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重疾险新规今起实施:三种核心疾病分轻重两级赔付
在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比如恶性肿瘤、急性心梗、脑中风后遗症等之后,患者在治疗期间就可能花掉巨额的医疗费,而在治疗结束后,很多人还要经历长时间的康复期,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候他们就会失去经济来源。重疾险,就是让购买者在这种情况下能获得经济赔付来保障生活,所以不少人也选择重疾险作为补充保障。1日起,旧版重疾定义下的保险产品就全面下架,基于新版重疾定义开发的重疾险新产品将投放于市场。那么重疾险新规实施后,对消费者有哪些影响?在投保重疾险产品时应该注意什么?
据介绍,今天起,重疾险产品过渡期结束,新旧重疾险产品正式切换。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自2021年2月1日起,签订的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十八周岁及以上)阶段的重大疾病保险合同应当符合新规范,各公司不得继续销售基于旧规范开发的重疾险产品。
以前,重疾险多是疾病发生后一次赔付,不再续保。按照新规,一些疾病将按照轻重两级赔付,并可以续保,赔付的病种数量也增加了。
重疾险新规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3种核心疾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疾病和轻度疾病两级。并且该三种轻度疾病可以获赔的保险金额比例上限,确定为总保额的30%。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 商敬国:之所以把它分级,就是要使你的保费用在更合理的地方。作为轻症赔付,因为它只赔一部分的保额,所以(保单)还是继续有效的。
另外,新规还增加了病种数量,将原有25种重疾定义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新增了严重慢性呼吸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3种重度疾病。扩展对重大器官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等8种疾病的保障范围,完善优化了严重慢性肾衰竭等7种疾病定义。内容表述方面,更加规范统一,消除广大消费者对于重疾定义在人体损伤标准方面与伤残标准描述不一致的困扰。
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 张越:它会对重疾定义更加完善,描述上更加清晰,其实可以减少大家对病症理赔过程当中的一些歧义,更好地维护客户的保障利益。
另外,中国精算师协会也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作为重疾险产品定价的依据。从价格上看,对于主流重疾险产品,如果在相同保障责任的前提条件下,重疾险产品价格会略有下降,对于定期重疾险产品,部分年龄段的价格会有明显下降。
目前,重疾险在健康险业务总保费中占比近60%,是各保险公司最重要的保障型业务之一。随着新规落地,近段时间,市场上对于重疾险产品的关注程度也热了起来。如何理性看待新旧产品切换?对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重疾险新旧切换,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进行的一次正常的产品升级,相较于2007版旧规范,新规范更加准确、全面,为消费者提供的保障更加有针对性。
专家表示,重疾险保单往往缴费二三十年,保险消费者应该谨慎对待,并且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判断。在选择购买保险产品时,首先要对自己的保障需求有清醒的认知,并且仔细看好合同,重点关注一下保险条款,比如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切勿盲目跟风。
最后提醒消费者,要用好犹豫期,也就是在收到保险合同、签收回执之日起15天内,如果想退保,还可以全额退保,但是在犹豫期过后选择退保的话,就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新闻观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重疾险新规,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不是一个保险专业人士,但对于人身保障,我觉得应该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新版、旧版,其实都是在商业模式当中的顾客选择,所以宗旨应该是始终不变的。当然,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有基本的保险意识,保险不止是为自己,也是为家人,增添一份安全感。
突出重疾险的服务性功能。当然,在这份安全感的背后,实际上是重疾险的一种重要的服务性功能。我觉得规则的细化更重要的一个意义是,让外行人士在面对纷繁的理赔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政府监管部门应该更多注意保护投保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维护消费者权利的政府部门应该有专业人士来保护相对弱势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