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的旧影新貌:改造提升用“心”守护
中山公园是厦门最早的公园之一,承载着几代厦门人的记忆。最近中山公园的提升改造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在这次改造中,都有哪些亮点?接下来让我们穿越老照片里的旧时光,一起去看看公园的新变化。
1927年,中山公园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公园遵照“东塔、西山、南球、北海”的原则,以中西合璧的形式将园内的门、桥、水、亭相互融合展现,有着“华南第一园”的美誉。
厦门老照片收藏者 陈亚元:年轻的时候,我们就是来这边玩耍,(设施配备)方方面面,让人家有休闲的地方。
厦门老照片收藏者 紫日:到现在也是厦门人非常喜欢来休闲打卡的地方,承载了很多厦门人的记忆。
中山公园历史上曾经历多次改造,公园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以园中最具代表性的晓春楼溪水景观来看,如果时光倒退90年,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对比照片:厦门老照片收藏者 紫日:这么大的湖面,其实以前是陆地,陆地上有个司令台,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在上个世纪70年代被拆掉了,80年代,连同司令台的位置一起挖下去,便成了湖面。
在今年的提升改造中,晓春楼与蓼花溪依旧保持原貌。不过改造人员在蓼花溪水体里增加了生物滤床,种植了苦草等沉水植物,打造出了清澈透明的“水下森林”。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设计院 副总建筑师 廖宁:现在生态型的亲水驳岸,提升了观赏性、生态性。
而在这次改造中,最让大家期待的莫过于是一度只能老照片上才能“一睹芳容”的音乐亭。
厦门老照片收藏者 紫日:大概在1928、1929年到1930年期间(修建),复建的位置还是在原来的亭子上面。
复原之前,“音乐亭”只剩下基座,如今在原址上复原重建,结合周边的竹林,重现音乐亭往日风采。
此外,在这次改造中,公园的标志性雕塑“醒狮球”也被重新清洗,还复原原有的喷水功能。12月底,中山公园就将全面完成文化建筑修复、水体修复、设施提升、植被彩化等多方面改造,以更清新靓丽的容颜与市民见面。
中山公园绿化景观改造项目设计执行总监 汪金白;我们这次改造、传承历史,给市民提供一个更温馨、更舒适的游园环境,它体验感会更强、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