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网民规模扩大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厦视直播室 2021-02-03 21:34:34

2021-02-03 21:34:34

网络不断普及升级,正在成为社会发展新动能,也正在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赋能。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网络消费已经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消费形式之一。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网民年龄方面,截至2020年12月,20-29岁、30-39岁、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8%、20.5%和18.8%,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6.9%提升至26.3%。

根据报告,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0.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9%。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较2020年3月增长7215万,占网民整体的79.1%。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网络零售不断培育消费市场新动能,通过助力消费“质”“量”双升级,推动消费“双循环”。此外,网络直播成为“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数字经济新模式,实现蓬勃发展。直播电商成为广受用户喜爱的购物方式,66.2%的直播电商用户购买过直播商品。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2020年3月增长7633万,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近年来,匠心精制的制作理念逐渐得到了网络视频行业的认可和落实,节目质量大幅提升。在优质内容的支撑下,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优化商业模式,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产出优质短视频内容,提升短视频内容占比,增加用户粘性。短视频平台则通过推出与平台更为匹配的“微剧”“微综艺”来试水,再逐渐进入长视频领域。

【商务部:年货节10天 全国网络零售额3441亿】

正如刚才数据里提到的,网络消费,现在已成为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多数人选择就地过年。网购送年货、视频聊天等成为过年“新年俗”。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1月20日“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开启,至29日的10天时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3441.1亿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1月20日至29日,全国在线餐饮交易额同比增长49.6%,外卖同比增长60.7%,半成品、特色年菜同比分别增长375.6%和122.2%。其中,中西部地区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较快。

商务部表示,年货节期间,各地通过政企联动、区域联动、商旅文联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和公益助农等举措,打出网上过年“组合拳”,让消费者饱眼福、享口福、晒幸福。同时,各地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和春节消费特点,围绕“就地过年”人群需求,丰富特色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品家乡味、享家乡情,在当地安心过年。平台也纷纷通过大额补贴、大牌贺岁、爆款直降等优惠措施向消费者提供更多本地出游的场景选择;围绕年饭年俗、滑雪温泉、文化品位、情侣亲子等需求,精选服务供给,为“就地过年”的消费者创造更好的过节体验。

有平台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平台异地订单数量整体增幅达60%,主要是北、上、广、深等地与三线及以下城市间发单量快速增长,多为异地工作人群与家乡亲人互相寄递年货与土特产品。

【青少年网民在线消费活跃 网络消费素养有待提升】

受疫情影响,青少年在线教育需求旺,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在线娱乐方式快速发展,相关消费维权问题也频频出现。有专家表示,青年、未成年人在网络消费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是现实生活问题向网络转移的结果。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日前发布“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指出,疫情期间获得井喷式发展的在线教育消费维权问题频现。2020年7月,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在线培训机构虚假承诺,让消费者陷入交钱容易退钱难的困境。同月,某在线教育网站因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等突出问题,被北京网信办及属地教育主管部门约谈并被责令限期整改。一些青少年瞒着家长给网络主播打赏、给网络游戏平台充值等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另外,中消协给出的案例显示, “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猫和老鼠”“开心消消乐”等手机游戏APP以及“斗鱼”“一直播”等直播平台APP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漏洞百出。

针对这一类问题隐患,202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法院应予支持。针对在线教育行业乱象,监管部门强化了约谈、整顿等措施。

专家表示,青少年缺乏成熟社会经验,容易在好奇心和冲动驱使下,产生过度消费行为。因此,要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尤其是在网络信息识别方面,比如教会孩子如何识别一个平台是否适合其参与相应的网络活动,让青少年了解其合法权益和生活消费陷阱,这需要平台、家长、学校各司其职。监管层面则应对网络平台加强监管,引导其在运营合规、资金流向等方面做到更加透明化。

【新闻观察:网民规模扩大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这些数字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国网民越来越多了,通过网络购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其中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去年3月份的时候,农村网民增速很快,网络普及率提升也很快,这个时间节点我们都能想到,是因为疫情防控原因,大家都待在家里,有了更多闲暇时间,接触互联网自然就成为了不少人的首选。

随着网民越来越多,你会发现现在网络购物等一些网络行为的投诉和维权案例也逐渐多了起来。在线下的生活中,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群众在购物、教育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监管和维权措施,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线下行为转移到了线上,那么相关的保障和监管也需要及时跟上。这些年我们的确也看到了一些部门的努力,在互联网方面的监管力度不断在加强,但是要维护一个事物的发展是需要平衡的,除了职能部门、企业外,网民自身也需要有所提升。

我们之前一直在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个“法”除了法律之外,我的理解中这个字还代表着“规则”,这种规则是和线下生活中的规则一样,在互联网中“法律”是一条底线,在底线之上所有的网民更应该遵循道德规则,应该抱有基本素质,应该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去做一个合格的网民。现在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网民,单靠我们在这里的呼吁远远不够,这也是要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

一个合格的网民包含成年人和青少年,面对还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帮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民呢?

在中消协给出的案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软件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这很明显就是企业一边在应付相关部门的要求,一边又不愿意放弃摆在眼前的利益,所以在青少年网民这一块的保护至关重要。就像我刚才说的,现在很多购物、教育等行为其实就是线下复制到了线上,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来说,线下我们已经形成了家校联动等教育模式,但一定不能忽视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受到的影响,如何帮助青少年成为一个合格的网民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从政策法规层面来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新增加网络保护的内容,这一章里面其实已经涵盖了比较全面的内容了,从学校到家长,从互联网企业到各种场所,全方位地为未成年人筑起了网络保护的屏障。有了法律保障之后,更需要做的是落实和监管,不能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另外对于青少年网民来说,家庭教育更重要,所以现在家长也更应该重视网络世界中的青少年。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