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消费前看点评 让选择不再纠结
搜攻略看评分成消费新习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种草经济”蓬勃兴起,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在消费前先在网上做做攻略。比如,看看商家评分,看看用户的点评等等。这样的“线上互助”一度成为了很多人的“消费指南”和“避坑宝典”。那么,厦门的市民和商家对此又有哪些看法呢?一起去看记者的调查。
消费前,你会参考线上平台的评分吗?
消费者:会啊,会看。
消费者:我有目标去哪里吃的时候,我会上小红书上去看这家怎么样?点评怎么样?
消费者:我一般都会微博。
消费者:看一下,会参考。
通过随机采访,我们发现,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在消费前参考平台评分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大众点评、小红书等主打消费点评软件,也成了很多人的“装机必备”。针对这样的消费新习惯,商家们也很注重经营用户评价。这家主打无国界融合料理的餐厅,刚成立不久。为增加辨识度和曝光度,餐厅不仅针对网络平台消费习惯推出优惠套餐,还邀请美食达人探店,拍摄短视频,对菜品、餐厅环境、员工服务等方面做相应介绍,发布在平台上,给消费者“种草”,吸引他们到店用餐。
餐饮店运营负责人 茉莉:区别于往常拍照的形式,视频确实会更直观化,更比较具象化,让客户了解到餐。我们自己可能通过达人带了一些口碑,建立了自己的口碑、特色,有了自己的一个方向。
这家知名连锁火锅餐饮店则表示,消费点评已经成为餐饮店软实力的一部分。负责人告诉记者,门店为了吸引顾客,他们找了第三方机构,在大众点评、抖音、小红书等多个平台长期做宣传推广,用服务赢得顾客,用口碑吸引更多“回头客”。
餐饮店店长 龙凤娇:线上线下要结合,餐桌上有个扫码点单的牌子,后面会有放一些顾客到店,收藏打卡。客人喜欢吃我们的餐前果蔬,就会赠送一包,多人都可以同时参与,对顾客来讲他也开心我也开心。
【新闻观察1:消费前看点评 让选择不再纠结】
你会在消费前先看点评吗?你怎么看这样的习惯?
消费前参考评分、排行榜、甚至说是其他消费者的评论,已经成为了我日常消费的习惯了,尤其体现在餐饮消费上。平常如果我想要去吃个饭什么的,熟悉的餐厅大都直接会去,但如果想去探探新店,大都会先看看一些点评、种草的app,像是大众点评、小红书,甚至微博等等。
从我的观察来看,这一两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消费种草的模式也从原本的仅局限于图文、评论等,变得更加多元化。现如今,在抖音、小红书、微博上,频繁出现了很多消费种草的短视频产品,配上链接,给像我这样的消费者提供一些从参考。比如说酒店民宿、网红打卡点啊,可以说给很多的“选择困难症患者”,提供了参考。像我自己,我刷短视频看到心仪的餐厅、民宿,会先收藏下来,等到下次真正要去之前,拿出来做一个参考。
信任点评却遭遇“踩雷” 消费者坦言失去信心
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网上评分方式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不少便利,但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信任点评也常常会有“踩到地雷”的感觉,不少人坦言,频频翻车的卖家秀和买家秀,让他们对线上的消费点评失去信心。
消费者:现在有一些好评,都写得太官方了,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误差比较大。可能就是餐品出品不一样,就可能和别人拍照和我们实际去吃不一样,其他卫生问题就还好。
消费者:景区在大众点评、小红书上面描绘得非常好,到现场看到就是一些局部的地方而已。我就希望这些达人在描述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以更真实反映自己感受,包括他们在拍的那些照片,我希望能更真实描绘出这个东西,或者场景的状态。
消费者:如果碰上一些不负责的达人,他可能会不会给你很好的体验感受,所以还是自己去吧,自己找体验一下找的乐趣。
不少消费者反映,一味听信点评频频遭遇“踩雷”的情况,让他们对消费点评的信任度也降低了。不仅如此,还有人盯上了点评背后的“生意”,花钱刷好评、付费删差评等花样百出,污染了“点评生态”。记者在某购物平台输入“口碑运营”等关键词,出现了大量宣称可以提高评分、优化评论的第三方机构。记者以商家的身份,联系了其中一家机构,对方提供了四种不同规格的套餐,套餐内包含了访问量、曝光提升率、好评量等服务。客服还表示,钱花的越多,提升店铺等级越快,获得的曝光度和流量越高。另外,记者注意到,针对每个套餐,机构都赠送了危机公关服务,客服表示,此类服务可以优化后台差评等。
律师观点:“明码标价”刷分控评违法
针对这样“明码标价”刷分控评的商业模式,律师表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福建瀛坤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苏奕欣:在电子商务法或者其它法律里面,已经明确规定,禁止通过刷单炒信提高自己的曝光度,同时法律也规定了一个问题,如果是出现恶意的评价,商家可以通过平台就地去取消恶意的评价情况,如果是消费者理性的比较不好的评价,商家是不可以通过第三方或者自己单方去把不好的评价进行删除。
律师表示,商家采用刷单炒信的方式提高知名度,可能会向消费者传递虚假信息,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于同行经营者而言,构成了不正当竞争,造成市场混乱;同时,也会给平台带来信任危机。因此业内专家建议,监管部门、网信、公安等多部门,应当形成协同共治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此外刷分控评隐蔽性强,监管部门也应该创新监管方式,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算法识别等手段开展调查取证,给消费者一个健康的“点评生态”。
【新闻观察2:构建健康“点评生态” 亟需多方形成合力】
原本是给消费者提供参考,但现在“点评”似乎变质了,如何让“点评生态”回归本质?
首先我认为,平台需要“自省”。因为无论是虚构交易量还是编造用户好评,相关行为都是在平台上进行的,在数据收集、行为监控方面,平台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因此,平台应该负起主要责任,首先应与商户保持合理的距离,商业合作应合法合规;其次应加强日常管理,优化产品与算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但同时,平台的监管,像是网信办、市场监管等相关主管部门更加不能松懈。刷分控评隐蔽性强,监管部门要创新监管方式,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算法识别等手段开展调查取证。
商家与其花心思在“控评”上,更应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没有质量作支撑,口碑只能是空谈。此外,广大消费者在提高鉴别能力的同时,也应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不为“好评返现”“折扣券”等所动。
总之,口碑和信誉不是“刷”出来的,“刷评”更不能成为一门生意,构建良性健康的“点评生态”,亟待商家、平台、用户和监管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