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赫章县铁匠乡:一个极贫乡镇的逆势突围
铁匠苗族乡,是地处大山深处、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的乡镇,据说是因古夜郎国兵器生产基地而得名,属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山区,是毕节市18个极贫乡镇之一。受制于自然禀赋和发展资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2015年,这个由11个村合并而来的苗族乡镇总人口20072人,仍有贫困人口6629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赫章县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计划,铁匠乡充分借助东西部协作广州对赫章的帮扶作用,“一村一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激发当地群众的干劲与热情,铁匠乡山里有产业、百姓有活干、娃娃有学上、大伙的日子越来越好,在新的一年里展现出新姿态。
花卉产业绚丽绽放
2月8日,记者在中井村大棚花卉基地内,80多名农户正忙着移栽芝樱花苗。“这里的工作稳定,劳动强度也不大,每个月收入比自己种植传统农业要多得多。”彝族村民王荣芬从2018年开始在基地务工,一年工资在3万元左右。“大家今天加把劲,把芝樱大棚里的杂草清理一下,好育苗。”记者注意到管理员周巧在跟新来公司务工的村民作示范讲解,周巧过去是村里相对贫困的农户,她先后到浙江、广东、上海打工,到头来也没能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自从她在花卉基地上班3年多来,如今已经成为基地的技术主管,一家人也为此致了富,建了新房、买了新车,生活也富裕多了。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周巧被选为了“致富带头人”,她说:“好日子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我要念党恩、跟党走,带动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站在中井村山顶,放眼望去,一栋栋整齐的花卉大棚尽收眼底。
广汽集团几天前专门到铁匠苗族乡考察花卉基地,进一步磋商,准备在此打造汽车香薰产品原料基地。
据铁匠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徐本科介绍,这个花卉基地是来自香港的“90后”女孩梁安莉借东西部协作广州帮扶毕节之机创办的。3年前,梁安莉随东西部协作广州市政府考察团来铁匠苗族乡时被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生态深深地吸引住了,决心为赫章县脱贫攻坚出把力。在广东和贵州两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她在赫章县注册了公司,在铁匠苗族乡种起了花。这片花海,承载着梁安莉的创业梦,也承载着铁匠苗族乡中井村的脱贫致富梦。
鲜花盛开,村子变美了,曾经外流的青年劳动力,陆续回到了家乡,在家门口寻找就业和致富的机会。
经过多年的实践,赫章县久久为功呵护绿色,探索出一条以“四季花海”为代表的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的发展模式,生动展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的精髓。
“将铁匠苗族乡打造成‘花花世界’,一年四季花如海;守住绿水青山,好生态变成了‘聚宝盆’。”赫章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于刚表示。
近年来,赫章县突出绿色发展主线,支持花卉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推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如今,花卉育种育苗种植基地的大棚从100个变成了400个,覆盖贫困户600多户、近3000人,带动农户增收超过400万元。
铁匠乡易地扶贫搬迁创业示范园
寸心难报三春晖
坪子社区是赫章县铁匠苗族乡易地扶贫安置点,占地49亩,总投资1.05亿元,建有16栋住宅楼,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288户1464人。配套了扶贫车间、社区停车场、农贸市场、篮球场、健身广场等设施,建成宽21米、长650米的同城大道,宽19米、长1000米的同心大道,宽18米、长920米的新老集镇连接线,宽15米、长550米的连心路及宽6.5米、长3200米的环乡路建设及亮化工程。同时,铁匠苗族乡积极争取极贫乡镇浦发二期8+X项目,巧借市级统筹羊街镇和铁匠苗族乡同城化发展的机遇,逐步构建成“一轴三心,一带五片”的空间发展格局。
小区内,绿荫掩映、花红处处、空气清新,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就像一处上档次的别墅群。家家户户的新春对联红的鲜艳,春节临近,喜庆的氛围越来越浓。
看到有户人家大门敞开着,记者走了进去。正在客厅里刺绣的杨世安的妻子热情地招呼我们落座。主人家里有客人,都是左邻右舍的搬迁户。2016年12月,杨世安一家搬到铁匠苗族乡安置点—坪子社区,一家四口住上了80平方米的新房,交通、医疗、教育、就业都有了保障。考虑到他家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经济困难,社区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担任小区保安,妻子在社区服装厂上班,两口子一个月收入近4000元。
“家里有土地,就在对面的山顶上。每次背肥料、洋芋种上山,一个来回就是一天。”回忆起过去在铁匠苗族乡处卓村岩脚组的情景,杨世安感慨万千,“我无法表达对党、对政府的感激、感恩之情!”杨世安说,处卓村是苗族同胞居住的村子,农户的住房散落于几个山坡上,栅栏围起而成,房顶上盖着瓦片,勉强能挡风遮雨,一旦暴雨成灾便遭罪了,“那时候年轻,身体又好,但一天一个来回还是会喘大气,回到家已经天黑,还要把猪、牛安顿好,才腾出时间做饭吃。”
“没有共产党和政府,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一位年纪大约70岁的老人虽然故作淡然坦然,但是,提起党和政府,眼圈一下子红了,“现在工作稳定,不但脱了贫,而且离家近,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更有奔头。人生难得逢盛世啊!”老人感慨地说,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才能搬迁到别墅区居住,他们对现在感到很满足。
中井村中药材变成群众增收的“金疙瘩”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走进位于中井村中药材产业园,山上云雾缭绕如仙境,细雨空蒙,滋润着中井村近300亩的半夏。
只见刚从土里刨出的半夏成排成堆。
铁匠乡的土质最适合种植中药材,仅仅用了1年多时间,全乡半夏已经发展到1500亩,平均亩产值1.7万元以上,“半夏一身宝,清热解毒少不了”铁匠苗族乡党委书记江家将信心满满。2021年打算将全乡中药材的种植面积扩展至3000亩以上,达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生态观光农业链条,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致富。
随着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比较效益的变化,铁匠苗族乡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科学种植高效中药材,不断提升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点草成金”的中药材,逐渐成为带富一方百姓的新兴产业。
铁匠苗族乡积极推进果蔬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形成了种养殖产业带,通过入股、土地流转、直补到户、产业扶持等方式带动群众发展种养殖,走上了产业脱贫之路。
目前,铁匠苗族乡引进了黔草堂金煌(贵州)中药材有限公司等企业,优先聘用贫困户务工,使贫困户成为产业工人……
为丰富农业产业项目,优化全乡产业布局,铁匠苗族乡积极推动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已形成花卉、优质果蔬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由省委统战部协调1000万元的种养殖项目已初见成效,同时完成了3000亩辣椒、4000亩桑树、5000亩烤烟种植,全乡共有5个农业产业园,已形成“花、果、蔬、药、蚕”等5大农产品基地,年产值6000万元以上。
记者手记
从一朵花、一株药、一头牛、一棵果、一簇蚕,人们惊喜地发现这就是甜蜜生活的来源。
“产业帮扶是增收之本,要充分挖掘乡村功能价值,在做大产业蛋糕的同时,也不忘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铁匠苗族乡党委书记江家将说。铁匠苗族乡近几年来专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积极发挥生态、区位等优势,在推动“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的同时,致力于让农户收益在产业发展中同步提升,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如今,铁匠苗族乡立足自然生态禀赋,盘活农村“沉睡”土地资源,充分利用优势高山平地标准化种植的优势,持续加强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通过主打绿色牌、生态牌,打造了一批带有毕节特色标签的绿色无公害果蔬和国家地标产品,培育“美丽经济”,实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体验观光、生态特色民宿、红色文化教育、体育运动休闲等新兴业态,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由偏远贫穷到美丽富饶的幸福嬗变,走出一条谋求“百姓富、生态美”美丽乡村的独特发展之路。
变的是不断创新的开发观念、方式,不变的是致力乡村振兴的精气神。相信在新的征程上,铁匠人将汇聚起新的磅礴力量,创造自己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