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优胜劣汰 露营行业从野蛮疯涨回归理性
随着我国的疫情防控大调整,跨省游及出境游几乎全部恢复,被“憋”了三年的游客,在春节假期时就掀起了出游人潮。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多平台和旅行社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有望成为5年来旅游“最火”的“五一”假期。当出游市场热闹起来之后,曾经作为不能出远门时被加速推进、成倍放大的“宠儿”——露营,是否还会继续“受宠”,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露营旅游现在还值不值得继续深度布局?未来露营经济如何发展,机遇在哪?我们一起来关注、探讨。
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1年,7年的时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长到299亿元,复合增长率18.5%。而在2021年,仅仅一年的时间,露营营地市场规模的增长率就达到78%。去年的五一假期,户外露营更成为民众首选节假日休闲娱乐方式。
露营营地主理人 王超晔:比如说2020年我们在集美,当时10月份,算比较好的时候,一整个月就可以做到一百六十几万的营业额。而且当时的人力成本很低,因为当时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服务,很多东西客人要自己拿、自己取,还要客人帮我们,自己收垃圾。
而今年,随着疫情放开,露营不再是游客的唯一选择,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年轻人们已经把眼睛盯向了国外,而不是近郊的森林公园。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疫情防控调整并不是影响露营经济最主要的原因。而是曾经作为难得的火热赛道,露营吸引无数人涌入淘金,这些淘金者在发展初期,出现同质化竞争和粗放式经营等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营地,越来越卷的市场,让营地经营者感觉到钱没那么好赚了。
露营营地主理人 王超晔:到了2021年的10月份,同比(2020年)10月份,应该是在六七十万的营业额,等于说仅仅过了一年,它已经整个营业额断崖式下跌,2022年就发现很多营地开始倒闭了,到2023年至少有10家倒闭。
从一开始“圈”块地就能收割一波红利,到如今,使出浑身解数争夺资源,短短三年,露营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失去被追捧的热度与流量,露营生意还能不能做?去年11月时,国家14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推动公共营地建设,有序引导露营旅游休闲发展。此外,数据显示,露营经济仍然具备发展潜力,2019年中国露营旅游市场规模达到了120亿元,参与人数超过3000万人次。预计到了2025年,这两个数字将分别增长到500亿元和1亿人次。而从露营相关企业的发展来看,来自天眼查数据显示,近三年露营相关企业新增注册企业,3年平均增速达到33.3%,也就是说,看好露营经济未来的成长空间,投身露营相关产业发展的创业者是在快速增长的。
露营营地主理人 王超晔:我们需要针对游客去做改变了,比如去做一些有厦门本地特色的一些产品。
厦门市房车露营协会常务副会长 蔡文胜:原来露营不过夜的,其实对经济带动效益不大,我们是希望打造目的地营地,而不是过路,要能够停留下来,能够在厦门度过3天5天,甚至一个礼拜,希望是一种深度的,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厦门全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发展势必要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合规是露营地长远发展的“天条”,作为露营创业者,重视合规性也是时刻需要绷紧的底线。
【新闻观察:优胜劣汰 露营行业从野蛮疯涨回归理性】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熊伟,大家有一个疑问,一方面有不少露营地开始倒闭,另一边露营相关产业的数据又在不断增长。怎么理解这种现象?
这二者之间看似有些矛盾,但可以用四个字来解释——优胜劣汰,正是这样的优胜劣汰,让露营行业从疯涨逐渐回归理性。之前受到疫情影响,大家的休闲方式选择有限,所以露营本身的特点带来了庞大的市场流量。那个时候只要有一块环境不错的地方,露营地似乎就能挣钱,也就是“圈地圈钱”的阶段。如今,大家休闲方式选择多了,自然就会考虑休闲质量,那么之前一些只求有地方,不求质量或者同质化严重的露营地,也就会被消费者抛弃。
然而,露营模式并没有被消费者抛弃,反而露营已经步入大家日常生活,可能长假期大家选择露营会减少,但露营成为了日常周末大家的选择,对于游客来说,露营也是当地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所以从刚才新闻中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露营行业和市场整体还是积极向上发展的态势,市场对露营还是有需求并且抱有期待的,只不过是更优质的需求和期待。
如今露营行业又快速进入了冷静期,从行业发展来看我认为这是好事情。在这场露营狂欢之后,行业以及相关部门更需要快速沉淀和调整,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在市场依旧有大量需求的情况下,如何从监管、市场、产品等角度让露营成为常态化健康发展的产业,让露营之路能稳健长远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