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发展是第一要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
群鹭兴厦 筑梦未来:创新人才政策 驱动高质量发展
以一流服务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建一流城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厦门始终把人才优先作为核心发展战略,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更是聚焦招商引资、“三高”企业倍增发展等中心工作,扎实推进重大人才计划实施,为我市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019年,我市各类人才人口增速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二,“双百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落细落实,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政策取得较好的成效。
“肿瘤精准医疗”是近年来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厦门艾德生物从2008年起,致力于肿瘤精准医疗伴随诊断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并在短短十几年间成长为这个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厦门市人才政策的大力支持。2010年,公司创始人郑立谋入选厦门市首批“双百计划”,艾德生物也获得市、区两级超过千万元的扶持资金。此后,公司又先后引进一大批生物医药人才,部分中青年骨干相继入选厦门市拔尖人才、“海纳百川”重点产业人才、青年“双百”计划等,企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并于2017年成功上市。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罗捷敏:在公司的初创期,我们的创始人入选了厦门市首批‘双百计划’,那时候资金上的支持是对企业渡过初创期最大的帮助。现在企业进入了快速平稳发展的阶段,这个时候厦门的引才计划,对企业招揽人才和留住人才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帮助,帮助了我们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010年,厦门率先全省实施“双百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领军型创业人才。10年间,“双百”引进孵化了433家企业,聚集了1139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涵盖了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产业等我市重点产业链(群)。今年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长3.1%,较上半年大幅提高2.5个百分点,领跑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投资分别增长15.3%和13.7%,其中万泰沧海、美日丰创、三安集成电路产值分别增长68倍、4.6倍和2.6倍,而这些产业正是厦门人才高度集中的领域。
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局长 卢寿荣:我们这几年引进的一些龙头的企业,人才创办的企业,实际上跟我们市委市政府十大千亿产业链的布局是高度匹配的。包括我们投入的资金,也都投入到我们市里面最新的一些政策里面去,创造了很高的产值,形成了一个产业链的布局。
一方面抛出“橄榄枝”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当好“服务官”留住人才。在之前设立科技特派员、首席服务官两支“三高”企业服务队伍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增设了财税、金融、用地等类别的服务官。受疫情影响,三高企业——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今年在校园招聘方面效果并不理想。了解到情况后,思明区委组织部人才服务官吴宝岩来到企业,详细了解人才需求,并与企业商讨组织直播招聘等线上招聘新模式。
思明区委组织部人才服务官 吴宝岩:人才是“三高”企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也是支撑他们发展的一个动力。我们希望我们通过人才工作的努力,来帮助三高企业来吸引和留住更多更好帮助他们发展的人才。
在各项人才政策推动下,2019年我市各类人才人口增速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二,人才规模总量突破百万。全市拥有国家级人才近1300人,省级人才2500多人,市级高层次人才超过27800人。
【新闻观察:发展是第一要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改革开放40年来,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人才工作,工作成效如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改革开放40年来,厦门始终把引育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大计。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厦门之最”,来证明厦门对人才工作的重视。1984年,厦门率先全国设立“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公司”,诞生了全国首个劳动力市场、人才资源市场。2010年,厦门率先全省实施“双百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领军型创业人才。2012年,厦门又率先全国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直接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发展中心”。在改革创新理念的推动下,目前厦门全市人才总量突破百万,人才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比如大家熟悉的全球首支戊肝疫苗、首支国产宫颈癌疫苗的研制者夏宁邵教授,研制出新冠病毒现场检测一体机的李庆阁教授,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提供减震技术的肖望强教授等等,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厦门市“双百计划”人才。
不仅如此,这两年,厦门持续实施“三个五”“三个六”引才计划。就是今年厦门引进培养600名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6000名各类人才、审核接收60000名毕业生。今年已经顺利超额完成,明年很有可能将目标拓展到“三个七”。如此大力度的面向全球吹响的人才集结号,也让我们对未来厦门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了信心。
厦门为什么那么重视人才工作?要怎么城市竞争中如何把人才留下来?
举个例子。近十年来,厦门“双百”引进孵化了433家企业,聚集了1139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主要涵盖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等厦门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群。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经济暂时按下了“暂停键”。而厦门把握复工复产的重要时机,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产业一路领跑、逆风增长,其中万泰沧海企业产值增长了68倍,这些产业恰恰是厦门人才高度集中的领域,展现了人才项目引领地方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足以说明,人才驱动是夯实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智力堡垒。
所以,厦门不仅要引才聚才,还要重才育才,全方位打造人才发展服务体系。不仅为人才安居落户、创新创业、生活保障提供优质服务,还要搭建技能提升平台,激发人才成长活力,创新资源对接,服务人才发展,推出更多科技金融支持举措,帮助人才企业畅通资金链。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厦门要以优质创新的人才发展服务,吸引人才把握机遇、留在厦门、深耕厦门,在宜居宜业的厦门迎来自身和城市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