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欣喜开怀 “茶桌仔”重回市民生活;各方期待 围绕“茶桌仔”打造文旅新名片

厦视直播室 2023-06-06 21:32:31

2023-06-06 21:32:31

厦门“茶桌仔”回归

闽南人爱喝茶,在骑楼下,摆上一张茶几,配着茶点,泡茶话仙,这种独特的“茶桌仔”文化,既是不少老厦门人心中共同的记忆,又体现着鲜明的城市个性。最近,我市一些公园开始推出免费的“茶桌仔”服务,让这种接地气的茶文化再度回归生活,重聚城市的烟火气。一时间,“茶桌仔”也成了近期厦门市民热议的话题,今天上午,市市政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我市计划再新增一批公园泡茶点,并将因地制宜完善公园泡茶点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市民游客的休闲需求。

我市新增一批公园泡茶点

南湖公园的盆景园,是今天刚刚开放的公园泡茶点,共设有25个茶座,营业时间为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今天上午八点多,已经有不少市民在这里泡茶休憩。一旁的屋檐下,南音演奏/曲调悠扬,欢声笑语间,城市独有的烟火气又聚拢了一些。

市民 张国强:过来这里运动,有时打打太极拳,给百姓有一个休闲的空间,互动一下,聊聊天,讲讲笑话 。

除南湖公园外,目前全市共有25个公园,设置了41个泡茶点,比如金榜公园、中山公园、仙岳公园、薛岭山公园等等。这些公园结合了周边市民群众的生活文化习惯,设置泡茶点服务设施,提供免费的开水等基础服务。对茶具茶盘等,则根据不同的服务种类,有的实行免费供应,有的则适当收费。

“茶桌仔”代表着厦门人的休闲方式

公园里免费泡茶点的回归,也让不少人回忆起厦门的“茶桌仔”。一些老茶客说,以前厦门的老街巷里,随处可见“茶桌仔”,不少公园和公共场所也都有露天泡茶点。一边喝茶,一边讲古话仙,是老厦门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

市民:厦门叫“茶桌仔”,以前叫“茶桌仔”店,就是有一个老头在上面讲故事,底下有一些市民就边泡茶,边听他讲故事。

市民:以前厦门听讲古,第七菜市场、豆腐店隔壁,在巷内巷头讲古,一杯茶给你喝,一个人交两元钱,现在没有了。

吃茶是厦门人的日常,一方茶桌、三五好友、泡茶话仙,那一壶茶,品的是市井的烟火气,喝的是浓浓的人情味。

市民:这好像就是回归了以前我们儿时,我们的父辈都爱泡茶,所以我们也跟着我们的父辈一样,有传承的这种感觉吧。

市民:泡茶是厦门的名片,一二十年前,厦门到处都有泡茶的,鹭江道、海滨公园到处都有,很多厦门人在说厦门泡茶的味道,这几年没有了,(希望)泡茶点多一点,更方便一点。

回应诉求 进一步将文化与休闲做结合

市市政园林局公园与风景管理处处长 刘颖婕:接下来 我们会听取市民游客的意见和建议 在更多具备条件的公园里增设泡茶点 我们也想提醒市民 文明游园 文明泡茶 在泡茶过程中的茶渣果皮不要随便丢弃 放在我们指定的垃圾箱

接下来,市政园林部门还将会同文旅部门,在公园内/组织闽南民间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公园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好服务市民游客的休闲需求。

厦门“茶桌仔”回归

刚才我们关注的是公园里的泡茶文化,但其实一直以来,骑楼下的“茶桌仔”,才是厦门老城区里特殊的景致,也是很多老厦门人最古早的记忆。如何才能让“茶桌仔”的茶香飘得更远?让这种老厦门的文化成为城市的新名片呢?

寻味“茶桌仔” 骑楼下的古早记忆

厦门人,钟爱喝茶。老厦门人常常会打趣说:“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对于他们来说,喝茶早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市民:从以前就这样,老厦门从以前就这样在泡茶。

市民:退休之后,就是约这些退休的朋友 大家来话仙

市民 老林:以前多了,以前每个店面都有摆出来“茶桌仔” 骑楼底下肯定有的,做生意的人比如有客人来,他就在外面泡一下茶,接待客人。

老林今年75岁,是大同路上的老居民,虽然已经不在这里居住了,但退休之后,他每天都要回到骑楼下喝早茶。

市民 老林:坐车来,早上坐公交到这边,来这里话仙 11点多收一收回家去

老林说,他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喝茶,至今他都还记得,当年大家聚在巷子里喝茶的情景。

市民 老林:从我小的时候,这个小巷里面有讲古的,讲故事的,以前都是茶桌,四个人一桌,两分钱听古,三分钱泡茶,五分钱就一桌。孩子就围在那《三国演义》《水浒》就习惯了,边喝茶边听讲古。

据说厦门的“茶桌仔”始于清末民初,早先从第一码头到厦门港,从现在轮渡一带到禾山,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茶桌仔”的身影,直到现在,在大同路、开元路等一些老街巷里,在骑楼下临街泡茶,依然是不少老厦门人的日常。

期待让“老”文化成为新名片

茶客们表示,“茶桌仔”是最厦门的文化符号。如果说骑楼下的“茶桌仔”,是老厦门人的市井乡愁,那公园里泡茶点的回归,就是“茶桌仔”文化的延续和复兴。希望这个文化符号更圈粉,甚至成为城市“新”名片。

厦门市导游协会副会长 康继锋:你去看成都的茶桌,延伸就更多,你看掏耳朵,很多人去掏一下感受一下。掏耳朵之外,现在还有按摩,大概15分钟的基础按摩,还加入了很多吃的,饮食功能,品尝当地最地道的糯米糍粑。泡茶是一个概念式的东西,吃和玩可能成为我实质体验的东西。

到如今,喝茶不再只是“长辈们”喜欢的事了。根据《2022抖音电商茶行业洞察报告》显示,近年来,18岁至30岁的茶叶消费者群众增长迅速。比如成都的各色茶馆中,就不乏专门来打卡的年轻群体。那么我们的“茶桌仔”文化,是否也能打破年龄圈层,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呢?

思明区园林绿化中心副主任 叶峰:这个我们也有筹划一个点,包括景观方面各方面,都可以打造成网红泡茶点。下一步这个点会引入另外的运行机制,打造成类似网红泡茶点,可以吸引年轻人过去泡茶。

新闻观察:欣喜开怀 “茶桌仔”重回市民生活;各方期待 围绕“茶桌仔”打造文旅新名片

泡茶可以说是刻在厦门人骨子里的生活习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就是曾经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茶桌仔,现在,全市的主要公园里开放泡茶点,让“茶桌仔”重新回归市民的生活,对于这件事,你有怎样的观察?

说到茶桌仔的回归,从前期几个公园已经开放的泡茶点来看,可以说是一桌难求,各个泡茶点一开放很快就进入了排队等候的状态,市民普遍对这些公益服务的泡茶点点赞。我想点赞的背后,是茶桌仔这个曾经厦门最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场景又回归了大家的生活之中,同时,在公园休闲时光里,大家又有了更健康更欢乐的相聚方式。

在茶桌仔回归的同时,不少人也有一个期待,就是茶桌仔能不能成为厦门一张新的文旅名片。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有一段路要走,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打造。一个是要给茶桌仔注入文化的内涵,其中的核心要素就是厦门的茶文化,虽然厦门不是茶叶的主要产区,但却是近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茶叶贸易口岸之一;与此同时,厦门人的功夫茶也自成一体,其中既有趣味又有讲究;另外还有我们的讲古、南音这些传统艺术,也可以和茶桌仔结合起来,让游客在文化的认知和享受中爱上茶桌仔。再一个作为旅游产品,茶桌仔还需要各个产业的协作支撑,比如茶叶,茶具、包括不可或缺的茶配,其实这些产品在厦门都相当的丰富,但是还缺少与茶桌仔的适配和研发,我们可以围绕茶桌仔,开发出相应的产业活动,比如茶配的设计大赛、茶品最佳组合等项目,是不是会给茶桌仔赋能更多的精彩;还有一个,我想到的是我们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茶桌仔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结合更多元的城市元素,比如艺术展览、空间设计、汉服演艺等等,让茶桌仔有更多的可能性。我想说到茶桌仔,每个厦门人估计都会有自己的好想法,我想现在我们迈出了回归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可以集合各方的智慧,让茶桌仔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厦门一张新的文旅名片。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