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教育的“打开方式”

特区新闻广场 2023-05-28 22:11:51

2023-05-28 22:11:51

一个创新教育从业者,离开自己创立的机构,用一年两个月的时间,前往全国各地不同的创新教育机构探访游学,完成了8篇观察报告,拍了四万多张照片,思考教育的更多可能性。结束旅程后,她回厦门举办了一场小型摄影展,把这一路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分享给大家。今天的浪花,我们就去看看教育不同的“打开方式”。

创新教育者 琦琦:这是我在这一年里面,14个月里去过的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机构,然后我用相机做的一些记录去让大家看到关于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这是一个说了很多人的生命故事的摄影展,对很多参与在创新教育里,然后很多选择了创新教育的人,他们的生命故事。

创新教育者 琦琦:我自己本身是厦门一家创新教育机构的联合创始人,我一直想要给孩子带来一些新的学习体验,“被看到、被尊重、被支持”的学习体验,但是我发现我用一个人来做是比较轻松的,但是如果你以一个机构来做,就很难。怎么去影响一群和你完全不同的人,但是去完成一个共同的理念或者是使命,我觉得非常难。所以我就决定去看看不同的机构,然后去看看别人是怎么面对这个问题,别人是怎么突破这个问题的。

创新教育者 琦琦:人无论在什么年龄都可以有选择学习的平台。并不是只有说体制内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你才能很好地学习,比如说广州的“实务学堂”,它是在帮助农民工子弟去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他们可能就会提出的一个核心素养是“诚实 勇敢 爱”,他们认为人只要诚实勇敢,而且会爱,他最终就会变成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珍贵的普通人。

比如说我们厦门的火星思想家,他其实就是在做思辨训练,让孩子们忘记输赢,

再到四川成都的“童萌”,他们会相信说早教对于很多的缺乏科学养育观念的家庭来说是很好的支持,它选择和社区合作,支持全职妈妈创业,他们培训全职妈妈成为一个合格的门店合伙人,可以上课保持一个门店的运转,然后她在这个过程里也得到了很高的价值感。支持青少年从看起来有限的生活,但是丰富多元的视角,扩容你对世界的理解,对自己的理解。

所以创新教育它并不是只面向孩子,它也并不是只能发生在周末的培训机构里面,在我看来它支持有需要的人展开特定的方向上的学习,然后它是以人为主的,以人为中心的,我认为它就是创新教育。

我觉得可以讲这个我跟了他们的行走课,他们结束的时候是需要做一个复盘,这个小女孩她想说,但她想说的时候她提出了一个问题,她说我一个人有一点不敢站上去,老师你可以陪我站上去吗? 这个时刻对我来说还蛮有触动的……

创新教育者 琦琦:在创新教育机构的这种观察,有一些的场景是让我很想要记住的,比如说跟“实务学堂”的孩子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做饭,我很喜欢这样跟他们在一起,我们好像在共同生活。有一些照片是我很希望被别人看到的,比如说在“猫猫果”孩子可以躺在地上上小学一年级,然后我就觉得这对一部分孩子来说太友好了,我很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其实是可以这样的,它仍然可以是一个好的课堂。

可能我们在这里看到好的教育的一个影子是可以看到学习者的多样性……

创新教育者 琦琦:这是一场我觉得是“很多人的展”,摄影展可以成为一个介质,然后我们大家重新去思考教育是怎么回事,或者教育可以有什么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说大家在线下的这些活动的这种讨论,家长在关注的是创新教育一定要花很多钱吗?还有什么样的机构是适合我的孩子的,然后也会有一些创新教育从业者来看了以后会觉得教育还能这么做,大家都需要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去相信自己,不是只能被困在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一种生活方式里。

出发之前,我们会通过一个问题来定一下我们今天“微旅行”的一个目标……

创新教育者 琦琦:我自己走了这么一年多以后,我最终决定回到厦门,最近在尝试做女性支持的项目,比如说像“家门口的旅行”,我觉得这是一种可以支持到成年人去获得自由感的

如果以人口基数来说,厦门的创新教育是非常活跃的。在厦门的这些志同道合的创新教育的伙伴,我们可能面向不同的年龄,有可能在以不同的形式在做这样的事,比如说有人做幼儿园对吧?有人做戏剧教育,然后有人做思辨,我们面向的用户虽然不一样,但我们底层的这种理念是蛮接近的,所以我最终决定要留在厦门,就我们之间的联动非常多,我们彼此开放,而且信任可以一起去做很多事情。

我希望我自己我身边的这一群伙伴是可以被看到,我们活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样子。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