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双减”后出现新“内卷”

厦视直播室 2021-08-11 20:58:18

2021-08-11 20:58:18

眼下,各地都在深入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也就是“双减”工作。暑期本是校外培训的高峰期,根据双减意见,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尽管如此,不少家长“鸡娃”的热情却并未被扑灭,许多教育机构把营业重心转向非学科类的素质教育。这是否会成为家长“鸡娃”的新赛道?一起来看今天的新闻头条。

“双减”后 素质教育培训受家长青睐

“双减”意见发布后,学科类校外培训被全面收紧。不少家长表示,政策下发后缓解了大家对应试教育内卷的情绪,希望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更多投入到素质教育中。

家长:基于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和我们自己对孩子的一个素质的一个培养方向来选择一些素质的教育学科。

家长:我让他学学乒乓球,学游泳,学拉提琴,掌握一些技能啊,起码他会游泳了吧,打球,体育,身体素质好了。学习这方面,我觉得学校里上课就行,回来把作业完成就行

不少学科机构向非学科类业务转移

根据教育部文件,学科类培训范围为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而体育、艺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为应对政策和家长学生需求的变化,不少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始转向美术、绘画、数独、桥牌、围棋及智能实验室等多种非学科类业务,加大素质教育板块的布局和投入,意图抓住“鸡娃”家长的钱包。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原本9.9元4节的考点解答课,如今变成了9.9元4节的编程思维课和围棋课。知名教育机构新东方近期则针对3-12岁儿童推出i创客教育课程,课程的宣传海报称,新东方i创客旨在培养孩子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科学素养、电子电路、工程构建、程序设计四大模块,引导孩子动手实践。

学科赛道外也要比 如何避免新一轮“内卷”?

学科辅导减负,学科赛道外的养娃比拼,会不会给家长们养娃酝酿新一轮的焦虑呢?

家长:看国家的高考政策会不会改革,或者升学政策会不会改革。如果说你中考或者高考也加入一些素质教育的分数,就是也占一定比重的话,那有可能也会,这不好说。

近年来,儿童体育培训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专家表示,当前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的划分只是暂时性的,且两者的界限还有待明确。由于体育和艺术已经纳入中考,与之对应的培训需求会增加,但不能低估国家治理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的决心,当素质类培训带来新的内卷时,相关培训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国家它肯定是有个导向,就是你要做教育,而不是做生意,你不能够过度逐利,进行资本化运作,更多的是应该为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的选择。

还有专家认为,防止素质教育培训领域出现新内卷,关键是家长要克服盲目竞争心态,有取舍地为孩子寻找适合自身发展地素质教育项目。另外,学校作为教育地主阵地,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为孩子提供接受多元素质教育的机会。

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 江爱萍:在学校的这个教育教学里面我们学校师资配比,我们的资源,我们的外部服务的采购,甚至是学生的这种选拔和培养,学校应该去如何去做,资源不足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去能够更好地用现有的资源去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这个是学校该去考虑的问题。

【新闻观察:“双减”后出现新“内卷”】

眼下,全国都在展开双减工作,在强力治理之下,会不会出现所谓素质类培训是否成为学生新的负担?家长们是不是又会陷入新的焦虑?对于相关的现象和担心,你有什么样的观点?

首先我个人认为素质类培训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的学科类培训,引发新一轮的焦虑。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过去大家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学科培训的洪流之中,关键的问题还是在我们的教育评价中,指挥棒是学科分数。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每一分可以说都是刚需。而相较于学科类培训,素质类培训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烈。但是,我们依然要警惕,不要再让素质类培训成为学生的新负担,在这个事情上,家长不仅要有定力还要有智慧,一方面不要再跟着培训机构的说辞随风摇摆,更重要的是对于如何更好培养的孩子素质?我觉得首要是尊重自己的孩子,素质培训不能是压迫式的教育,更关键的是孩子的兴趣和热爱。

再一个从当下双减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我觉得焦点的问题之一还是规范学科类培训。在许多教育培训机构拓展素质类培训的同时,我们要特别一些学科类培训的异化,比如打着家长培训的名义,实际做的还是辅导孩子的生意;过去线上直播的培训,如今变成录播的课程等等。规范学科类的培训,我想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如何能够线上、线下全方位、无死角的治理和规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另外,随着学科类培训的规范,我想现在还难以消除众多家长的焦虑,在这种情绪的背后,大家可能会更多对孩子如何在学校里学好学足,如何打破唯分数的评价机制等等问题依然没有足够的信心。这样看来,其实比规范校外培训,更紧迫的还是学校教育的改进和提升,只有我们的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主阵地,校外培训的空间减少,我们减轻学生负担,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