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突发事件考验企业的抗压能力
春节假期结束,很多人开始踏上求职之路。随着企业恢复生产和营业,各行业用人单位也逐渐进入招工旺季。在2020年这一不寻常的年份里,我国企业的用人需求从2、3月份的“冰冻式”历史低点逐步反弹,到第四季度已经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就业的“V”形反弹势头会否在2021年持续?从业内对今年就业形势的预判来看,普遍认为会好于去年同期。
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一份2021年就业预测显示,由于2020年上半年基数较低,2021年上半年的招聘岗位发布量和有用人需求的雇主将有明显增加,乐观估计2021年用人需求有望超过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则预测,由于季节因素的作用,2021年一季度的就业景气指数将低于2020年四季度,但由于周期因素的作用,或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一年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使得“节前辞职高峰”“节后招聘高峰”的惯例在2020年并未出现。此后,由于疫情控制得当,国内消费恢复,海外订单增加,雇主的招聘行为逐渐上升,2020年的企业用人需求出现了较为快速的反弹。网络招聘的大数据显示,在前程无忧网站上,2020年2月的职位发布量不足2019年同期的60%,但到了第三季度,雇主用人需求达到了2019年的90%以上。2020年招聘职位量在9月达到最高位;11月和12月份,雇主在前程无忧上发布的职位量实现了正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2.7%和7.9%。人社部的综合统计监测和调研数据也显示,2020年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总体稳定、好于预期。
那么,哪些行业在疫情中快速反弹呢?前程无忧将在线职位划分为61个大的行业领域。在招聘量最大的前二十行业,房地产三年来首次超过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占据首位。2020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的职位发布量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15.6%,比2020年上半年增加28.7%。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重工等行业的用人需求在2020年下半年都呈现较大的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0.6%和15.8%。招聘量最大的二十个行业中,医疗设备器械领域行业的用人需求增长最为可观。此外,半导体行业人才竞争非常激烈,2020年下半年芯片人才的需求比一年前增加14.9%,这导致半导体行业成为2020年薪酬增长最多的行业。
前程无忧预计,2021年,房地产和建筑工程对就业的支撑很可能会继续;健康医疗、农林牧渔、专业服务和检测认证等行业将有较大的用人增长;软件开发、半导体和教育培训等会面临较多的并购整合。
民营企业一直是我国就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减和招聘方向可以视为宏观经济景气度和就业市场冷暖的风向标。虽然民营企业在疫情中接受了一定的考验,但在前程无忧上,2020年民营企业提供的招聘岗位仍然占到了72.5%,略高于2019年的水平;外资合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则在2018~2020年持续下滑。不过,由于疫情的反复和市场风向的多变,相对抗风险能力比较差的民企在人才招聘上仍然保持偏于谨慎的态度。
【关注节后用工市场:企业生产忙 用工需求旺】
春节刚过,我市各行各业的企业纷纷开工,记者走访发现,尽管不少企业的员工留在厦门过年,但随着生产经营的活力释放,企业的用工需求普遍增加。为此,我市人社部门提前着手,利用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多渠道助力企业招工。
上午,在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LED显示产品全自动生产线正马力全开、飞速运转。企业负责人介绍,去年,强力巨彩克服疫情影响,营收逆势上涨。今年八月,新建的LED光电产业园就将投产,面对大幅提升的生产空间,企业今年也增加了用工需求申报,计划招聘一线工人、研发技术人员、供应链管理等1400多名员工,薪资待遇也将相应上调10%到20%。
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郭雪静:一线人员这一块可能需求大概八九百号人,国内的海外的营销人员是我们今年重点的招聘人员。
根据人社部门节前的摸底统计,全市共有381家企业申报节后用工需求2万7154人,需求量比去年增加了6千多人,比增31.5%。其中,制造业、服务业的需求量较大。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 欧阳昌向:针对企业的用工需求,我们出台了“扩岗留工稳就业”的15条措施,比方说,像工伤和失业保险的费率,继续实施比较低的水平,给企业的稳岗补贴今年继续实施,我们鼓励企业继续实施用工调剂,双方都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
针对节后的用工需求,市人社局也提前着手,一方面利用各类线上平台,常态化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另一方面将继续举行线下招聘活动及校企对接会,引导企业对接合适的生源来厦顶岗实习,多渠道为企业招工提供平台。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 欧阳昌向:今年还出台一个最新的政策是,劳务输出基地的政策,发挥劳务输出基地当地的人力资源机构,作为我们的合作运营机构,让当地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厦门招工。
【新闻观察:突发事件考验企业的抗压能力】
这个话题我们聊过很多次了。那么对今年的用工形式的新变化,你又有什么样的解读呢?
观点1 突发事件考验企业的抗压能力
突发事件考验企业的抗压能力,有更广阔的视角和充分的替代性解决方案的企业主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际上无论何时何地,即便没有新冠疫情,企业也都可能面对一些行业风向的变化,政策性的调整等等,企业主都应该扩展视角来防患于未然,提高企业运转效率,企业文化提升劳动者粘性仍然是不变的主题。
观点2 “灵活用工”不能等于缺乏保障
刚才很多地方强调灵活用工 就是相对灵活的用工模式,甚至是多个雇主一个雇员的情况,这当然可以解决在劳动力缺乏状态下的企业用工难点,但要做到完全有效,需要政策法规都迅速跟上,劳动者的权利有保障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乃至经济发展才是稳定有力的,差异化经营和差异化人才培养都应该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考量内容,对双方来说,都是适应市场规律,给自己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