引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校的环境布置中处处充满了海洋元素。为了兼顾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普及,学校积极探索“1+X”科学教育新模式,把科学和社团培训、海洋文化、项目学习等融合起来,举办“周末博物馆”、科技节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海沧区天心岛小学 五年级学生 陈星宇:我在学校参加了航模社团,有许多动手的课程, 让我发现生活中我们平常没有太在意的东西。

海沧区天心岛小学校长 李鹏: 科学教育不只是科学老师的事,它是每一个学科老师共同的事情,也不只是课内的事,孩子们课外实践的活动应该包含在内。 我们要做好特色课程,为孩子学习科学知识,创造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机会。

【教育应与就业和市场更好关联】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营造怎样的环境,如何因材施教、精准施策?我们再请国伟继续分享观点。

其实今天拿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自己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但时间有限,我只能精简再精简。如果大家说最近最火的教育咨询顾问是谁,我想可能不少家长都会想到当下的网红张雪峰。张雪峰直截了当地告诉一些家长某些专业是天坑,某些选择没价值,甚至直接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毕业时等同于浙江大学普通专业等等,这让家长们对张老师的意见趋之若鹜。我个人觉得张老师的意见可能发自肺腑,言辞中肯,所以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张老师的长远意见和当下正在卷小学生的分数是否是100分的家长并没有质的区别。都是一种从就业市场出发的功利主义表现。张老师可能看到更多的市场供需,就业数据,他会告诉你如何获得更高的“性价比”,而家长遵循的逻辑就是100分孩子在同比的竞争中不会落后。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对当下就业市场做出的应对,是一种不得已的被动选择。那么创造力该如何被更好地给与宽松环境,更好地得到培养和鼓励呢?我觉得政府部门所需要做的就是不仅仅要从基础教育的层面去做好拔尖人才培养,而且要从就业的层面也要让拔尖人才能够有的放矢。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果在就业和市场调配的层面不能有和拔尖培养相匹配的机制,那么类似竺可桢学院的高分等于浪费的情况就还会发生,也说明教育分类和就业市场的脱节,这是政府部门必须避免的。做通做好拔尖人才的特色教育、特长发挥,并让他们的教育和市场的关联性足够充分,未来能够大展拳脚,充分发挥优势,这才是最为关键的点。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