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传统农贸批发市场亟待升级!
6月11日,北京在连续57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后,再次出现本地病例。截至6月15日24时,累计报告116例检测阳性者,所有病例均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直接或间接的流行病学关联,这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城市批发市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这个人流密集的地方,似乎依然未能摆脱脏乱差的固有形象:这里常年充斥着商贩叫卖的声音,蔬菜、水果、肉类、生鲜应有尽有,在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污水横流、噪音污染、蚊虫滋生、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环境卫生问题。如何建设与现代都市相匹配的干净、卫生、现代化的批发市场,成为了疫情之下城市运营的一大现实课题。
表面脏乱差背后是城市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的不成熟
据流行病学专家分析,此次北京突发疫情,两种可能性之一就是,被污染的海产品或肉食品通过冷链运输到市场造成传播。专家表示,“如何把供应链可追溯体系做得更完善,是批发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新发地的三文鱼,能不能追溯到谁卖的,怎么进口的,哪个港口上的岸,哪个船运来的,哪个国家装的货,哪个渔场捕捞加工的,是不是直接发来的货。实际上,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完全能够实现对供应链的追溯。这不仅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也有助于形成一种信任机制。
不少批发市场仍停留在低水平运营阶段
疫情是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批发市场脏乱差方面的问题,更折射出其低水平低层次运营的状态。有专家表示,“现在国内不少批发市场仍停留在原始摊商阶段,市场监管还是以收摊位费管理为主。对标零售管理,这些年随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零售业态的现代化管理日臻完善,而批发市场的管理水平并没有随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显著提高。”另外,一些大城市中的批发市场也仍然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对此,专家分析,我国人口众多,消费水平多元化特点明显,高中低端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各不相同,批发市场就像一个快速分销的漏斗,以最低的成本将多层次人群的消费需求聚集起来又快速匹配供给。在这个过程中,批发市场首先考虑的是生存与收益问题。由于绝大多数批发市场都是家族式经营或者乡镇集体企业,市场长期处于“谁投资、谁管理、谁运营、谁收益”的模式下,对于那些需要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资金又无法快速提高市场运营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信息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就显得发展滞后。
批发市场亟需推进现代化建设
那么。如何建设与现代大都市相匹配的干净、卫生、现代化的批发市场?专家认为,必须加强市场的数字化信息体系建设和数字化支付,提高商户对接效率,通过市场内的交易数据、销售数据、客流数据、菜价数据、商户数据、活动数据达到食品安全追溯和商户交易体验的目的,为上级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目前,阿里、京东等数字化平台已经实现了对商户的赋能,而批发市场还处在摊位制粗放管理的阶段。如何使批发市场具备现代化平台的职能,真正实现对个体摊贩的赋能,是影响批发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
福建将“加码”农贸场所疫情防控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农贸批发市场、商超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福建省商务厅发出通知,要求农贸场所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通知指出,要做到严格人员防控不松懈。要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严格执行所有工作人员及经营户早晚2次体温检测、使用75%医用酒精对手喷洒消毒、全天候佩戴口罩上岗等要求;在场所入口处设置入场戴口罩标识,按要求开展体温检测,未戴口罩者或发热症状者不应入场,发现可疑病人,立即向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有关工作要求,对商户进场车辆信息和货品信息进行报备登记,并严格核实货品产地、来源地、运输路径等信息。
另外,严格环境消杀不放松。按要求每天对场所进行消杀防疫,对场所内外环境、重点经营区域开展不间断消毒喷雾作业并做好消杀工作记录,尤其是肉类交易区、海水产交易区、公共厕所等处。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口岸办)要持续做好口岸防控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各肉类、冰鲜水产品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和远洋渔业码头的相关设施,完善落实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和联防联控制度,严格各项操作监管流程,严把进口关,确保口岸安全生产运行。
同时,各地要督促辖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主体切实负起“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环节的标准化改造建设工作的主体责任。
厦门批发市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针对市场人员、车辆流动量大的特点,我市的批发市场近期又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一起去现场看看。
上午十点,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的100多名工作人员与经营户们一起,对市场内的每处摊位进行清扫和消杀。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周天,他们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部署加强了市场的防疫措施。除了继续做好每天两次消杀以及定期清理之外,针对市场人流大的特点,批发市场还提出要严把入场的防疫关卡。每辆进场的运输车除了人员需要佩戴好口罩,并进行体温测量之外,还需要提供运输货物的检验检疫证、上市凭证等材料,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现场:登记一下,先登记。体温测一下,36.2摄氏度。
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安保人员:登记车辆证件,入场信息也要登记一下,车牌号,人在哪里,我们具体要登记一下他的信息。
同样严把防疫关卡的还有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临近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准备进入水产交易中心的车辆已经在港中路上依次排起了队,每辆货车在进场前都要进行底部消杀,并做好人员登记,接受体温检测后才能进入市场。
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员 李剑峰:我们从周一的时候 就加强了入口的疫情防控,并且我们也加强了食品安全一品一码的审核,确保所有的水产品来源可溯+我们场内也进行全面消杀,早晚各一次
据了解,目前,水产交易中心也启动了相关应急预案。本周一,水产交易中心还对市场内的800多家商户进行了排查登记,并签署防疫承诺书。
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员 李剑峰:主要是对市场的每一间店面,在店的员工进行一个承诺书的签署。主要内容是一个基本信息情况,排查是否从北京那边过来的,包括每个员工都要求他下载八闽通,把他的健康码显示出来
记者了解到,近期,水产交易中心已经配合疾控部门,对市场的进口水产品做了十个批次的病毒样品采集。同时,他们还加强了水产品的例行抽检,每天抽检量在200批次左右,并实时公布抽检结果。
【新闻观察:传统农贸批发市场亟待升级!】
北京新发地疫情再次暴露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卫生脏乱差和粗放式管理的短板,你怎么看?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再次提醒我们,农贸市场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势在必行,那么,我们需要建设怎样的与现代大都市相匹配的干净、卫生、现代化的批发市场?
在这次的防抗疫情过程中,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北京的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再次把农贸批发市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首先是卫生环境差、垃圾分类处置能力欠缺,农贸批发市场在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污水横流、噪音污染、蚊虫滋生、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环境卫生问题,成了城市的卫生短板和死角。
其次是低水平低层次运营,服务功能单一,很多市场仅仅只是提供集中的交易场所而已,稍好点的配有一定仓容,供客商存放货物周转用,至于现代批发市场应该具备的许多配套功能,比如,商品分级整理、加工包装、质量验证、委托购销、代理储运等等,都很欠缺。
再来是智能化程度低,管理方采取的多是传统的租赁模式经营市场,与商户是单纯的租赁与被租赁关系,无法全面监控市场供应链,对入驻商户和进场商品无法进行实时准入管理,更无法有效全面进行食品安全溯源。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再次提醒我们,农贸市场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势在必行,那么,我们需要建设怎样的与现代大都市相匹配的干净、卫生、现代化的批发市场?
农贸批发市场的脏乱差问题和粗放式管理由来已久。和自身比,我们有很多进步,但横向比较,我们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比如日本这一点就做得很好,市场里安安静静,明码标价,看不到一点油污或污水,路过海鲜摊,也闻不到令人不悦的腥臭味。
批发市场的现代化,至少应当包括标准化、绿色化、智慧化。首先,借鉴先进经验,做到批发零售分离、商流物流分离,明确禁止在批发市场内的零售行为,减少大量人流聚集,提高周转效率,真正发挥批发市场的批发功能。其次,软硬件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不仅仅是市场本身,还包括冷链、物流、检验检疫,以及处于最末端的污水垃圾处理等,都要一并进行升级改造。第三,批发市场必须体现品质担保、产品可追溯、安全监管等中间商责任,而不是简单的场地概念,要打通供应链,实现食品安全全程溯源,摊位上出售的食品从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记录在案,有据可查,最大限度的保证食品安全。最后是积极拥抱数字化,发展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最大限度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打造智慧农贸批发市场。
当然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需要过程,需要时间,现在是疫情防控非常时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土办法,减少人流聚集,定期消毒消杀,把这个短板和漏洞补强。