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教育观念更多元 分寸难把握
常州小学生缪可馨课后跳楼死亡: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近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五年级女生缪可馨上完语文课后,翻越四层栏杆坠楼身亡,引发广泛关注,缪可馨一直是家长和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激烈的自杀举动,上课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各种说法一直令人难以辨别真伪。为此,江苏常州市金坛区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目前初步的调查结果已经发布,不过争议并没有停息。
缪可馨事件发生后,涉事老师袁某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她曾教过的学生中,有数人在微博上发文举报其师德师风存在问题,其中也有学生实名举报。虽然信息的真实性尚待查证,但缪可馨坠亡后,围绕袁某引发的争议接连不断。
网友 冯泓玮:她是2005年的时候是我四年级的班主任,教了我两年,最让我不能忘记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她把我叫到办公室,把裤子脱掉,打屁股;第二件事,把茶水倒在我的脸上。
网友 小郝:先打了一下,然后我有点还嘴,然后她就更加生气了,一巴掌扇过来,把我脸打肿了。
6月4日,小学五年级女生缪可馨在两节作文课后坠楼身亡之后,常州市金坛区成立了联合调查组,6月12日,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没有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的情况,另外公安部门也排除他杀。不过据了解,涉事教师袁某向联合调查组做出的情况说明中承认,“2019年10月曾心急打了缪可馨一个耳光,事后征得了家长谅解”,但这件事联合调查组并没有在通报中说明。
民众:还是要彻查一下背后的原因,到底有没有体罚这个问题。
民众:教师肯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二个可能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可能确实需要提升。
缪可馨的亲属透露,袁姓教师曾经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收费性的补课,还有收受红包等行为。不过,学校领导却认为她是一位好老师。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 李校长:从2003年8月到现在一直在我们学校,教学比赛她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她的业务能力也比较强,跟老师相处应该也是比较正常的。
目前,金坛教育局再发通报,称将针对媒体报道和网友反映中的涉事教师袁某存在收受微信红包、校外补课、体罚学生等行为展开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畅销儿童读物自杀桥段引争议 童书该是怎样的“读伴”?
袁老师到底有没有错?这需要等官方调查结果出来才有定论。但针对这事情,我们也应该反思,这起悲剧中,学校、家庭、社会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生命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怎样让心理成长期的孩子树立珍惜生命的理念?近期就有读者反映,一些知名儿童读物中出现自杀桥段的详细描写,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的确存在问题。
近日,有读者向媒体投诉,今年5月在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网店购买的《淘气包马小跳漫画升级版》之《天真妈妈》中存在对自杀方式的详细描写。主人公马小跳因不想练钢琴而与朋友讨论“哪种自杀方式比较好”,接着两人的对话内容中出现了“从楼顶上像鸟儿一样张开双臂飞下来”等语句。而另一部《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则被指过分美化“死亡”。两部系列作品均为知名儿童读物,《淘气包马小跳》由作家杨红樱创作,连续六年居于开卷全国少儿图书畅销榜前列,《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由作家杨鹏所写,在北京教育出版社版本的封面上写有“新课标指定小学生必读书目”的字样。
事情发生后,北京教育出版社回应媒体称,目前已经将《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全面下架,此后也会加强内容把关,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而作者杨红樱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也回应称,《淘气包马小跳漫画升级版》系列图书在2019年就已经改版,书中提及自杀部分的情节已经被删除。而之所以今年5月份还能在该出版社网店购买到未改版的书籍,是因为网店平台存在库存遗留问题,接到家长和媒体反馈后,已在6月20日前将该系列图书全部库存更换完毕。专家表示,在做好童书分级阅读和管理审查的同时,也亟需让孩子正确面对死亡,珍爱生命,补齐儿童的生命教育课。
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 江爱萍:我们首先要正确的去认知它,就是这是一个现实存在,人就是存在生和死的,那么我们生的价值是什么,死的价值是什么,我觉得很多的教育上面实际上是在逃避这个问题。
前不久,有儿童幽默小说中将正在讨论问题的女孩形容为“长舌妇”,也有童书赤裸裸地展示自杀、暴力等情节,引发社会争议。门槛低、销量大,是导致市面上童书内容鱼龙混杂的重要原因。专家认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分级监管和阅读指导。
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 江爱萍:我觉得并不是说把一本书扔给孩子了,我们就让孩子自己去读了,在这里面特别是低龄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在阅读上面的引导和陪伴就特别重要。比如说遇到这种负面的情绪,告诉他类似这种问题,将来怎么去应对,怎么去解决,我想可能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新闻观察:教育观念更多元 分寸难把握】
从这些事件里观察到了什么呢?
今天,人们对教育的思考越来越多,尤其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家长会更重视孩子的个性,在教育上讲求尊重和平等。而当孩子进入校园之后,他们也希望学校和老师更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呵护孩子的成长。当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尊重孩子是前提,但教育就难免需要严肃的,严厉的一面,否则容易纵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相信,这不仅是家长们的思考,老师们可能更矛盾,到底要怎么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怎么样才算一位好老师,成了难题。比如我身边一些家长就说,以前老师还会经常在家长的微信群里点名批评一些学生,要求家长加强教育,现在几乎都没有了;再比如以前常见的考试排名,现在也几乎不提了;尤其是疫情发生后,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和网课让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再次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老师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更得小心翼翼了,有些老师连作业都不敢多布置了,就怕给孩子带来压力,这样的变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很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大多数家长也不会苛求要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有没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和责任,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呢?
前面我们说教育的分寸的确不好把握,但我想最基本的,区分教育和暴力之间的能力,家长、老师包括校方都应该是具备的。我们不能以爱的名义,以教育的名义实施暴力,包括冷暴力。第二,教育中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挫折教育,抗压教育,孩子必须经过磨砺,才能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前行。但挫折教育、抗压教育并不意味着就是打压孩子,还有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就是心理疏导,要帮助孩子渡过挫折,要教会孩子认清困难,要传递给孩子爱和勇气。当然,我们还要加强教育督导,强化问责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不仅是学校应该重视的,更是整个社会和制度应该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