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我在鼓浪屿修管风琴
鼓浪屿被称为“琴岛”,在这里有着亚洲最大的古董管风琴,尽管穿越百年沧桑,这台管风琴依旧悦耳动听,这背后离不开修琴师的默默付出,今天的《浪花》,我们就去认识一位鼓浪屿上的管风琴维修师。
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管风琴维修技师 刘嘉杰:7000多根的音管,最小的音管可能就我们一根筷子那么细,最长的一根音管9米多,它有100多个音栓,它(音色)是非常丰富的,它可以弹很细腻的音乐,可以是很震撼的音乐,很宏伟、很辉煌的音乐。古董的乐器,它的修复、它的音色、它的音准,又恢复到它原来的那个时候的那个状态,你是会有一种非常轻松,非常愉悦的,那种小小的,得意的那种感觉,就是很欣慰。
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管风琴维修技师 刘嘉杰:我是刘嘉杰,今年40岁,地道的鼓浪屿人。我现在从事的是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管风琴的维护工作,最早入职到这个单位的时候,我是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讲解员,当时胡友义先生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们要组建一个自己的维修团队,到了2004年的时候,我们筹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我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到了管风琴,当时也是胡友义先生对鼓浪屿有感情,他之前已经有很多钢琴捐给我们,那后来是因为他从美国波士顿买了这台管风琴,他也一并捐给我们,它是两台琴,两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厂家,把两台琴合二为一,成为我们今天在管风琴艺术中心,看到的这台管风琴,外籍工程师把这台琴装好了,他们回去了,后续这台琴就好像开始出现水土不服,乐器好像跟人一样,因为它本来在英国那个地方的温湿度,跟我们这边的温湿度,还是有比较大的出入。琴,有时候它的毛病是反复的,同样的问题可能在这个湿度下没有问题,可能在我们季节变换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很反复,而且有时候,可能一个问题点,你要经过拆装,多次的反复才能处理这个问题,我们有自己培养我们的技师,我们给他送到澳大利亚和奥地利,去学习管风琴,全程参与这个管风琴的修复,如果没有自己培养的话,我们维修要受制于人。万一如果坏掉,或者要演奏、要调音、要维护,没有这种人才,就是我们要重视,这种人才的培养,这种梯队的培养,这份工作,需要你做到的,还是仔细、细致,它修复的时候,我们是修旧如旧,胶水、材料,那就必须很严格地按照一百年前那时候的工艺。你可能粘合一个皮革,你可能要连续做几十遍,四层键盘,那你每一层键盘是61个键,你可能一个点位,每一层键盘要做61次,然后再乘以4,那音管上也一样,比如说你做一个最基本的除尘,或者是一个调音,那就是按照,有多少根管子,那你得来多少次,首先你得要静得下来,那你才可以把这份工作做好。
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负责人 章维新:第一方面就是他本身是鼓浪屿人,他身上有承载这种鼓浪屿文化和气质,所以他本身自己从小就有学钢琴调律师。那刚好,钢琴跟管风琴有很多共性,那再加上他的这种安静的性格,比较喜欢钻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比较能够融会贯通,本身对于这个工作来讲就是热爱,我们可以从修复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一个成就感。因为这个琴是一百年前的琴,所以大家有机会来参观的话,你听到的是一百年前的声音,我们当然希望的是这个声音,传承下去,现在是聆听一百年前的声音。一百年后是聆听两百年前的声音,这个当然是最完美的,因为你的喜欢,你的热爱,你能一辈子把一件事情做好,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维修是很枯燥的工作,在里面能够静下心来,沉下来把事情给做好,把一个行业,你能够认认真真地做到极致,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就是一种匠人精神。
以手编织着时光,温柔磨亮了沧桑,屏息在凝望的语境,今夕是何夕,当来不及传递的钟声响起,于是我们都发现了岁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