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厦视直播室 2021-06-05 21:18:51

2021-06-05 21:18:51

今天(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说到这,我不免想起近来我们栏目密切关注的云南15头亚洲象一路北迁的事件。一个月多来,这群亚洲象一路流浪,曾悠哉地走进村落与城镇,沿着街道列队“轧马路”、闲逛、觅食。那么,野象闯入人类聚集区,如何保护人类安全?大象给群众造成的损失,谁来赔偿?这群亚洲象在北迁的路上,如何处置才能既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又不伤害象群,做到人象和谐共处?我们一起来关注。

5月24日,象群进入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5月27日的监控录像显示,进入街道的象群并排遛弯,通过峨山县熠峨路,并进入周围的汽车店好奇打量。当时峨山县城街道人群被疏散,居民在家中“观象”。象群于当晚11点才走出县城,进入峨峰山的树林中。

6月2日,象群造访了玉溪市后河村。面对“闯入”人类聚集区域的“不速之客”,许多居民感到既兴奋又害怕。

云南省玉溪市后河村民小组组长 普有福:大象从上面下来后,这里的人全都撤离了,撤到了木房的二楼上,都撤到二楼了。

普有福说,象群行进的速度不快,像是刚从山里睡醒了,出来散散步的感觉。

云南省玉溪市后河村民小组组长 普有福:又激动又害怕,怕伤到我们的村民。

象群大摇大摆地出村,路上还撞坏了两户村民的大门。

6月2日晚上七点多,象群离开后河村后,沿着公路继续向北行进。当晚八点左右,进入了玉溪市老官箐村,在这里,象群逗留了半个小时,其中两头大象还进到了村民家中。

云南省玉溪市老官箐村村民 王昌:没见过大象,只在圆通山见过,见到大象什么样的心情,太高兴了,没有见过野象(黑衣服老头)。

据介绍,进入村民家中的大象撞开了大门,准确找到了盛放玉米的房间,开始吃起来。

云南省玉溪市老官箐村村民 彭彩芬:大概吃了四百公斤,八百公斤吃了四百公斤。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野生动物,虽然看起来憨态可掬,但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玉溪发布的数据显示,自4月16日至5月27日,40多天时间里,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据了解,这群大象造成的部分经济损失将由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兜底”。

【出走的野象:十余头亚洲象一路北迁 上演“流浪云南”】

从4月16日开始,这15头野生象拖家带口,边走边吃。1个多月后的今天,野生象已经从西南边境的西双版纳抵达了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境内。亚洲象罕见北迁,原因众说纷纭。那么,象群为何离开栖息地,一路流浪?它们的目的地究竟是何方?继续向北迁移有何影响?我们继续来梳理。

监测显示,该象群原本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养子保护区,由成年雌象6头、雄象3头、亚成体象3头、幼象3头组成。这场一路向北的“旅行”开始于2020年,象群从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市并一直北迁,迁徙近500公里,几乎跨越了半个云南省。

记录显示,2021年4月16日,17头野象进入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4月24日,2头大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象群变成15头。5月16日,象群到达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5月24日,象群进入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的村庄后,一头幼年小象狂吃约200斤酒糟而“醉倒”在大维堵村小寨组,因睡过头而掉队落单。5月25日,落单的小象跟上队伍,15头象集体在峨山县境内逗留多日。6月2日晚,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找找有没有相关的地图,或者其他媒体做的轨迹图)

截至6月4日17时,北迁象群向西南方向迁移6.6公里,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双河彝族乡活动。目前,这15头野象尚未造成人员伤亡。为做好布防工作,现场指挥部勘察象群活动轨迹,密切关注象群性情变化,依托山势走向、道路和村庄分布,辅助沿途投喂象食,诱导象群向西、向南前进,并提前发布预警,进村入户开展亚洲象防范常识宣传,做好防控准备,确保人象安全。

亚洲象究竟为何罕见北迁?目前相关部门已组成了一个跨学科的联合专家组,但野象一路往北走的原因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来验证。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谢屹 象群罕见北迁是一个严肃、专业的科学问题,需要跨学科综合研判。

相关专家分析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保护区内亚洲象数量不断增长,其食物量难以持续供应保障,导致其离开原栖息地寻求食物;二是亚洲象群离开自然保护区后取食甘蔗、玉米等作物更为便利、可口,且未受到攻击威胁,无意再回到原栖息地;三是头象迷路,象群在森林、农田交错区域以农作物为食物,但没有找到适宜长期栖息的自然生境,从而不断游荡寻找,漫无目的。

那么,象群继续向北迁移有何影响?专家认为,该象群继续北迁,将会不适应气候的突然变化,导致其抵抗力下降,患病概率增加,健康状况难以保障。再加上该族群个体数量较小,北迁后与其他象种群难以进行基因交流,因近亲繁殖、种群结构不稳定等因素会导致该族群逐步退化。

专家认为,云南在对北迁象群的应急防控和处置过程中,多部门联动、跨学科协同,优先采取一些柔性措施,尽可能减少了对亚洲象的干扰和负面影响。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 陈明勇:我们期望它们自己找到一条回原栖息地的路,或重新开辟一条适宜路径踏上归途,尽量减少人工干预,防止对其以后的行为活动产生干扰。但假如说象群确实出现了生存困难,或者人象冲突剧烈的情况下,那么我们会认真分析,采取一些人为辅助的措施,帮助它们回到原来的栖息地。

对于象群的动向和下一步应对方案,目前,相关部门、专家组等正持续跟踪监测象群动向,深入分析研判,以期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综合性应对方案。

【专家解读:我国亚洲象保护现状究竟如何?】

“陆地巨无霸”亚洲象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临沧3个州市,是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目前,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3头发展到约300头。那么,我国在亚洲象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现状究竟如何?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谢屹:第一个呢就是我们叫做本地保护,也就是加强亚洲象的栖息地的保护。那么截至目前,在云南省建立了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3个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么这些自然保护区是很好地保护了亚洲象核心种群。

第二项措施,我们也在持续来为亚洲象提供更大的生存的空间,改善这些生态环境。从2000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生态工程,跟亚洲象所在栖息地相关的,有我们说天然林保护工程,有退耕还林工程,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第三项措施就是随着亚洲象族群的增加,它的生存空间和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空间的重叠,难免出现我们说的人象冲突或者说亚洲象肇事。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国家也是进行了很多的探索,积极采取各种缓解人象冲突的这种措施,来加强亚洲象肇事的这种管控。

【新闻观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熊伟。这次亚洲象北迁事件,大家都很关注,可以说这十几头大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你能从这件事情中观察出哪些和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内容?

通过大象北迁这件事,首先能看出的是如今大家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是不断在提高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领域内,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在提升。其实,这群野生亚洲象的北迁之路从去年就开始了,但截至目前我们没有发现一起因大象北迁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随着象群逐渐进入人类活动区域,你会发现当地相关部门密切在关注象群的走向,同时及时运用各种措施,保障附近群众的安全。虽然象群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是有相关的保险制度来兜底。另外,截止到目前相关部门都是在用一些柔性的相对克制的措施,在引导这些大象找到新的家园,或者让他们安定下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就能体现出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我认为在保护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这次象群北迁的原因,大部分专家都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象群为了寻找新的栖息地。作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野生亚洲象是有专门保护区域的,刚才的新闻中大家也看到了,我们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可是为什么有这些措施之后,大象还要走?我查询到一份数据,2000年到2018年近20年间,在野生亚洲象保护区域外,由于当地大量种植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使野生亚洲象栖息地面积大幅缩小达到40%以上。另外,由于人类的活动,原先的一些栖息地逐渐破碎化,也就是说原来这些大象的家园是一大片,现在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加上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长,就导致他们不断迁徙寻找新的栖息地。

所以,通过这件事情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不是说划一个保护区就可以了,保护区域还有没有可以调整的空间?保护区的监管、维护等制度是否还有进步空间?这些都是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