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谁动了我的简历?

厦视直播室 2020-12-17 20:59:00

2020-12-17 20:59:00

2021届毕业生求职工作陆续开始。然而,有毕业生发现,在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后,却屡遭陌生来电和短信的骚扰,内容多为介绍“贷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等信息。于是不少求职者怀疑自己的简历信息已经被倒卖,落到了他人手中。随后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从简历收集到简历买卖,从卖简历到卖招聘网站的企业账号,简历倒卖现象已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也就是说当你在求职时,个人的信息就可能以2元钱甚至更低的价格被出售。那么,谁又该为求职者的个人信息泄露买单?

投递简历后等来骚扰电话

来自上海的罗小姐曾经通过某招聘网站投递过简历,提交时她选择不公开自己的简历。这也就意味着,她的简历理论上只能被招聘公司看到。但某一天,她却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求职者 罗小姐:电话一接通,他第一句话就是说,是某某某同学吗?那是我的真名,然后我就说“是的”。然后他后来就又说,知道你之前有一份广告公司的实习,我们这边是一个什么创意公司。然后他说我们这边有一个工作岗位,你有没有兴趣。我事后回想这件事情的时候,情绪是比较气愤的,主要是意识到自己的简历是被泄露了。

网上有人公然叫卖简历

求职简历究竟是如何被泄露的?记者以某些招聘网站的名称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加入了一些带有“数据”“交流”等字眼的QQ群。群内不时有人发布出售简历的消息,称可提供“一手”“二手”的全职或者兼职的简历,100条起售。所谓“一手”是指这些简历在获取后首次被出售,价格相对较高,每条约2元。再次出售的就是“二手”,每条约1元。

记者以买家的名义以每条2元的价格购买了100条“一手”简历,其中包含了姓名、电话、性别、学历等信息。记者致电了几名求职者后发现,信息基本无误。他们都在招聘网站上提交过简历,大部分目前仍处于求职状态。

卖家称,这些简历是通过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收集而来,并称手中有多个企业账号,可随时发布所谓的招聘信息,目的就是为了收集海量的简历。收集之后通过软件抓取形成文档,然后出售。这类简历的信息量不大,属于“跑量型产品”。若要求职者的详细信息,则可“私人订制”。买家可对地域、行业、职位等提出要求。

记者联系了一位自称曾在多个招聘网站工作过的卖家,以每条8元的价格订制了5份简历。这些简历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和盘托出,包括照片、详细履历等等,甚至还包括了求职者在某招聘网站上的“简历ID”以及“最近活跃时间”等等信息,如同将招聘网站上的简历照搬下来。这位卖家称,自己是利用以前某招聘网站的工作账号,根据买家的需求,在后台搜索符合要求的简历,保存下来出售。而这五位求职者均表示,在该招聘网站上投递过简历,有的还设置成了“不公开”。

求职者 余先生:您有没有接到过这种骚扰电话呢?我收到过。什么时候投的简历,什么时候接到的电话?就只要我投出去(简历)大概两三天内就会有骚扰电话。

记者致电相关的招聘网站,网站公关部的工作人员回应称,对于公司以外有不法中介倒卖简历一事,若要调查的话存在一定难度。

某招聘网站公关部工作人员:现在是因为确实这个(违法)链条比较长,所以现在如果说这个查起来,就还是困难度挺大的。

花钱即可买企业账号发布虚假招聘

然而,简历的产业链还不限于此,有的中介还出售各大招聘网站的公司账号,售价在200元到400元不等。先是制作假的工商执照,再提供招聘网站上注册、认证等“一条龙”服务。一旦买家拿到账号,就能自己发布招聘信息,收集简历。可见,非法简历买卖的产业链齐整,上下游完备。

简历买来或用于违法行业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购买这些简历呢?在一些出售简历的QQ群,时不时弹出一些兼职信息。通过层层加群后,记者发现岗位大多是刷单、微商等工作,这些团体大多无工商主体资质。此外,也有部分涉及博彩、无证网贷等违法行业。

【新闻观察:谁动了我的简历?】

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对于这次被曝光的泄露个人简历信息的情况,你认为谁应该负责呢?

从刚刚新闻曝光的情况来看,个人简历信息泄露,被买卖,与相关招聘网站或者平台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这些网站和平台存在管理和技术漏洞,才给信息的泄露提供了便利。另外,我们从谁受益谁担责的角度来讲,招聘网络或者平台的经营者通过提供招聘便利,从中收获了流量等利益,如今出现了简历被非法收集买卖的问题,当然难辞其咎。

当然除了招聘平台外,对于这条黑色产业链条来说,不管是售卖简历的人、提供简历提取技术或者便利的人,还是购买简历的人,都涉嫌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都属于犯罪行为。

如何才能更好地防范这类问题呢?

个人信息的保护绝不仅仅限于招聘简历,物流、房产中介、电商平台这些都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环节。好消息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前不久刚刚完成向社会征求意见,一方面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以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作为首要立法目的;另一方面,还对侵害该权益的民事责任作出了具体规定。我们期待司法打击力度的加强,斩断简历倒卖,包括个人信息倒卖的黑色产业链;另外,平台和网站要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提升网站技术等,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强化源头治理,多管齐下,还我们一个安心的生活环境。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