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提升改造:提升水系植被 增加历史风韵

厦视新闻 2021-08-17 19:29:39

2021-08-17 19:29:39

中山公园始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厦门第一座公园,也是市民游客常去的一处地标性公园。针对公园存在的设施老旧、水质不佳等问题,近期,相关部门开始了提升改造,改造之后,中山公园将有哪些特色亮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上午,记者来到中山公园看到,公园大门、建筑雕塑等都已经围挡起来,工人们正在进行清理修复。中山公园最具代表性的溪水楼台景观,也大变模样。晓春楼前的蓼花溪水体已经被排干,工人正在清淤打桩,为在这里建设生物滤床做准备。施工人员介绍,这里将种植蒲草等沉水植物,打造出一片清澈透明的“水下森林”景观。

中山公园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现场工作人员 田加磊:再建8个生物滤床 里边放上(改善)水质的填料,整个水域里边都种上,下面是沉水植物,上面是挺水植物,水质做一个完善改造,防止(污)水还有气味。

另外,改造还将重现园内“音乐亭”的风采。改造前“音乐亭”只剩下亭子基座,如今施工单位已将基座移除,并将在原址上进行重建。

中山公园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现场工作人员 王惠阳:以前是一个木结构的,只剩下一层地板砖 现在是说把它开挖,将增加整体的稳定性,上面部分,是以现代风的园林融入古(风)建筑。

本次改造除了修复提升公园水系,重建文化建筑外,还将提升公园植被的花化、彩化水平。在醒狮球附近,工作人员将在大王椰、蒲葵等现有植物的基础上,新增蕨类植物与雾森系统,打造“热带雨林”景观。此外,公园的设施设备也将在改造中焕然一新。

中山公园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现场工作人员 王惠阳:还有一个就是智慧景区 来提升公园的管理,还有就是Wi-Fi的覆盖,还有线上的服务平台 便于大家了解各个区域的设施项目。

据了解,本次中山公园提升改造总面积10.6万平方米,中山公园儿童岛、游乐园和动物园,不在此次提升改造范围内,仍正常向市民开放。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