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产业布局应着眼大局 突出重点

厦视直播室 2023-03-06 21:37:30

2023-03-06 21:37:30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不难看出,“技术”、“数字”和“绿色”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词,这些词也突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点。而一系列产业体系的基础,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些领域都提出了哪些目标和工作规划呢?一起来解读。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在整个GDP中占27.7%,我国制造业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金壮龙: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了40万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6%,工业在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

下一步如何推进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技术”的关键在于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金壮龙:重点实施好两大工程。一是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我们要突破一批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二是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要在大飞机、工业母机、深海装备、医疗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标志性的重点产品。

提速数字化转型

围绕着“数字”这一关键词,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2023年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此外,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钟铮建议,政府应该考虑为企业的数字化投入,继续出台更多财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 美的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 钟铮:我们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和引导 企业要持续地加大研发和科技投入 逐步掌握自主核心科技 逐步从效率驱动转向科技驱动和技术创新驱动

精耕细作绿色转型

“绿色”也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的关键词之一,是各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金壮龙:在绿色化方面,总体上是“1+4”,“1”即总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4”即四个行业,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这四个行业都制定了碳达峰方案。通过顶层设计我们已经明确了工业碳达峰的目标、任务、途径和措施,下一步就是要一件一件抓落实。

重视产业人才培养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厦全国人大代表冯鸿昌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成绩中提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让大家备受鼓舞。而他所关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 冯鸿昌:就业就是民生之基,希望在民生保障,在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能够有更大的举措,通过加大一线工人技能培训,加快中国制造的转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建设。

新闻观察:产业布局应着眼大局 突出重点

想问一下,您觉得要怎么推动我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您有什么建议呢?

几乎每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都有听到关于产业升级产业改革的报告,我们当然应该首先肯定政府对这一项目的重视和布局的决心,也应该客观地不妄自菲薄地认识到我们过去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但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点是如何把我们代表委员想到的,聊到的,希望做到的,最终真实地做起来,这才是最关键的。我觉得每个不同的层面应该有不同的着眼点。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是全国一盘棋,更加注重宏观,从以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为主到更绿色更有潜力的产业转化。不过,到了各个地方,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要千篇一律地同质化升级呢?我个人觉得就不尽然了,各地有各地的特色,产业链也有上中下游,不是每个地方都要去做芯片产业,每个地方都去建设人工智能中心,这样既导致了同质化的竞争,也使得人才分散,不能形成专一化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去发展特色产业,以人才为主导,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方向,这才是更有持续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操作。至于那些被人家卡脖子的东西,我觉得则是人才培养的问题,该如何让人才获得更好的研发空间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也是需要从政府层面就重视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过去常说的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案依然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走出去学习,把新知识新技术引进来。

产业发展应破除浮躁 着眼长远

我个人觉得另一个很重要的点是要破除浮躁的氛围。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对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都大力在支持和扶持,甚至用各种优惠、免税乃至政府补贴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可是收效却并不一定全然达到了预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考核周期和考核方式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一个点。无论是学术、科研、企业发展、还是技术攻坚,我们过去采取的方式是否抛开了期待短期快效的浮躁心态。让那些想做事能做事的人能够沉下心来,毫无后顾之忧毫无生活压力地去做些需要耗费些时间的攻坚?就比如我们在很多地方进行的“末位淘汰”制度,它的出现本身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提升动力,但是不是由于考核周期的短暂限制,让大家陷入一种对短平快出结果的“小聪明”式的研究,却无法让需要5年甚至10年去沉淀的一些高精尖的科研人员顺利地等到成果出山的那一天。最后使得一些需要沉淀的需要有科研周期的东西在浮躁的氛围中被湮灭了。我觉得未来的评估体系和国家扶持方式应该更科学化,着眼长远,破除浮躁,既防止出现短期面子工程的骗补,又能有力支持那些有真功夫愿意啃硬骨头的产业研发人员。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