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对“老赖”、“黄牛”狼狈为奸“零容忍”

厦视直播室 2023-05-20 20:07:27

2023-05-20 20:07:27

根据《规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老赖”,在生活中不论是出行还是消费,都会受到各种限制,但是“老赖”们还是费尽心机,想出各种方法绕开规定的限制,在吉林长春就有这样一个“老赖”,为了能坐飞机出行,冒用他人身份企图蒙混过关,结果被抓了个正着。

前段时间,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失信人员张某拿别人的护照订了机票准备出行,没想到在通过安检时被发现。

吉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长春龙嘉机场治安派出所民警 张鑫:安检那边核出来的,因为她跟护照人照片差很多,然后她想冒认这个人,最开始跟安检说这个人就是她,一直到公安(派出所)后 我们又再三确认,后来她承认这个护照是冒用的。

经过调查,张某本身是一名失信人员,因被限制高消费不能购买机票,所以她才借用别人的护照,抱着侥幸心理来机场碰碰运气,没想到被当场识破。因为张某当时患有疾病,民警决定延后对其进行处罚,但要求张某在休养期间,随时保持联系。

吉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长春龙嘉机场治安派出所民警 张鑫:然后我们就让她先暂时回家,等候下一步传唤,一开始特别配合,一直跟我们积极电话联系。但是后期等我们要真正实施传唤这一步的时候,就找不到她了,她的电话也停机,也换号,我们联系周围,家里人也联系不到。

由于长时间无法联系到张某,民警只能锁定她居住的位置,随后出警,当场找到了张某。

现场:等一下,我车在楼下让人撞了。没事,没撞没撞,走吧,你在机场公安局有啥事不知道吗?

面对民警现场的询问,张某一直没有正面回答,并表示自己的电话被注销了。随后民警将张某带回机场公安局。

重拳打击 让“老赖”无所遁形:打击通过“黄牛”规避限制高消费令行为

从刚才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老赖”们有出行或者其他消费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各种办法,钻各种空子。所以呢,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针对一些失信被执行人利用漏洞,找“黄牛”买票,乘坐飞机、高铁的行为,最高法表示,近期将对这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同时,针对“什么样的人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如何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等问题,最高法也分别做了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一旦成为“老赖”,就不能随意乘坐飞机、高铁。但有一些“老赖”钻空子,找“黄牛”买飞机高铁票。相关负责人表示,被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通过“黄牛”购买飞机票高铁票,属于典型的规避执行行为。严重侵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中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毛立华:近期,最高人民法院计划将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规定乘坐飞机、高铁的名单进行全面核实,结合调查结果和案件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开展打击行动。包括采取罚款和拘留,甚至追究其拒不执行裁判的罪名。同时,对“黄牛”顺藤摸瓜、露头就打,依法依规开展打击。

针对有的失信被执行人明明有钱,但却通过假离婚、关联交易等方式提前转移财产,导致“无钱”可执行的现象,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富博表示,目前,已经建成了以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为主、以地方法院“点对点”为辅的网络查控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查询存款、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理财产品、不动产等16类25项信息,实现了执行查控方式的根本变革。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王富博:当事人目前主要的财产形式,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实现有效覆盖,我们将进一步升级“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与人民法院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接,进一步拓宽查控范围和深度。

最高人民法院自2013年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以来,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签署文件,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共采取11类37大项150项惩戒措施。截至2023年4月初,有1144万余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2022年全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7万多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真正实现了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效果,有力助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新闻观察:对“老赖”、“黄牛”狼狈为奸“零容忍”】

接下来是新闻观察环节,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是新闻观察员肖鑫。肖鑫,你好。一旦成为“老赖”,意味着将面对种种的限制措施。但现在,有些“老赖”却与“黄牛”狼狈为奸,利用漏洞,突破限制。打击“老赖”,上至最高人民法院,下至各级法院都绝不姑息。面对“老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你的观察是什么?

“老赖”,关键在于“赖”。依法惩戒“老赖”,是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每个“老赖”背后,往往都是拒绝赔偿、恶意欠薪、转移资产等恶行,带来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针对“老赖”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惩戒制度。在法治重拳下“一处失信,步步难行”正成为现实。在惩戒之下,一些老赖迫于压力履行了义务。面对当前出现的一些“老赖”与“黄牛”狼狈为奸,利用漏洞突破惩戒制度限制的现象,我认为,还要继续加强惩戒制度的威慑力。比如,究竟是哪些唯利是图的“黄牛”帮助“老赖”钻这些空子?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是否能通过技术手段来精准发现并定位这些逃避执行的行为?对于帮助“老赖”的“黄牛”,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来震慑这些人,对类似行为“零容忍”。对寻求这类生意的“老赖”,也要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坚决打消其投机取巧的心理。期待相关惩戒机制能够罚出痛感,以儆效尤。

同时,我认为,让“老赖”寸步难行,光靠法院还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公安、金融机构等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多手段联合行动,才能从根本上铲掉其滋生的土壤,让“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越来越浓。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