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脉(十八):"酱"心传承 风味两岸
"每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中国人的饮食体系中,"酱"拥有广阔的舞台,不露声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制酱、贩酱、吃酱过程中形成的酱文化,也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和谐,讲究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与哲学思想。中国人的酿酱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朝,在人类的发酵史上独树一帜。从大陆到台湾,两岸的酱油酿造师,传承古法,用匠心酿酱味,共同守护由舌尖到心头的民族记忆。
酱率百味之鲜,色泽红润,酱香浓郁,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味觉基础。
大豆洗净煮熟,撒上米曲霉菌种帮助发酵,装入大型竹匾中,让水分挥发,最后加粗盐封缸。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历时一年,才能制出品相完美的酱油,这是时间和自然赋予的迷人风味。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刘团结:像我们这种古法酿造,就是靠天,靠太阳,靠自然。
64岁的刘团结,是厦门酱油古法酿制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也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古龙晒场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6万多口酱缸,蔚为壮观。每一口缸里的发酵情况不尽相同,刘团结脑中有一份精密的"大数据"。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刘团结:你要根据它什么时候下缸,这个是什么季节,它发酵到什么程度,去调控,利用掀缸盖来调控它,这个也没有一个标准,凭经验、凭感觉。
古法酿造酱油采用传统大缸天然发酵,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调味剂,也没有机械设备辅助,全凭酱师们的一双手拿捏调和。传承千年的经验,全在一掀一盖,一开一合之间。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刘团结:我已经有四十年了,每天重复掀缸盖,从一个黄豆,变成酱油和酱,这整个过程,虽然说苦是苦,枯燥是枯燥,但是好像里面有一点说,一个产品转换成另一个产品,里面去找到乐趣。
遵循祖先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精酿细作,日晒夜露,这场时间与耐心的接力,终将每一颗黄豆转化成挑动味蕾的酱油,滋滋入味,香飘万家。 大道至简的酱油水,彰显本港海鲜的风味和姿色;咸甜适口的炖卤,激发出台式卤肉饭的丰腴销魂;与炭火起舞的烧烤酱,烘托出中秋围炉的团圆滋味。 由酱油衍生的丰富烹饪技法,热闹了两岸的餐桌,勾起了中国人的家乡味。
台湾云林县西螺镇的一角,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一排排圆滚滚的黑陶酱瓮上,2000多个大瓮组成"酱油方队",瑞春酱油公司的第四代老板钟政达说,这是他们家的"酱油兵马俑"。
台湾瑞春酱油第四代传承人 钟政达:这个数字是指第几排,我们上面也会备注说,几月几日入的瓮,早期老师傅是看经验,看发酵,但我们改变用写日期的方式。
位于北回归线、浊水溪畔的西螺镇因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小,是酱油的最佳"温床"。传说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将黑豆带到了宝岛。虽然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考证,但是自1920年创立以来,瑞春生产的酱油均采用黑豆作原料。"一碗白饭配上瑞春伯的酱油,就是最熟悉的好味道。"这是许多云林人的共同记忆。
台湾瑞春酱油第四代传承人 钟政达:我们早期从福建移民到台湾,在云林县西螺我们落地生根,我们祖先在一个因缘际会下,习得做酱油的技术,到我们这代已经传承了第四代,其实每一代都有他的心路历程,比如说我们第一代,他是白手起家,没有店面,沿街叫卖,到第二代,我们是骑着脚踏车在卖酱油,我父亲是第三代,他是开着卡车在送酱油,我们第四代比较迎合新一代的趋势,我们在做网络营销。
纯酿酱油要120至180天才能生产出来,而用化学法"速酿"仅需3-7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钟政达坚持慢工出细活,传承古早味。一味朴素真诚的酱,让人勾起乡愁,也吃出安心。
台湾瑞春酱油第四代传承人 钟政达:之前有很多学校教授说,你要不要在制程里面加添加物,可以加快发酵,但因为当时父亲说我们就是要造古法(酱油),不做额外的动作,也因为如此,让我们可以在2012年、2013年,(台湾爆发)食安(危机)的时候,可以平安度过。
扎根传统文化,致敬经典,瑞春酱油辟出一条文创包装的蹊径。他们以《三国演义》为灵感,设计出"五虎酱":红面关羽是红曲酱油膏、黑面张飞是黑豆酱油、白袍小将赵云是白酱油、勇猛"蒜你狠"的马超是蒜蓉油膏、老将黄忠则是香菇素蚝油。新颖的创意,让酱油从灶台炉边登堂入室,成为许多人钟爱的伴手礼。"酱香不怕海峡深。"近年来,瑞春酱油还跨海"登陆",参加在南京、天津、沈阳举办的台湾名品展,以及上海食品展、成都食品展等,努力为浊水溪畔的古法酱油打开大陆市场。
台湾瑞春酱油第四代传承人 钟政达:我们每一年,在大陆各地展览,将近每年有9场左右,我们陆续有在跟一些省份配合,卖得情况还不错。
遵循千年古法,酱香飘两岸,当鲜味到达嘴边,乡愁也萦绕心头。这一缸缸酱油,尘封了时光,酝酿着情感,如同一段段记忆,在陈年的故事里发酵,散发出弥新的传承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