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3岁以下娃娃谁来带?
【3岁以下娃娃谁来带?:0到3岁托育问题困扰双职工父母】
相信不少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带孩子不容易,尤其是带0到3岁、上幼儿园之前的孩子,许多家庭都会感到焦虑。是交给长辈,还是另辟蹊径,有没有什么更好的途径缓解这个阶段的带娃焦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先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两个家庭的故事。
早上7点半,潘女士正在帮刚起床的女儿垚垚洗漱。潘女士是一位90后,在厦门的一家国企任职。两年前,女儿垚垚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但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带娃的小烦恼也随之而来。
垚垚妈妈 潘蕾诗:生完小孩怎么带,这个很重要。因为小朋友你要照顾好她,是需要很多人力时间。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小朋友,我在产假期间,我妈刚好退休,就会帮忙一起看下小朋友,我产假结束,她都是在帮我带。
就这样,照顾垚垚的重任落在了潘女士母亲的身上。但对于长辈而言,长时间照顾小孩,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体力上都是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长辈带娃,在有限的精力下只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幼儿的行为习惯,认知培养,沟通训练等等教育问题,长辈们就无暇顾及了。
垚垚外婆 李丽芳:又要煮饭又要家务又要带孩子,如果是单纯一个人,你只能保证她正常地吃饭,其它基本上没办法,像是沟通这些,或者让她学一点什么,这些就没办法。
其实,潘女士不是没有想过用其它途径帮自己的母亲“分担”带娃的劳累,但不管哪种选择,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垚垚妈妈 潘蕾诗:如果我全职在家,收入就会减个大几千元、一万元左右。如果请保姆,经济方面现在市场价差不多一个月五六千元,外面的机构,有看过几家啊, 在一些服务上面也还算可以,也是经济上,他们差不多一个月也要5000多元钱,加上餐费的话,五六千元是要的。
跟潘女士有同样带娃困扰的,还有她的同事柯松发,一位70后。他的大女儿已经14岁了,小女儿喵喵今年3岁。当初,大女儿的照护问题主要是父母在分担,但现在,对于已经70多岁的长辈而言,再来帮忙照顾小女儿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喵喵爸爸 柯松发:现在老人家精力有限,体力也跟不上了,所以没人带 。第二个方面现在家长都很重视早教,育儿0到3岁的教育,所以我们当时也考虑不单单是解决没人带的问题,还要解决它的科学教育,我们是希望有专业的机构对她进行教育指导、科学照护。
【3岁以下娃娃谁来带?:破解职工带娃焦虑 国企探索办托育】
其实,0到3岁宝宝的托育服务不仅是个热点话题,也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政策,不少地方都在结合实际,探索发展普惠型婴幼儿托育机构,特别是在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上下功夫,托育服务发展步入快车道。厦门就探索出了一条国企办托的新路子。
垚垚妈妈和喵喵爸爸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他们任职的这家国企有近1.2万人。其中,家里有3岁以下小孩的双职工家庭,超过900人。对员工而言,这样的带娃困扰,也是职场的一个“痛点”。为了帮员工解决“痛点”,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2021年,他们尝试“托幼一体化”服务,在企业已有的幼儿园基础上开托班,而这样的尝试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张金龙:一个是小朋友年龄比较小,需要特殊看护;第二个就是办学环境跟我们教职工看护小朋友的水平要求比较高,这个跟其它的幼儿园还不一样, 针对上面的困难,一方面严格对照托育班的规范,对于办学环境进行改造;第二个就是重视专业的师资,设置专业托育的课程。
目前,这家国有企业旗下开办的5家幼儿园,有3家提供“托幼一体化”服务,这家去年新开园的幼儿园就是其中一家。早上8点半,不少小朋友在爸妈的带领下陆续入园,垚垚和喵喵就在其中。作为企业职工,潘女士和柯先生就赶上了好时候,去年一开园,他们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的托育班。
垚垚妈妈 潘蕾诗:跟我单位就车程3分钟,走路七八分钟就能到,完全可以送完小孩去上班,然后下班了之后再来接小孩都是没有问题的 。
喵喵爸爸 柯松发:这样我们就可以专心工作,可以放心工作。我觉得很好,是个很好的事情。
据介绍,这家幼儿园已接收200多个孩子,目前的三个托育班已经满员。每个班有20名小朋友并配备3位老师,生源中40%是这家国企员工的子女,60%是周边工作生活的居民的子女。不管是师资队伍,软硬件设备、还是课程设置,这所幼儿园都是按照“托幼一体化”标准打造的。
这个是我们的(托育班)棉花班,很清楚就能看得到,我们教室划分很明显有一个运动区域,这个运动区域有区别于我们的其它班级 小中大班是没有这样的大运动区。
湖里区国贸优才实验幼儿园常务副园长 李丛伶:老师首先从专业知识上结构就必须要完全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补充学习,同时我们教育部门,湖里区教育局以及我们卫健委大力牵头, 给了我们老师学习的机会,每位老师除了有教师资格证以外,他们也有早期指导证以及育婴师证,这些都是他们托育班老师的一个硬件。
【3岁以下娃娃谁来带?: 不负所“托” 政府多方面扶持办托育】
2021年,厦门市开启了国企办托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有2家市属国企、6家区属国企共开设了20多家托育机构,为公办托育营造了良好氛围。但是,办托不是小事儿,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要想更长远地发展,他们又面临什么样的难题?政府又要如何支持才能不负所“托”呢?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0到3岁婴幼儿数约为15万人。能提供托位1.57万个,其中普惠托位4352个,而国企办托的占到了其中的30%。记者跟随市卫健委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其中一家。这家托育中心创办于2018年,2022年纳入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提供托位115个。目前有4个托大班,1个托小班,1个乳儿班。按照普惠价格标准进行收费,托大班2600元,托小班3600元,乳儿班4800元。
市卫健委副主任 陈文锋:集团考核你们利润,如果没有盈利会怎么样。
机构负责人何锦裕:就是尽量争取持平,如果能够有盈利一点 ,我可能就用于设施的改造,人员的工资。
负责人何锦裕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目前,这家公司旗下4家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每个月包含场地租金,人员成本等在内的开支是110万元左右。而每个月的收入大概在100万元左右。整体算下来,他们基本是在亏损的状态下运营。
厦门市思明教育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何锦裕:如果说99个学生 全年都能有99个的话,全年可以持平,关键这个行业,托大班人数多的话,9月份就上幼儿园了,这个时候就会脱节,一年会有9到10个月满员,2个月孩子非常少。
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文锋和同事曾多次到我市多所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进行走访调研。他们发现,0到3岁的婴幼儿照护以“育”为主,这其中涉及到的人工成本费用会比幼儿园来得高,算上场地租金等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市卫健委副主任 陈文锋: 这样办哪有企业能够一直办亏损,支撑不下去。如果我们现在是按照普惠跟机构签订协议,它觉得这个协议价偏低,对整个运营来说比较吃力,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从各个方面调研了解困难问题,完善整个托育的政策。
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2022年我市出台了《国有企业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业绩考核保障的通知》,提出了国企开办或参与开办托育的,亏损部分可不纳入经营业绩考核,相关成本费用可在经营业绩考核中,视同利润予以加回,视情况予以奖励性加分等鼓励政策。
厦门市卫健委副主任 陈文锋:场租我们采取了这么一个措施,一个像国企这是它自己的场地,那一下子不就少了这(部分开支);第二个方面我们给予建设园所,如果是普惠园, 我们都给它每个托位一万元的建设补贴,等于建设这个园区的时候成本下来了,还有一个就是运营成本,我们已经出台了政策, 给予每个托位300到600元的运营补贴,每个月。
而除了运营成本,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也存在难点,相较于幼儿园的教师团队,托育机构尚没有明确的职业晋级体系,面临群体是低龄幼儿,意味着责任更重、工作量更大。因此在人才招聘时,托育机构很难成为吸引教育人才的“香饽饽”。针对这一问题,2020年,我市将育婴师、保育员等纳入本市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培训补贴标准比普通职业(工种)提高了20%,共发放补贴资金约600万元。全市9所高、中职院校开设婴幼儿照护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生超1万人。接下来我市还将通过建设高质量普惠性托育机构,做好做优托育服务,加大婴幼儿照护宣传倡导,增强群众对托育服务的认可度。
市卫健委副主任 陈文锋:厦门市也正在细化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改革完善服务管理制度,稳妥有序推进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的落地见效,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