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员:战疫前线的“病毒捕手”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虽无需直面患者,却直接和新冠病毒打交道,在实验室里用细致和耐心守护着市民的健康。他们就是直面病毒、默默战斗在防疫一线的“病毒捕手”----核酸检测员。下面,我们就一同跟随镜头,去看看他们的工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酸检测员 杨园园:现在样本已经送达,我已经全副武装准备连续作战8个小时,加油!
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检测基地,采集过来的样本经过消毒、拆包、核对和录单后,就被送到核酸提取室。在这间45平方米的房间内,十几位核酸检测员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拧开试剂管盖子、吸样、加样,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们每天要操作几千次,每次工作至少8个小时。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酸检测员 杨园园:大家穿着防护服在里面要坚持8小时,像我这种(负责)加样的,一个姿势不停地加样。因为姿势比较固定,手背都很容易酸痛,大家都在坚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检测基地主任 李珣:我们现在一共有52个人员,9台的核酸提取仪,16台的核酸扩增仪,整个流程安排了非常细致的8个岗位,按照三班倒的排班,24小时夜以继日地工作。
在这个精准“捕捉”病毒的特殊战场,检测过程复杂且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杨园园告诉记者,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同时减少防护服的浪费,大家进了实验室后不到迫不得已都很少出去。长时间的工作和密闭的环境,让检测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考验。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酸检测员 杨园园:因为长时间大家要戴双层的外科手套,有的人会起水泡出现过敏的状态,尤其戴眼镜的,进去差不多半小时,眼镜上就都是雾气,需要大家更加小心,全神贯注!
经过杨园园和团队的不断努力,检测基地在全市重点区域第二轮核酸检测中,20小时内就完成了10万人次的检测。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酸检测员 杨园园:希望厦门早日渡过难关,大家都能出去吃碗热腾腾的沙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