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博物馆热”带来机遇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近年来,“到博物馆去”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公众,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接受文化与文物的熏陶。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一级馆均达到游客接待上限。如果说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参观博物馆是最快了解这座城市的方式,那么对于本地人来说,还要常去家门口的博物馆吗?有数据显示,附近的博物馆大家也爱逛,“五一”假期,江西全省博物馆客流超220.3万人次,而以本地客流为主的市县级博物馆,也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11%至19%。
【从爆热到长热:博物馆与中国观众正双向奔赴】
今天适逢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一起来聊聊博物馆热及其背后带火的文博经济。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预订量最高的景区类目中,博物馆展览馆超过动物园、主题公园,从去年第四名跃升至第一;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文博类相关景区门票销量同比2019年增长3倍;持续升温的“博物热”,折射着深厚的文化自信,更体现了博物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如今博物馆的参观方式从单向的观看,发展为多元的沉浸式体验,不再是原来简单的人-玻璃-展品,而是有了更多互动的可能性。
吉林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 张贺:在过去,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以保护文物为主,展览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大多数是用于文物的征集研究,现在的博物馆越来越趋向于社会教育和展示功能,它的展示功能比以前强很多。老展览就是我展我的,你看你的,咱们两不耽误,但是现在的展览必须形成一个整体,观众也是展览的一部分。通过某些手段,让观众进入某种情景内,最后产生某种思想意识,强调一种互动。
近几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走红,年轻群体对文博的热情也在不断攀升,文博市场也迎来更年轻的客群。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预订博物馆门票的客群年龄中,00后仅次于80、90后排名第三,00后文博游订单数同比增长8.2倍。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观打卡,博物馆自身也在不断革新。
吉林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 张贺:现在年轻人的要求也比老一代人高了,要想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就得不停地和时代最新的技术、最新手段接轨,才能办好年轻人喜欢的展览,比如VR、二维码的互动,网络的一些活动,这些年轻人也比较乐于向外分享他们的所见所得,他们会把一些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分享出去。
文旅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认为,过去十年,文博场馆信息化建设从量变到质变,在文物保护、博物馆服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博物馆热潮既源于文化消费的需求牵引,也源于行业主体不断创新的供给驱动,充分体现了观众与文博场馆之间的“双向奔赴”。
【国际博物馆日:数百件馆藏珍贵文物亮相福建博物院】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今天在福州举行。福建博物院从近4万件馆藏珍贵文物中精选文物数百件,结合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重器,推出3个原创展览,同时引进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的特色文化展,一起到现场看看。
在《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大型主题特展中,展览以“友好交往之路”“互利互惠之路”“陶瓷之路”“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文化之路”等不同角度来进行呈现,还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的意义。现场众多珍贵的文物兼顾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十分吸睛。其中,福建博物院收藏的孔雀蓝釉陶瓶,出土于五代闽国王后刘华墓室之中,体量巨大、形如橄榄。该类陶瓶器形产自古代西亚及中亚地区,一般用于盛装油、香水、饮品等液体类物质。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明永乐十七年“西洋”铭文金锭是2001年湖北钟祥长滩镇大洪村梁庄王墓出土,实重1937克,正面錾刻的铭文,表明此金锭金料是郑和船队第五次下西洋时在“西洋等处”购得。
此外,宋建窑黑釉酱斑纹盏、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汉鎏金铜熏炉、唐菱花打马球纹铜镜、元金镶淡黄色蓝宝石帽顶等珍贵的文物也在此次展览中,与民众见面。
除了《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外,《诺亚之子,大美初见——亚美尼亚19~20世纪文化瑰宝展》《中国白,向世界——德化白瓷精品展》《来自人民,还于人民——陈英、金岚捐赠书画精品展》等也会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亮相福建博物院。
【新闻观察:“博物馆热”带来机遇】
博物馆的热度提升和文博市场的活跃是这两年文娱消费过程中一个突出的亮点,从中我们能看到一些怎样的变化?
可以预见这种热度还会持续,你怎么理解它未来的发展?
博物馆的热度提升是一个突出的标志。它意味着游客与观众的需求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来自心理层面,也来自技术层面。过去文旅消费以看景、拍照、美食为主,主要满足一些基础需要(来过和见过)。现在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是以增长见识、互动和沉浸式体验为新诉求,早已超越了基础需求,甚至为新需求可以放弃基础需求。另外,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是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在新技术条件的加持下提升明显,更多元有趣。这两方面的变化恰好在这几年集中爆发,互相成就,时机刚刚好。
中国是有5000年历史文明古国,而且有明确的延续性,因此博物馆的建设有独到的资源禀赋。这个毋庸置疑,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利用好这种禀赋?我想,现在的博物馆热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应该把握住这样的机遇,升级博物馆设施、规划好分层次分类别的博物馆建设,充分发挥出博物馆特有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功能——之前讲的,一座城市的历史都可以浓缩在博物馆中。以此类推,小到一个村一个镇,大到一整个行业或者国家的历史都可以在博物馆当中找到溯源。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能从各自的体验中有所收获,不仅增长了见识还能收获一种文化的自信,逐渐形成文化自觉,这非常重要。
另外大家也要关注,就是以博物馆热带动的文博市场的消费驱动,这是来源于我们深层次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它的热度是可以保持相当长久的,甚至会形成一种习惯,这在其他先发国家都有前例。这是很好的事情,以博物馆热带动相关文博产品、文博消费的推陈出新能相对激发出人们深层的精神消费欲望,而且未来空间可以想见地巨大。这种消费不仅对整个经济转型有益,而且对于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