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脉(二十):百年"船"承 福泽两岸

两岸新新闻 2021-02-07 22:08:06

2021-02-07 22:08:06

送王船,是一种传统的海上祭祀民俗,崇祀"代天巡狩"的王爷,最早可追溯到明初,迄今有600多年历史。2020年末,送王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厦门是送王船文化传承及传播的中心区域,向海而生的先民于17至20世纪过台湾,送王船也随之漂洋过海。文无象不兴,文不脉不传,如今,送王船在海峡两岸颇为盛行,是两岸同胞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之一,更逐步演变为闽台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7日的系列报道《根脉》,我们一起走进这融通文脉、绵延两岸的送王船。

清晨的高雄茄萣区,众男丁合力,将这艘巨大王船拖至海滩。待吉时一到,他们将迎来一场火与海之歌。

伴随着王船腾起的熊熊火焰,数千民众虔诚祈福,盼疫情远离、保四方平安。借着海风,王船迎来了它的"远航",也完成了人与天地、海洋的联结。

这是今年1月,台湾高雄万福宫举行的王船醮典,此番盛况,可不是每年都能有幸见到,需要通过掷筊问卜的仪式,才能决定当年是否举办王船醮典。

台湾高雄万福宫主任委员 陈嘉川:我们(王船)建醮就是要消灾祈福,把瘟疫全都收服起来,放在一个地方,然后跟王船一起送走,让地方乡里可以平静平安,大家生活可以顺遂。

万福宫的王船醮典可以追溯到1960年,今年1月份举行的这次王船醮典,距离上次已经过去了18年,这次他们斥巨资打造出了台湾地区史上第三大王船,王船长约20米,高近6米,采用俗称"红鸡油"的顶级榉木建造,在台湾十分罕见。

台湾王船彩绘师 苏荣仁:早期的王船我们统称是船,衍生成王船,这是因为信仰当中稍微美化它,美化的过程中船本来是单彩,就是木板而已,怎么美化就是要加色彩,让它变鲜艳庄严。

八仙过海、十二生肖,眼前的这些图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从造船到彩绘,所有的工艺手法,都与闽南的王船一脉相承。

台湾文史工作者 李天财:我们的(王船)建醮当然跟大陆有很大的渊源,台湾很多人都是从福建坐船过来的。

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 陈耕:我们闽南的记载是明代洪武年间,从明初就开始了, 那么台湾真正开始是清代, 施琅打下台湾以后,有大批的百姓开始过台湾(传承过去)。

人同根、神同源,送王船在两岸生生不息,传承着600多年的海洋记忆。作为闽南送王船的中心区域,如今厦门有14个社区村落至今依旧保留着送王船的习俗。最初,这一习俗并不是"烧王船",而是"游地河",就是将王船放入大海任其随水漂流。王船漂上岸后,民众设醮迎祭,恭送出境,后改为建庙供祀,冀获庇佑。而闽南送出的王船,大多漂到了台湾。至今,台湾不少庙宇都还供奉大陆漂来的王船。

现场:钟庆丰手指照片,这条是我们大陆漂过去(台湾)的,这艘有100年。

81岁的钟庆丰,是厦门王船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主斧的王船,在闽台地区颇具盛名。

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厦门王船制作技艺传承人 钟庆丰:我做的王船是明朝那时候的王船,是我师傅的父亲传下来的,按他讲,王船是同明朝郑和一个时代的,我就是想不让它(造王船技艺)断掉。

眼前这艘王船就出自钟庆丰之手,长11.8米,近两层楼高,耗时一个月建造,将成为厦门最大的观赏性王船。王船越造越大,已是耄耋之年的钟庆丰却意识到,传承,迫在眉睫。

陈文旌拜师学艺,说起来实属意外。2017年,陈文旌来到小学任职,当时的老校长极力倡导王船文化进校园,但推行并不顺利。由于陈文旌的爷爷是修补渔船的老木匠,他从小工耳濡目染,对木船颇有兴趣,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钟老师,学习王船技艺,之后再回到校园开设王船社团。

钟庆丰学徒 厦门湖里进修二附小王船文化与技艺传习社团老师 陈文旌:我带着钟老师找遍了整个厦漳泉地区,才找到了一家愿意为我们代工的工厂,给我们研制出两套教学用的模具。

冬日暖阳、海风习习,孩子们把一片片木质零件拼成精致的王船,怀抱着王船,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年少的他们此时也许不知,这一艘艘王船,承载着百年不辍的海洋文化、大国匠心,必将乘风破浪,驶入一代代闽台后人向海而生的血脉里。

厦门湖里进修二附小学生:因为王船是我们闽南的传统文化,我想把它继续发扬下去。

以后如果没有人再去做这个(造王船),我还是把它承担下来。

我们把王船种子种在孩子心里,总会有那么几朵花是会开放的。

一艘王船、一世匠心,两岸同根,文脉绵延。沿着这湾浅浅的海峡,送王船历经着水与火的洗礼,赓续着人与海的约定,让百年"船"承,福泽两岸。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