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精准施策 让年轻人“想生”更“敢生”
看了一众“延长婚假、育儿假、发放生育补贴”的政策后,不少市民也在期待厦门本土的优化生育政策出台。近日,为进一步落地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我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我们厦门版的生育政策有哪些亮点、举措呢?一起来了解。
《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均衡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法治为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提升优生优育和普惠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到2025年,厦门要基本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生育水平适当提高,人口结构逐步优化。
《实施方案》明确,将进一步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落实取消社会抚养费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大力推动公共场所多性别使用母婴室建设。依托“出生一件事”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相关事项办理网上联办。
《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连续、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将符合条件的3岁以下婴幼儿纳入厦门市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免申即享”对象。要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新建城区和新建住宅区应当按照每千人不少于10个托位的标准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到2025年,全市公办、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的园所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至少按10%比例逐年递增。机关、企事业单位房屋主管部门积极作为,盘活存量闲置房屋,用于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在完善优待政策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要降低生育成本,鼓励有条件的区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每月予以一定补助。强化住房支持,在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拥有二孩及以上的我市户籍家庭符合条件的,可购买第三套自住商品住房。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设立“妈妈班组”、灵活休假或居家办公,推行弹性工作制,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新闻观察:精准施策 让年轻人“想生”更“敢生”】
各省份都出台了相应的举措,来支持生育,近日,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对此,你的观察是什么?
作为90后的一员,我想说,目前摆在不少90后面前的就是不想生,不敢生。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相比我们的父辈那时候来说,都明显增加。接下来,少子化、老龄化,将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为了改善这样的现状,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全国各地措施频出。日前,咱们厦门也引发了优化生育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政策层面可以说是干货满满:从生育、教育、住房、女性就业等各个方面,完善相关举措,支持生育。而我关心的是,接下来,如何通过落实这些举措,改善当代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的现状,才是真正提高生育率的关键所在。
到底是什么让生育减少了?弄清这个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虽然我市的具体实施方案覆盖范围非常的广泛,但对于一系列“次生”的问题,也要予以重视。比如说,儿科医生。虽然家长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似乎想当儿科医生的人并没有等比例的增加。或许是待遇?或许是压力?另外,2022年,厦门市一共新增了32所普惠性托育园。截至目前,厦门市可提供托位15000多个,接下来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覆盖的区域,师资的水平,能力如何?这都是我们需要在措施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来不断完善的。
两会前夕,不少代表委员也纷纷提出建议,比如说,延长男性生育假,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我看了一些评论,背后折射的是女性在家庭天平中长期以来的重要位置,进而引发的就业歧视,女性权益保护等相关问题。这也是改善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抓手。
总而言之,增强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要从人的需求、发展出发,综合考虑结婚、生育、养育全过程遇到的问题,与时俱进,根据新变化、新形势不断“动态”调整,真正为年轻人解决生育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想生也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